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山西吕梁市永聚煤矿发生重大火灾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救治受伤人员,深入排查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隐患,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11月16日7时许,山西吕梁市永聚煤矿一办公楼发生火灾。截至新华社发稿,事故已造成26人死亡、38人受伤。目前,火灾的医疗救治、事故原因调查等工作正在进行中。起火原因虽暂未明确,但造成的人员伤亡令人扼腕,也再次敲响了消防安全的警钟。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尤其是在气温反复“横跳”,企业赶订单生产繁忙的冬季,火灾风险直线上升。“确保万无一失,因为一失万无”虽是老调重弹,却依然振聋发聩。
《后汉书·丁鸿传》有言:“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隐患往往藏在暗处、细处,不易察觉却随时可能发作。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归根到底是要打好提前量、筑牢“防火墙”,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就拿日前通报的安阳“11·21”特重大火灾事故原因来说,工作人员没有重视电焊火花的致灾隐患,厂房建设时没有达到消防安全标准,种种“意外”与“巧合”叠加,最终造成惨痛后果。
事故从来离不开精神懈怠,意外总是与心存侥幸伴随。从永聚煤矿现场视频来看,厂房内多处悬挂着“学一分应急知识,多十分安全保障”等宣传横幅;据媒体披露,就在火灾发生的前一天,该公司还组织员工在班前会上观看了安全警示片。为何“预防针”没有奏效?说到底,还是因为心存侥幸,总认为自己不会成为“悲剧的分子”。
近年来,不少地方的消防救援支队在短视频平台开设账号,隔着屏幕欣赏消防队员的工作,总有种“岁月静好”的安全感。殊不知,他们的每一次出征,都是以命换命的赴汤蹈火。回头想想,又有多少次的“逆行”,本可因为安全意识的“不逆行”而避免?更进一步说,消防救援也并非“万能药”,毕竟技术再进步,也有救生云梯到不了的地方。
预则立,不预则废。安全生产尤其如此。消防安全一环扣一环,加强防范始终是成本最低、最直接有效的举措。今年的第32个全国消防日将主题定为“预防为主,生命至上”,也再次说明了绷紧防火弦的极端重要性。
(文/曹茜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