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邵阳市推动“邵阳快警”战略有序实施的情况-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介绍邵阳市推动“邵阳快警”战略有序实施的情况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18-12-12 09:36 【字体:

  主持人:“三分钟见警” “全天候服务”,从总处警量、刑事发案率、城区“两抢”发案的下降数据和刑事破案率、群众满意度的上升数据,可以看出,通过一年来的实践,县市区城区“邵阳快警”战略通过动态巡防快速反应,实现了效能倍增,不仅让邵阳警务工作旧貌换新颜,而且给广大群众带来了多方面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那么,请介绍一下邵阳市是如何推动“邵阳快警”战略有序实施的?

  谭学军:从战略角度来看,市委市政府以“强领导、实根基、优举措”三大抓手,强有力推动了战略的有序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克服困难谋篇布局,加强领导全力推进

  一是立足社情谋篇布局。邵阳社会治安形势历来复杂,在推行“一村一辅警”夯实好广大农村地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前提下,搞好城区这一重点地区的社会治安防控,实现社会治安防控城乡全覆盖提上邵阳市公安局党委的重要议事议程。2017年年初,经过大量的调研和学习借鉴,邵阳市公安局党委决定从创新城区街面防控措施着手,屯警界面,动中备勤,把警力推向基层,全面推行“邵阳快警”警务战略,着力破解城区派出所警力少、社会面防控基础薄弱的瓶颈性难题。二是领导重视高位推动。邵阳市公安局党委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打造“邵阳快警”移动警务平台的计划,得到了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龚文密,市委副书记、市长刘事青的高度赞同。2017年9月1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刘事青率财政、人社、编办、城管等9个市直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到市局现场办公,将快警平台建设经费纳入公安专项经费预算,市、县两级财政共投入启动资金1.1亿元,同时市、县两级财政全额保障快警平台每年的运行经费4300余万元,市局党委将各县市区局巡警大队警力全部下沉至快警平台,并一次性新招录全市800余名辅警充实到快警平台,专款专人快速在全市城区打造33个“邵阳快警”移动警务平台。三是统筹部署狠抓落实。市局成立高规格小组,市局党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推进,将“邵阳快警”建设纳入对各县市区公安局年度考核十项重点工作评估内容。多次召开调度会进行点评调度,市局党委分管领导深入县市区快警平台跟班指导、督促落实。市局党委暗访组对全市快警平台建设情况进行长期不定时暗访,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实施主要领导直管“邵阳快警”、局党委成员分别挂点各“邵阳快警”平台机制,随时指导和帮助解决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确保了各县市区“邵阳快警”工作的落实。

  二、系统配备科学管理,立足长效夯实根基

  一是网格化划分,推动警务前移。打破主城区派出所管辖界限,以近三年接处警基数为标准,选择人流密集、治安情况复杂、发案率较高、警情较多的地段为中心点,将主城区划分为若干个主网格(市城区划分为10个,县城区根据规模划分为2至4个不等),每个主网格配置1个快警平台,保障警务前移网格化全覆盖。同时,根据治安警情和交通流量变化,适时调整快警平台驻址和勤务部署,实现警力跟着警情走,做到“猫鼠同步”和快速反应。今年8月底9月初,省运会在邵阳举办期间,针对体育中心几场邵阳队参赛的比赛场地人流量急剧加大的情况,立即将就近的3个快警平台调往体育中心,确保了赛事现场治安万无一失。

  二是科技化配置,提升整体战力。每个快警平台配备1辆指挥车、2辆处警车、4台摩托车、6名民警、24名辅警。每辆平台指挥车分为工作区和生活区两部分,按警务工作要求设计定制,接入公安网、互联网、350兆无线通信、无线图传、天网视频监控、“三台合一”平台、警务综合信息、GPS卫星定位、警用地理信息、道路交通监控、自带7路高清摄像监控和视频指挥调度等现代化智慧数字警务系统,以适应和服务于街面治安防控警务工作需要,确保快警全面履行接警处警、动态巡逻、交通管理、纠纷化解、服务咨询等五大综合警务职能。三是坚持科学化考核,激发警务效能。市局制定了《“邵阳快警”平台工作考核办法》、《“邵阳快警”平台勤务工作规范》等规章制度,对各单位党委重视程度、执勤规范、接处警满意率、巡逻防控、队伍管理,处警量、交办工作及信息报送等七项工作实行一月一考,开展每月流动红旗评比和每年“星级”评定以及不定期派出党委暗访组暗访督察,并将考核结果纳入民警岗位绩效考核“一网考”,大力推进“邵阳快警”运行程序化、标准化、制度化,有效激发了平台全体队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大祥分局沿江桥快警平台为保第一,组织平台民警、辅警开展“向流动红旗敬礼”活动,进一步激发平台全体队员“力夺红旗、守住红旗、尊重红旗”的决心。

