“年味”浪漫,岁月深远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22-02-03 07:13 【字体:

  除夕已过,又是新春。此刻笔者所在的乡村,鞭炮声依然此起彼伏,乡邻们围坐各自的家中,美食腊酒,言笑晏晏,这是中国的农历新年,是延续了几千年的社会文化,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集体传承。

  近些年来,经常有人感叹,“年味越来越淡了……”确实,曾经的“腊八一过就是年”,意味着一进入腊月人们就要为过年而张罗准备。随着一些传统年俗的消逝和过年方式的转变,很多人记忆中过年的那份热闹忙碌日益简化。正是这种简化,让人们觉得“年味淡了”。

  “年味”是什么?是阖家团圆之际一起包饺子、吃年夜饭,还是一家人一起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是与家人外出旅游,还是因无法返家,而通过电话、视频拜年?是城里的霓虹闪烁,还是乡村的鞭炮声声?或许在时代变迁中,人们对“年味”的理解已不尽相同,当上一代人仍然沉浸于鱼肉满桌带来的欢庆感,这一代人已在网上聊天吐槽乃至玩游戏中悄然度过了春节。这是时代变迁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社会变化——物质文明的现代化使得精神文化层次逐渐脱离古典文化,同时以家庭为单位运转的社会结构也被分割成独立的个体元素。

  中国社会这种“差序格局”的改变,必定带来情感方式的变化,但并不意味着人们本初的情感会发生改变。拿过年来说,“三百六十日云终,故乡还与异乡同。”无论身处何地,“过年”始终能够将中国人与故乡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这一角度来说,“年味”是一种情感体验,是一种内心共鸣。这种情感体验和内心共鸣跨越地域、时空,胶着于对亲情的眷恋与对故土的渴慕,它必定是浓厚的,深情的,以不变应万变的。如果说炸丸子、包饺子、写春联、上坟祭祖、熬夜守岁等一系列活动是“年味”的外在体现,那么人们这份最本初的情感才是“年味”的真正内核。

  时间在流逝,生活在变化,但“年味”始终浪漫而深远。祖先设立了这一隆重仪式,并以此为节点,讲述一年为期的耕种与收获、聚散与离合。我们对“年味”的感觉,就附着于日月星辰与岁月荣枯的节律之上。“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细看,哪里是什么“年味”的淡去?分明是生活的五彩。内心深处对“年味”的那份期待,永远是我们情感的归依,也是文化的不朽。

  (文/张英)

信息来源: 湖南日报      责任编辑: 朱格林
打印 收藏
相关阅读

“年味”浪漫,岁月深远

22476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