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兴。道德模范是时代的英雄,也是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典型和引领。
湖南人杰地灵。千百年来形成的“心忧天下,敢为人先”“吃得苦、霸得蛮”的湖湘精神,已深深融入湖南人血脉,成为湖湘人民开拓进取的强大精神力量。迈入新时代,湖南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着力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营造了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风气,涌现了大批道德模范人物。自2007年9月评选首届全国道德模范以来,湖南已有袁隆平、文花枝、杨怀保、杨绍军等16人(组)当选全国道德模范,有55人(组)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尽管他们的经历不同,故事不同,但对道德价值的崇高追求高度一致,对核心价值观的坚守始终如一。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传统道德的不懈传承,看到了时代精神的美好缩影,看到了主流价值的生生不息。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不仅需要丰盈的物质基础,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那些具有优秀道德品质的模范,就是我们社会为之温暖感动的向上力量。他们如同一支支高举的火炬,一阵阵和煦的暖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成一种温暖力量,让思想道德熠熠生辉,让三湘大地的道德天空更加璀璨夺目。
道德模范在群众中孕育成长,是离群众最近的标杆。他们做的事,大都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只不过在文明的道路上走在很多人的前面、走得更远。只有每个人都切实肩负起一份道德责任,社会的道德水平才会水涨船高。
道德模范是看得见的真理,是摸得着的箴言,是深入人心的精神力量。让我们以道德模范为引领,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明德惟馨的浓厚氛围,从而为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建设谱写出更为华丽的篇章,绘制出更为壮美的文明画卷。
(文/刘文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