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国家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重要工程——株洲清水塘重金属污水处理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该工程选址在株洲市石峰区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区,预计工期18个月。竣工后,将对清水塘16平方公里核心区内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进行深度处理,从源头治理湘江污染。
清水塘地区聚集众多冶炼、化工企业,16平方公里核心区内,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污渠有10多条,外排湘江的排污口有7个,部分区域沉积大量镉、铅、汞等重金属。2006年,该地区一水渠施工时不慎,造成震惊全国的湘江镉污染事故。
2008年,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区管委会成立,开始大力实施炸烟囱、“吃”废渣、净污水、变土壤、美环境等举措,依法关停了污染严重的企业(生产线)13家,推广清洁能源企业121家,落实节能减排措施企业20家,完成了新霞湾港“水变清”一期工程、老霞湾港重金属污染治理一期工程。这些措施虽然取得初步成效,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对湘江的污染未根本好转。
此次开工建设的清水塘重金属污水处理工程,总投资3.6亿元,将堵住污染源头,确保长沙、湘潭及整个湘江下游居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包括新建日处理3万立方米工业废水处理系统,提质改造日处理污水7万立方米的原霞湾污水处理厂,配套建设工业废水管网、生活污水管网及提升泵站,新建废水水质在线监测系统,设置事故缓冲池,防范和处置突发性污染事故等。同时,全面取缔17个企业排污口和7个湘江直排口。区内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管网收集处理将实行“三分流”,工业废水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将在2008年的基础上降低40%,重金属铅、镉、汞排放将降低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