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6%,多项经济指标比一季度提高,在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中,“一核三极”所发挥的作用尤为凸显:
长沙的核心引领作用继续增强,GDP增速达9.2%,超出全省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长沙、岳阳(8.1%)和怀化(8.0%)GDP同比增速居全省前三名;郴州的GDP增速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一核三极”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真正扮演着“领头羊”、“大门户”、“桥头堡”的角色。这证明,省委省政府关于“一核三极四带多点”的区域发展战略布局,成功经受住了复杂多变的外部经济环境和十分严重暴雨洪涝灾害的双重“压力测试”,是完全符合实际的。
加快发展“一核三极四带多点”,是省委、省政府着眼深度融合主体功能区战略和产业发展战略,主动融入“一带一路”、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建设、泛珠三角发展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作出的重大战略布局,是贯穿湖南“十三五”乃至更长时间的战略决策,对于湖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高端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让这一新的战略布局发挥预期作用,省委、省政府加强研判调度,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省委书记徐守盛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密集展开专题调研,每到一地,总是要求当地按照省委的决策部署,以一往无前的勇气、敢闯敢试的精神、抓铁有痕的韧劲闯出一条发展新路。省长杜家毫也通过及时有效的调度来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这次全省半年经济工作会议,徐守盛进一步要求按照“一带一部”战略定位和“一核三极四带多点”战略布局,加快培育打造区域发展新引擎。具体来说把长株潭打造为长江中游城市群核心引领区,把岳阳打造为江湖名城大名片,做大做强郴州开放发展南大门,发挥怀化向西开放桥头堡作用,形成多点开花、各美其美的竞相发展新格局。
“四带多点”点多面广,相比“核”、“极”,发展的起点较低,但潜力足、有后发优势,是打造一批发展亮点,形成新的发展动力,实现均衡、协调发展的关键。事实上,这些“带”与“点”同样有着不俗的表现,不少县市上半年的经济增长速度达到8%以上;在全省民间投资降幅明显的大背景下,湘西自治州、张家界、怀化三地却逆势上扬,均实现了20%以上的增幅;日前国家旅游局出炉的数据显示,张家界旅游业三项主要指标增幅创建市28年以来新高,居同期全国同类城市第一。
已经有经济学家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先发带动和适度的内部竞争。湖南“十三五”经济的大转型、大发展,必须加速运转“一核三极”的新引擎。
当然,“一核三极四带多点”战略布局所呈现出来的亮点、后劲,还只是魅力初现、“小荷初露”。全省各地必须按照全省半年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依据各自的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群雄并起,奋勇争先,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激活新的发展动力,最终形成核心引领、板块联动、极带互动、多点支撑的竞相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