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小微企业发展状况研究-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湖南小微企业发展状况研究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15-07-24 15:20 【字体: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新旧产业和发展动能转换的接续关键期,小微企业作为现代经济活动中最为活跃的力量,是发展的生力军、就业的主渠道、创新的重要源泉,在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改善社会民生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近年来,湖南非常重视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小微企业加快成长、提升发展的改革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更好地为小微企业加快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本文以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为依据,对湖南小微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发展对策。

  一、湖南小微企业发展现状 

  (一)规模不断扩大。2013年末,全省共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小微企业法人单位24.88万个(以下简称全省小微企业),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95.0%。全省小微企业从业人员599.83万人,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57.3%。小微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33133.93亿元,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33.1%。

  (二)非公有经济占主导。全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小微企业法人单位中,私营企业17.74万个,有限责任公司3.84万个,股份有限公司0.53万个,占全省小微企业的比重分别为71.3%、15.4%和2.1%,而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比重分别为1.1%和1.3%。从营业收入和资产总计来看,私营企业营业收入占全省小微企业营业收入的66.5%,资产总计占全省小微企业资产总计的36.4%;有限责任公司营业收入占比为20.2%,资产总计占比为50.6%。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1.5%和1.7%,资产总计占比分别为2.5%和0.7%。

 

  (三)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全省第三产业小微企业占主导,第三产业小微企业法人单位16.78万个,占全部小微企业的67.4%,第二产业小微企业法人单位7.72万个,占全部小微企业的31.1%。第三产业小微企业资产总计22201.55亿元,占全部小微企业资产总计的67.0%。第二产业资产总计10848.51亿元,占全部小微企业资产总计的32.7%。

 

  (四)聚集度进一步提高。2013年,“3+5”城市群拥有小微企业19.38万个,吸纳就业453.33万人,分别占全省的77.9%和75.6%,成为全省小微企业最集中的区域。长株潭地区拥有小微企业8.7万个,吸纳就业195.40万人,分别占全省的35.0%和32.6%。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不包含长沙市望城区),小微企业数占全省的30.2%,吸纳就业人员占全省的28.2%。湘南和大湘西(不包含永州市的江华县和江永县)地区小微企业发展相对较弱,小微企业法人单位数分别占全省的17.1%和12.6%;吸纳就业人员占全省的20.6%和13.1%。

 

  (五)创新能力增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小微型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小微企业新产品开发经费56.83亿元,占全部新产品开发经费的19.2%,增速为61.8%。规模以上工业小微企业有效发明专利2831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效发明专利的26.9%,比上年增长了37.1%,增速比大中型企业高16.5个百分点。

  二、湖南小微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融资相对困难。近年来,湖南高度重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问题,化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矛盾,小微企业融资取得一定成绩,但融资相对困难的局面仍未改变。2013年,占企业总数95.0%的小微企业共获得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约3213.7亿元,仅占全省年末贷款余额的28.1%,其中,小型企业贷款余额2896.25亿元,占年末贷款余额的25.3%;微型企业贷款317.45亿元,占年末贷款余额的2.8%,而5.0%的大中型企业获得了71.9%的银行贷款。

图1 20 13年湖南省大中小微型企业年末贷款余额比重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                           
注:包含农林牧渔业,金融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数据
 

  (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小微企业经营规模小,业绩不稳定,分散化经营严重,加上管理粗放,人才资源缺乏,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全省接近三分之二的小微企业经营时间不超过5年。根据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截止2013年12月份,填报了开业年限的22.29万家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小微企业中,有15.7%的小微企业经营年限在1年以内,47.9%的小微企业经营时间为1-5年,小微企业经营时间在6-10年的占22.2%,经营超过10年的小微企业仅为14.2%。分行业来看,卫生和社会工作,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六大行业的小微企业存续时间低于小微企业存续的平均水平。另外,工业小微企业经营相对稳定,经营时间在十年以上的小微企业比例超过五分之一。

 

  (三)“个转企”有待进一步挖潜。个体经营户与小微企业联系密切,推动个体户经营户向小微企业转化,对提升企业素质、提高产业质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十分有益。2013年,全省有证照个体户149.83万户,在中部六省中仅次于河南,排名第二位。而全省小微企业法人单位数比河南、湖北、安徽省分别少4.97万个、4.36万个和0.40万个,排名第四位,排名低于有证照个体户数。湖南个体户转小微企业仍有潜力可挖,小微企业数量有待突破。

图2 中部六省小微企业法人单位数、有证照个体户数对比

 

  三、湖南小微企业发展对策建议 

  当前,小微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对促进全省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小微企业整体规模偏小,抵御经济波动和行业竞争冲击的能力较弱,亟需多方面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一)创新信贷方式,突破融资瓶颈。一是创新金融产品,适应小微企业金融业务需求的特点,提供专业服务。加强产品创新力度,创新推出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情况的小微企业金融产品。二是创新小微企业服务组织架构,做到专营、专业、专注。在全省范围内,搭建完整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网络,在小微企业客户较多的专业市场、产业园区等地,设立专门的小微企业业务部,条件成熟的支行可直接转型为小微企业特色支行。并且配备专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人员,实施差别化贷前、贷中和贷后管理、跟踪。三是政府与金融机构合作健全征信体系,建立优质小微企业库。利用“大数据”挖掘“小信用”,认真梳理融资业务核心企业,由政府牵头,评选一批信用良好,有市场前景的重点小微企业,如: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4年发布的湖南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459家示范企业。

  (二)提升管理水平,鼓励技术创新。一方面,小微企业要加强自身学习,科学管理,用好现有优惠政策和社会服务平台资源。利用“船小好调头”的优势,精准分析和把握市场动向,不断调整和优化升级,及时满足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鼓励和支持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奖励研究发明,表彰创业典型,保护知识产权,搭建高等院校与企业技术合作的桥梁,营造“百花齐放”的创新、创业氛围。“只有夕阳产品,没有夕阳产业”,只要善于与科学技术相结合,传统的小微企业在新常态下依然可以焕发出蓬勃生命力。

  (三)政策落实到位,搭好服务桥梁。一是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简化行政审批,尽快制定并实施政府权力清单、收费清单和负面清单,严格执行公开收费项目及标准。强化企业负担投诉举报查处联动机制,对不规范收费行为,监管部门要严格依法进行处罚。二是进一步确保专项资金到位。政府提供专项资金保障,坚持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全力营造适合小微企业成长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三是进一步加强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完整的小微企业服务链,吸引科技咨询、技术转移等各类中介服务机构聚集湖南;培育一批在小微企业服务上表现突出的示范项目和示范机构,树立服务标杆;创新服务手段,提升服务能力,拓展服务范围。四是进一步加快“个转企”步伐。借鉴一些省份重点行业、优势产业整体突破的做法,认真分析、科学选取适合本省小微企业发展的特色产业,做好“个转企”的宣传、咨询服务。简化个体户转成企业所需的申报、审批项目,开辟“个转企”绿色通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省统计局网站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