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长沙农业农村发展成果显著-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十二五”长沙农业农村发展成果显著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16-04-01 08:57 【字体: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沙市紧紧围绕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加快实现基本现代化的目标,始终坚持把“三农”作为全市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始终注重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一、农产品供给水平明显提升

  长沙市不断加强“米袋子”、“菜篮子”建设,粮食及主要农产品生产保持稳中有增。“十二五”期间,全市粮食产量连续登上240万吨、250万吨两个新台阶。2010年底全市粮食产量236.4万吨,从2011年开始连续稳定在240万吨以上,2015年达到251万吨。

  与此同时,“菜篮子”产品也丰产丰收,全市蔬菜产量连创新高,一年一跨越,已由2010年底的440万吨发展到2015年的589万吨。十二五期末,全市年产出9.4万吨油料、41.6万吨水果、3.2万吨茶叶,69.7万吨肉类、5.5万吨禽蛋、12.7万吨水产品。

  二、农村居民生活持续改善

  “十二五”期间,我们始终把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推动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15年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601元,比2010年增加过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由2010年的2.19∶1下降到2015年的1.69∶1。农村居民消费持续升级,全年农民人均消费支出15954元,增长21.3%。农村居民生活方式走向现代化,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36.0辆,计算机28.2台,移动电话机279.0台,农村居民人均自有现住房建筑面积56.47平方米。百万农民更多同步分享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三、农村地区硬件设施基础夯实

  目前全市1156个行政村中,通汽车率、通电话率已达到100%,通宽带率达99.6%,农村道路条件仍在不断完善,2015年全市完成农村公路重点民生实事建设里程19.5公里,投资1843.7万元,优良率达81.9%,农村公路市规连通工程投资23446万元,建设617公里,农村公路提质改造项目投资16362万元,建设303公里,农村公路养护投入7200万元,年末路况优良率达84.1%,路面中等路以上比例达93.7%,危桥改造完成投资6244万元,完工34座,安保工程投资2807万元,完成201.89公里。“十二五”期间,全市水利工程投入资金140亿元以上,水利工程完成土石方2.6亿立方米。

  四、农业机械化能力大幅提高

  “十二五”期末,长沙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586万千瓦,年底农业机械总值28.97亿元,分别比“十一五”期末增加了20.4%、20.3%。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4.6%。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达359家,乡村农机从业人员13.3万,机耕面积达600.7千公顷,占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88.2%,机电灌溉面积达160.7千公顷,机收面积403.8千公顷。

  五、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成果显著

  一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迅速壮大。“十二五”期间,全市切实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全市现有农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量接近15000家(户),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增至333家,其中国家级5家。全市已拥有上市农业企业5家,在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挂牌的农业企业38家。到“十二五”期末,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8278个,比“十一五”期末增加了过4倍;入社农户17.40万户,参与农户33.82万户。二是农村土地经营模式不断创新。“十二五”期末全市家庭承包耕地流转总面积149.4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36.6%,经营耕地100亩-200亩的农户1502户,比上年增长30.4%,经营耕地200亩以上的农户552户,比上年增长30.8%。三是新型农业人才培养力度加大。现代农业领军人才培育受到重视,2015年先后组织近千人参加高校学习培训和外出考察,全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8850人次。四是农业社会化服务迅速普及。全市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2015年培育农机专业化服务组织243家,病虫害专业防治组织46家,支持企业发展“215”粮食全程社会化服务模式,服务覆盖面积超过13万亩,受到农业部、省政府高度肯定。五是农业科技水平明显提高。深入实施“科技兴农”战略,2015年全年共推广新品种、新技术33项。六是农产品品牌影响扩大。全市大力加强农业品牌化建设,成功举办中国(中部)湖南农博会,启动运行长沙新农村频道,宁乡花猪、罗代黑猪、浏阳黑山羊等地域特色品牌影响进一步扩大。

  六、一二三产业融合步伐加快

  “十二五”期间,全市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投资(不含水利建设投资)304.7亿元,比“十一五”期间翻了一番。2015年全市实施大项目、大招商带动战略,铺排现代农业重大项目150个,全年完成投资118亿元,落实农业招商引资意向资金165亿元。资金的大量注入,带动了全市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保持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销售收入1550亿元,同比增长18.1%,比2010年翻了一番。休闲农业和现代农庄建设形势良好,现拥有现代农庄371家,其中国家五星级农庄5家,预计全年实现经营收入52亿元,总接待旅客量2500万人次。同时深入推进农产品直销配送工程建设,依托企业建设农产品统采统配平台,全市直销门店近400家,并在马王堆、红星等一级批发市场建立了直销专区,搭建了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市民菜篮子的直销路径。

  七、农产品安全保障有力

  长沙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抓,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全市市、县、乡、基地四级监管体系不断健全,2015年市本级开展农产品监督抽样定量检测4692批次,全市开展常规检测21万批次,检测合格率超过98%,完成“瘦肉精”等违禁物质同步抽检5.1万份,本地肉制品检测合格率达100%,监督检疫不合格产品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积极推广生态种养技术,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550万亩,病虫害统防统治149.1万亩、绿色防控60.1万亩,有效减少农药、化肥过度施用。十二五期间,全市农药使用量实现了负增长。2015年全市农药使用量8921吨,比2010年减少了12.0%。全市农用化肥施用量19.9万吨,相较2014年也实现了负增长。

  长沙2017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短腿在农业,短板在农村,难点在农民,特别是还没有脱贫的农民,农业农村发展任务仍很艰巨。“十三五”期间,长沙将继续紧紧围绕确保粮食安全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以精准扶贫和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为主攻方向,以保供给、保收入、保生态为主要任务,继续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完善政策,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保持农业农村稳定发展好势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撑和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湖南省统计局网站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