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融通中外文明的青春使者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25-11-15 08:01 【字体:

  11月14日至16日,2025世界中文大会在北京举行。近期,应邀参会的51个国家的61名青年汉学家给习近平主席写信,分享从事中国研究的经历和体会,表达进一步研究好中国学问、发挥文明沟通桥梁作用的愿望。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青年汉学家,勉励他们当好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

  这封充满期待的复信,不仅是对青年汉学家的肯定,更指明了文明交流在当今时代的特殊意义——在中国与世界深度互动的今天,需要“文明使者”搭建更多桥梁,向世界介绍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青年汉学家群体具有独特的跨文化优势。他们既深谙中华文化精髓,又通晓世界表达,能够将中国的历史传统、发展道路、价值理念,转化为国际社会易于理解的理论体系和话语表达。在中国与世界之间,他们既是专业的“翻译官”,更是情感的“联络人”。他们的工作,恰恰是在填补那种存在于中国真实形象与西方主观印象之间的“认知逆差”。

  当代中国正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不只是经济发展的奇迹,更是一种文明形态的革新。世界渴望了解这背后的文化密码:为何中国能?中国将为人类文明贡献什么?解答这些问题,既需要我们将世界的朋友“请进来”,感知真实的中国;也需要推动我们的文化先锋“走出去”,用世界友人听得懂的语言,讲述中国的发展主张,传递中国愿与各国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真诚愿望。

  这种交流绝非单向输出,而是双向奔赴。青年汉学家在向世界说明中国的同时,也将世界的优秀文明成果带回中国。正是在这种互学互鉴中,文明得以丰富,智慧得以增长,人类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能力得以提升。当前,我们在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过程中,虽然声音在不断扩大,但也存在“说出传不开,传开叫不响”的情况,这就需要更多的文化使者,驾驭“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文明的魅力在于多样性,人类的前程有赖于交流互鉴。每一位青年汉学家,都是文明对话的实践者,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参与者。期待更多的青春力量加入这一伟大实践,让文明交流的涓涓细流,汇聚成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浩荡江河。

  (文/朱永华)


信息来源: 湖南日报      责任编辑: 郭玟
打印 收藏
相关阅读

争做融通中外文明的青春使者

33849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