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
今天,《湖南省有色金属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正式发布了。在此,我受湖南省有色金属管理局局长宋建民先生的委托,代表省有色局和我省有色行业的全体同仁,感谢各位新闻媒体界的朋友长期以来对有色产业的关心、关注和支持。
“十二五”时期,全省有色战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四化两型”、“三量齐升”的战略部署,坚定不移地调结构、转方式,稳增长、促和谐,各项工作卓有成效。到2015年,全省有色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827亿元、工业增加值962亿元、利税193.85亿元,年均增长分别为14.75%、10.9%、7.33%,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国有色行业前六名,高于全省规模工业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在全省工业中的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显现。
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是省委、省政府重视和科学决策的结果。省委书记杜家毫同志最近指出:“湖南是有色金属大省,推动有色金属工业转型创新发展,要有大视野、大思路、大动作,把有色金属产业不断做优、做强、做特、做新。”杜家毫书记提出的“三大”发展理念站位高、定位准,是指导湖南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思想之“魂”,是做好湖南有色金属行业各项工作的统揽之“纲”,是推进湖南有色金属产业转型升级的指路明灯。我们编制和发布“十三五”规划,就是为了动员全省有色行业行动起来,全面贯彻落实杜家毫书记的指示精神,推动有色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具体部署,我局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广泛征求意见,历时一年,集思广益,九易其稿,编制了《湖南省有色金属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在按程序通过专家评审和合法性审查后,报经省政府审定同意,于今天正式发布。
《规划》的核心内容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五条原则,围绕“打造万亿升级版有色产业”这一目标,突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的增长极”这两个重点,努力实现“三个转变”:资源供给从以矿产自然资源为主向提高循环再生利用资源比例转变,产品供给从以传统中低端产品为主向高端绿色的全产业链产品转变,生产要素供给从以资本、劳动力和矿产资源等传统要素为主向创新传统要素供给渠道和加强知识管理、技术管理等多要素优化配置转变,确保“十三五”期间湖南有色产业全面转型升级的目标实现。
《规划》的愿景目标是:到“十三五”末打造万亿升级版有色产业。具体来说,包括两个指标体系。
一是总量目标:到2020年,力争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过7000亿元(愿景目标10000亿元),工业增加值超过1600亿元(愿景目标3000亿元),利税超过900亿元(愿景目标1500亿元)。在新增部分,有色新材料、有色循环经济和有色生产性服务业各占工业增加值的30%左右。
二是结构调整目标: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现代有色金属产业体系,结构持续优化,布局更加合理,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培育打造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及2-3个新兴产业集群,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多点支撑、多极增长”的产业发展格局。
《规划》的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三个贯穿始终、三个突出”。
具体就“三个贯穿始终”来说:
一是将落实中央提出的“五大理念”贯穿始终。《规划》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穿于有色产业发展全过程,落实在未来五年发展的十大任务中。通过全面贯彻落实“五大理念”,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努力走出一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新路。
二是把推进有色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穿始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是供给侧,核心是结构性,关键是改革。有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品高端型发展之路,就是要更多地依靠改革、转型、创新,来提升全要素增长率,培育新的增长点,形成新的增长动力。
比如我们把精深加工、新材料开发应用、循环经济和生产性服务业等我省有色产业目前的“短板”,列入了“十三五”期间发展建设的主要任务,适应需求侧的不断变化,着力改善供给端产品质量,并作为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再比如我们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具体为我省有色产业的“三个转变”,作为我们实现万亿产业的有力保障。通过第一个转变,极大地拓展资源供给,使我们不再受困于全球所谓的控制资源,从城市矿产、选冶固废弃物中挖潜增效。通过第二个转变,极大地拓展产品空间,使我们的眼光由传统粗加工的精矿产品、冶炼产品投向更宽、更广的精深加工和其它应用。通过第三个转变,极大地拓展产业形态,大力发展以“交易”(信息、服务、标准等)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构筑有色金属定价和交易平台。
三是把实现建设有色强省目标贯穿始终。一直以来,我省就是享誉世界的“有色金属之乡”,有色金属产业作为最具本土优势的传统产业,也是省委、省政府着力培育的支柱产业。《规划》提出“十三五”末打造万亿有色产业的战略目标,不只是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打造有色强省的一个战略步骤。重点就是要把优势做强,把短板补齐,把基础打牢,形成一个全产业价值链,积累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不断提升湖南在全国乃至全球有色金属市场中的话语权。
再就“三个突出”来说:
一是突出问题导向。针对有色企业“小、散、低”、同质发展、恶意竞争的问题,《规划》按照传统优势产业、铜铝钛新型材料产业、先进硬质材料产业、锑及锑系列产品产业、稀土新能源材料产业、稀有稀贵金属材料产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有色金属生产性服务等八大类别,在全省进行了规划布局,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实施“2310”工程,即:培育销售收入过1000亿元企业2家、500亿元企业3家、100亿元企业10家,推动产业集聚发展。针对存在的粗加工产品比重大、精深加工产品比重小的问题,《规划》提出了要及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绿色升级和开发新产品为方向,调整产品结构,重点发展精深加工,扩大高质高端产品的有效供给,推动产业向高端发展。针对我省有色产业“规模大效益差”的问题,《规划》提出要聚集现有零星服务企业、加盟部分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实施“总部经济”战略,依托“互联网+”,大力发展以“交易”为核心的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产业化,打造服务经济,形成新增长极。
二是突出科技创新引领。我们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突出科技创新引领,发挥湖南有色金属科研优势,加强技术改造,着力推进“四个一批”,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创新发展。《规划》提出:要落实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建立健全成果转化工作体系和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制度,加强专业化科技成果转化队伍建设,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流程,打通科技与产业发展结合的通道。明确:到2020年,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10个、省级创新平台40个。重点企业研发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以上。行业重点领域核心技术水平国际先进,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大型骨干企业采选冶工艺装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精深加工工艺装备水平国内领先。以科技创新的引领,带动整个产业的提质升级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是突出特色园区建设。按照我省有色产业的总体布局和现有工业基础,突出特色,实现园区差异化发展战略。在优化提升现有的6个产业园区、加快建设在建的4个产业园区的同时,谋划了“有色提取冶金研发、精深加工及循环再生、产品集散交易配送综合示范园”“铝循环再生工业园”“航天航空材料研发生产园”“稀土产业园”“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园”“有色装备制造产业园”“锑产品精深加工园”“有色产品交易及服务园”等8个具有产业导向的特色园区,既体现了湖南有色产业的特色,也补齐了湖南有色产业的短板,同时通过企业入园等措施,避免了产业趋同化,着力改变当前存在的“小、散、乱”混乱局面。
各位朋友,由于时间关系,我今天就简要介绍到这里。再次感谢大家对我省有色产业的关注,诚挚邀请大家到我局和全省有色企业参观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