  三、优化措施高效运行,真正做实“五个”快速

  “邵阳快警”建设一年来,不断优化工作措施,快警平台全体民警不懈努力,真正做到了“群众报警出警快、应急处突处置快、现行犯罪抓获快、矛盾纠纷调处快,群众求助服务快”。一是变“静态候警”为“动态处警”,实现群众报警出警快。快警平台按照“三班一运转”的模式,全天候24 小时驻警街面,实行“有警处警、无警巡逻”的动态化部署,依托数字化高科技装备,采取警情网络化推送平台和对讲机人工直呼单兵两种“一级接处警”同步调度指挥,即指挥中心第一时间将警情推送到快警平台,由平台将处警指令直接下达到各巡逻处警车组;对于一些紧急和简单报警,指挥中心根据车载GPS卫星定位系统,就近将指令下达到巡逻车组,省去了许多中间环节,巡逻民警就近处警,大大提高了处警效率。大祥区城南公园平台民警李柔均体会深切:以前,都是在派出所等待处警,从接到报警指令到出警,因为报警位置可能远离派出所,加上交通拥堵等问题,总会耽误不少时间,现在“邵阳快警”实现动态化巡逻就近处警,定点定位,牢牢抓住了主动权,警情处置反应速度大幅提升,使中心城区3分钟赶到现场的承诺变为现实。二是变“被动集结”为“主动应战”,实现应急处突处置快。快警平台全天候驻警街面,通过视频监控及巡逻车组不间断巡查,一旦发现群体性事件苗头和重大突发事件,即时上报、即时处置。平台应急通信指挥系统24小时运转,在处置群体性事件和重大突发事件时可以呼叫就近平台警力增援,形成局部警力优势,确保警力第一时间反应、第一时间出警、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开赴现场搭建指挥部,并供领导指挥调度相关警种合成作战,大幅提升了应急处突速度。邵阳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长唐赤卫谈到:“过往发生群体性事件和重大突发事件,要临时被动集结警力,再赶赴现场,耽搁了最佳处置时间,现在‘邵阳快警’建成以来,不仅警力能以最快速度到达现场控制住事态发展,而且在预防发生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完全掌握了主动权。”三是变“事后办案”为“事中侦破”,实现现行犯罪抓获快。快警平台依托高科技装备,对巡逻、接处警中获取的大量信息以及视频监控画面的巡查进行研判,提高了对犯罪嫌疑人的识别率和对现行犯罪的抓获率,有效解决了打防脱节问题,街面犯罪的及时侦破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今年元宵节晚上,邵阳市城南公园快警平台内,民警盯着视频监控系统发现一个鬼鬼祟祟的身影在公园门口的马路旁游荡,逐一拉车门试探停在路旁的小车是否锁好,最后钻进一辆未锁的黑色越野车,值班民警李荣光立即带队出动,来了一场漂亮的“瓮中捉鳖”,将正在车内实施盗窃的犯罪嫌疑人当场抓获。“邵阳快警”启动一年以来,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312人。四是变“属地移交”为“现场调解”,实现矛盾纠纷调处快。快警平台民警对于发现和受理的群众纠纷,改变过往按属地原则全部移交派出所的做法,适用简易程序,快警对矛盾纠纷双方做好登记,现场调处,双方签字,当场生效,即成了结,不再移交属地派出所,一些现场无法达成调解协议的纠纷以及复杂纠纷,才移交属地派出所。现场调解的及时性有效防范纠纷升级为行政和刑事案件。今年3月4日9时15分,双清区陶家冲快警平台带班民警周振宇接到指挥中心指令,某市场对面有人闹纠纷,情绪冲动,一人手中拿着一把菜刀。周振宇立即带领4名辅警仅用一分多钟赶到现场。经了解,双方当事人系邻居,由于楼层漏水问题发生争执,了解情况后,处警民警随即开展工作,经过现场调解,双方终握手言和,一起极有可能民转刑案件化解在萌芽阶段。“邵阳快警”启动一年以来,处理各类纠纷20722起。五是变“群众上门”为“屯警街面”,实现群众求助服务快。快警平台屯警街面,全天候面对人民群众,群众遇到实际困难需要民警提供服务时,不需要再四处找公安机关上门求助,能得到平台民警的第一时间救助,提高了见警率和管事率,同时也给群众带来日趋开放便捷的服务,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明显上升。如利用车载LED显示屏,常态化进行法律法规、治安防范和交通安全等宣传教育;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帮助群众查找失物和走失老人小孩;利用车载便民箱,给群众提供常见急救药品和行路指南;对街面突发事件急需救助的群众提供第一时间警务救助等等服务。2018年正月初二,城南公园快警平台民警通过调取监控录像,帮助前来求助的新邵县雀塘镇的曾女士将落在客车上装有贵重物品的行李箱找回,曾女士为快警平台送上“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锦旗。正月初八,双清区塔北路快警平台民警仅用4分钟就将遭遇车祸的邵阳市民谢先生的外甥送到中心医院急救,三天后谢先生为快警平台送上“人民卫士,为民救急”的锦旗。“邵阳快警”启动一年以来,接受群众求助9657起。

  主持人:好的,因为时间关系,今天我们的访谈到此结束。感谢谭学军副市长的精彩介绍,感谢广大网友的关注。谢谢大家。

  谭学军:感谢主持人,感谢各位网友。谢谢大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责任编辑:胡顺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