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在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问题上,您认为目前还存在哪些困难?
夏智伦:消除大班额工作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工作。就目前所面临的困难而言,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少数地方消除大班额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虽然当前已超额完成年度消除超大班额任务,但部分地区明后年消除大班额的任务非常繁重。主要是由于一些县市区基础薄弱,建设项目涉及的征地、调规、招标等手续很繁杂,在规定时限内要实现既定目标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二是经费筹措压力还是非常大。消除大班额任务重的县市区多为贫困县,财力薄弱,加上政府融资受政策影响,这些县市区自筹资金的渠道非常有限。
主持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和新型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义务教育资源严重短缺的现实和入学压力也会随之而来。同时,户籍制度改革、计划生育政策调整、人口及学生流动,给城乡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布局和城镇学位供给带来了巨大挑战,加剧了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形势。那么,下一步我省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应对这样的复杂形势?
夏智伦: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是党中央统一部署的政治任务,是推进新时代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根本要求。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以及我省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工作专项规划,扎实推进这项工作。重点是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压实地方政府责任。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地方政府是举办义务教育的主体。明后年我们将继续压实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督促地方政府采取有力有效举措,进一步加大学位供给、教师调剂和补充力度,不断满足因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带来的各项需求。目前省政府已明确将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继续列入明年的民生实事项目。我们还将采取有力措施,引导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两个维护”,把认识和行动自觉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上来。二是多措并举地加快学位配套建设。下阶段我们将继续坚持“五个结合”的原则,督促指导各地加强对“一校一策”方案的统筹,因地制宜,多措并举,综合施策。一方面要加快新建及改扩建项目的建设速度,加大“芙蓉学校”建设力度,避免采用挤占公共用房这样的权宜之计;另外一方面,要有效整合教育系统内外闲置资源,确保增加城镇学位有效供给。同时,我们将积极研究落实《湖南省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条例》的实施细则,对新建小区配套学位建设提出具体要求,确保《条例》能够落实到位。积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从资金、用地、税费、办学自主权等方面给予扶持,优化民办教育发展环境,坚持公益导向,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三是均衡配置教育资源。义务教育结构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均衡,这是导致大班额问题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将进一步指导各市州、县市区教育部门加强招生管理,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特别是教师资源,把乡镇学校、薄弱学校办好,防止学生集中在个别热点学校;同时,我们将抓紧建设小规模学校和农村寄宿制学校,把建设“两类学校”与消除大班额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尽可能缓解城区学位压力。我们还将指导各地在宣传留生、情感留生、制度留生、质量留生上下功夫,争取将生源增量吸附在乡村。四是继续做好教师补充工作。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光靠硬件建设还不够,师资配备等软件建设需要同步跟进。我们将会同省人社厅、省编办出台进一步保障提高教师工资待遇的具体要求,细化或优化适应消除大班额工作需要的动态调编、招聘录用、城乡交流和待遇适度均衡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加大免费师范生培养力度,继续做好特岗教师招聘、农村教师公费定向培养、“三区”支教、银龄讲学计划和 “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工作,确保为义务教育提供足够的合格教师。
主持人:感谢夏厅长!谢谢各位网民朋友!
夏智伦:感谢主持人!谢谢各位网民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