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年以来,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对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带来严重冲击,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叠加,经济运行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同全国趋势一样,从3月份开始,我省主要经济指标出现回落,市场主体生产经营困难加重,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压力加大。
面对复杂形势和困难挑战,全省上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迅速落实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决策部署,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先后启动实施强省会战略、“三大支撑八项重点”等重大举措,为当前稳增长和长远增后劲提供了有力支撑。特别是我们科学精准的防控疫情,全省没有发生聚集暴发、规模反弹、跨省外溢,为稳定经济增长创造了良好环境,赢得了宝贵时间。
从发布的上半年经济数据来看,全省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好于全国、企稳回升、稳中向好的态势。虽然上半年GDP增速较一季度低,但从与全国的比较来看,一季度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二季度当季高于全国2.3个百分点,上半年高于全国1.8个百分点,对全国稳增长的贡献度在扩大。规工、社零、出口等月度指标在经历了3、4月的短暂回落后,5月份迅速企稳、6月份加速回升;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工业用电量等先行指标也明显改善。下面,我将上半年全省经济工作的有关情况向大家做个简要介绍。
一是迅速出台政策措施。为应对经济下行,3月底我省就出台了稳工业“26条”、促进服务业恢复“36条”。国务院召开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后,又在全国率先出台了稳住经济大盘“1+8”政策体系,并同步启动“万名干部联万企”专项行动,从各级选派4.3万名干部,深入企业、园区和项目,累计走访企业15.5万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4.3万多个。截止6月底,全省累计减退缓各项税费703.8亿元,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526.1亿元。通过这些举措,有力帮助市场主体缓解了生产经营压力,提振了发展信心。
二是积极有效稳定需求。推动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协同发力。促进消费加快复苏,出台15条干货措施,举办“乐享消费、湘当韵味”消费促进季等系列活动,迅速扭转了消费下滑的态势。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召开全省基础设施建设暨“三大支撑”工作推进会,集中推出809个“五大领域”基础设施项目。集中开工重大项目1428个。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并扩大支持范围。争取中央预算内基建投资到位162.45亿元。召开全球湘商大会,湘商回归投资项目累计到位资金1632.9亿元。309个省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58%。大兴寨水库、安化抽水蓄能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55个通航机场厂址一次性获批。着力稳定对外出口,开展“稳外贸百日行动”,推动外贸主体破零倍增。深化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对非经贸合作,出台支持怀化国际陆港建设实施方案,怀化东盟货运班列开行55列。自贸试验区形成47项首创的制度创新成果。召开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推进大会,增强区域协同发展动能。
三是着力扶持三次产业。围绕稳定工业增长,实施“纾困增效”专项行动、产业发展“万千百”工程,加强对重点企业的保障服务和重点行业的运行调度,规模工业增速大幅高于全国。围绕稳定服务业运行,持续实施服务业纾困措施,积极筹办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坚决防止和避免“放松防控”和“过度防控”两种倾向,恢复和保持服务业发展正常秩序,进入6月份以来,文旅、交通运输等行业明显回升。围绕稳定农业生产,坚决落实粮食生产党政同责要求,提前开展春耕备耕。调整优化生猪产能,推进生猪屠宰全产业链发展。夏粮产量、生猪出栏量都保持了稳定增长。
四是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实施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行动和市场主体倍增工程,上半年,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94.79万户,同比增长119.2%,其中企业增长76.4%。新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31家。推进企业上市“金芙蓉”跃升行动,新增2家企业上市、2家企业过会。持续推进“五好”园区建设,加快园区数字地图编制,全面开展园区土地利用清理,省级以上园区技工贸总收入、上缴税金分别增长14.8%、18.7%。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出台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优化营商环境“十个坚决”措施,企业平均开办时间压缩至1.5个工作日以内,部分地区压缩至0.5个工作日。
五是做好基本民生保障。全力稳定就业,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兜牢困难人员就业民生底线,城镇调查失业率处于中部省份较低水平。积极办好民生实事,十大重点民生实事22项指标中,5项提前完成全年任务、16项超序时进度。狠抓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14个市州城市空气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1.2%,四水干流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Ⅱ类标准。稳妥抓好保供稳价,确保各类生活必需品量足价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六是聚焦重点深化改革。加快实施强省会战略,出台支持长沙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召开实施“强省会”战略暨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推进会,深化湘江新区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启动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召开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十大技术攻关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四大实验室”加快建设,全省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增长66.2%。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要素市场化、金融等改革取得新进展,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改革全面铺开,制造业动产抵押融资、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改革即将启动,股权投资引导基金改革试点加快推进。
同时,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积极防范化解经济领域风险,全力保障粮食能源安全,部署启动粮食收购,做好迎峰度夏准备,全省电力稳定供应能力较去年增加400万千瓦。有效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入汛后的强降雨,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在国际环境复杂演变、国内经济受到疫情严重冲击的复杂局面下,二季度我省经济能够顶住下行压力,在全国较早企稳并回升,为稳住全国经济大盘做出积极贡献。这是省委省政府超前谋划、精准施策的结果,是全省各级各部门上下同心、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市场主体克难奋进、辛勤打拼的结果,成绩来之不易。
下半年,国家层面宏观政策将持续发力,围绕全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各部委正在抓紧制定分领域的实施方案,并由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设立3000亿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用于补充重大项目资本金,加上我省上半年发行的1388亿元专项债资金在下半年集中使用,将为投资增长注入新动能;制造业留抵退税、减税降费等政策将进一步减轻实体企业负担;金融降准、再贷款再贴现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将极大缓解困难行业资金紧张局面。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又研究部署了进一步稳外资稳外贸,支持民间投资发展,加大重点工程以工代赈力度等政策,都将为经济稳定回升提供有力支撑。省内重点产业来势较好,需求稳步恢复,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加上稳住经济大盘一揽子政策的落地见效,全省经济有望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下阶段,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力稳住市场主体。持续抓好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行动和助企纾困专项行动,帮助企业降低经营成本,解决实际困难。二是精准施策扶持产业发展。抓好粮食夏收、夏播、夏管工作,组织实施好产业发展“万千百”工程,办好首届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三是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围绕五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重点领域,加快推进项目实施。大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四是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稳定汽车、家电、住房等大宗消费,带动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消费,激活县域消费。五是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推动要素市场化、金融、国企等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构建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六是深入实施重大战略。加快落实强省会“1+N”政策体系,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七是尽力量力保障民生。更加有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持续办好重点民生实事,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体生活。八是确保社会大局稳定。科学务实防控疫情,切实防范化解金融、房地产领域风险,全力保障粮食能源安全,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