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持 词
省政府副秘书长 朱雪军
(2008年6月5日)
同志们:
首先我提议请大家全体起立,为四川汶川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默哀一分钟。默哀毕,请大家坐下。
根据国务院应急办的要求和省政府办公厅《湖南省应急知识宣传周活动实施方案》的部署,为了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的忧患意识、强化应急知识,我们在全省迅速开展了应急知识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乡村宣传周活动,今天,我们又专门在这里举办省政府办公厅应急知识讲座,特地邀请了省地震局副局长、高级工程师胡奉湘同志,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心理学教授张亚林同志,省疾病控制中心应急办主任、主任医师陈碧云同志,省消防总队高级工程师张虎南同志为大家讲授地震、心理学、公共卫生、消防方面的应急知识。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办公厅机关干部、部分离退休老同志、服务中心以及湖南宾馆的干部职工,同时邀请了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省政府法制办的部分干部职工,驻院武警中队部分官兵、万厦物业公司部分员工。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四位专家为我们授课。
首先有请省地震局副局长、高级工程师胡奉湘同志。他主讲的内容是地震与防御。
下面请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心理学教授张亚林同志。他主讲的内容是心理健康新概念。
下面请省疾病控制中心应急办主任、主任医师陈碧云同志。他主讲的内容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
下面请省消防总队高级工程师张虎南同志。他主讲的内容是突发火灾事故的处置和防范。
同志们,刚才四位专家的讲授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生动活泼、非常实用。我和大家一样听了很有收获,很有感触,很受启发。四位专家从国际与国内公共安全形势的分析上,从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从不同领域突发事件性质与特点的把握上,高度阐述了宣传普及应急知识的极端重要性,全面介绍了地震、公共卫生事件、火灾事故等方面的应急知识和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内容丰富,条理清晰,案例鲜活,通俗易懂,对于帮助我们增强应急管理意识、学习掌握应急知识和技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给我们送来了丰盛的精神食粮。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对四位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学习掌握应急知识和本领非常重要。近几年来,我省应急知识宣传普及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公众的应急意识和应急技能明显增强,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得到提高。但我们必须看到,目前无论是公众的参与程度还是自救互救能力,都还不能适应安全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应急管理工作的要求。作为应急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宣传普及应急知识,努力提高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任重而道远。
首先,宣传普及应急知识能够唤起公众积极参与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当前,公共安全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从国际来看,虽然整个全球局势大体保持平稳,但世界并不太平。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国际危机从规模、内容、形式等方面呈现出新的特征。局部战争和冲突依然存在,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地区热点问题错综复杂。国际金融危机迹象加深,石油资源和水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跨国重大疫情的传播不断出现,难以预料的全球气候异常变化和难以控制的自然灾害时有发生。从国内来看,虽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的形势是好的,社会总体保持稳定,但整个公共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每年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今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导致几万名同胞遇难和失踪。我省也是一个突发事件频发的省份,自然灾害特别是山洪灾害、地质灾害在我省尤为突出,煤矿安全事故、交通事故居高不下,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我省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面对如此严峻的公共安全形势和突如其来的突发事件,唤起公众参与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责任感和自觉性的重要途径,就是宣传普及应急知识。只有通过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突发事件的严重后果和巨大的危害性,才能促使全社会增强预防突发事件的责任感。只有通过对预防和应对知识的学习,才能帮助提高人民群众对各种信息的判别能力和对风险的防范能力,从而为应对突发事件打下良好的社会基础。
其次,宣传普及应急知识能够为处于突发事件中的公众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忧患意识是应急的内在动力,缺乏危机意识必然导致心理准备不足,一旦危机发生,难以从容应对。由于公众危机意识和应对能力的缺乏,许多人面对突发事件往往惊惶失措,手忙脚乱,更多的人对潜在的隐患表现出麻木不仁。同时,突发事件不仅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而且在社会和个人的心理方面也会带来巨大的影响,许多人会常常出现焦虑、恐慌和恐惧心理。这就需要通过及时宣传普及应急知识,来帮助公众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消除不必要的慌乱心理,保持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只有宣传普及应急知识,才能使公众掌握必要的应急处置技能,才能面对突发事件能够避险、减少人身和财产的损害。同时,宣传普及应急知识也能凝聚人心,在危险发生时,更能够使人民群众同舟共济,万众一心,共同克服突发事件所带来的影响。
再次,宣传普及应急知识能够让公众有能力监督和配合政府及时有效地处置突发事件。
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的主要管理者必然要担负起应对突发事件的责任,要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预测预警、识别控制、应急处置、善后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过程中认真履行职能职责。突发事件的处置是否及时高效,应急管理是否成功,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是否最大程度的得到保障,已经对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形成了巨大的挑战,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能力和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的认同,直接影响政府的合法性。对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监督,除了通过法律监督外,公众的监督也极为重要。要提高人民群众监督的效果,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要增强人民群众的应急技能。只有宣传普及应急知识,只有人民群众掌握一定的应急知识,才能够对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工作的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此外,应急管理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涉及千家万户,需要在强化政府主导作用的基础上,依法运用法律法规,结合运用各种手段,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各项工作。掌握了应急知识的人民群众就能更有效地为政府处置突发事件提供帮助和配合,从而使突发事件尽快得到解决。
省政府应急办是省政府应急管理的办事机构,代表省政府行使应急管理的职能职责,负有宣传普及应急知识的责任和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志都有学习和宣传应急知识、增强风险防范能力的责任和义务。所以我要求大家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好应急知识学习和宣传工作。义务。但是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宣传普及应急知识不仅仅是应急办的职责,
一是认真学习和掌握好应急知识。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普及,帮助广大人民群众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应急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基础。要让大家都认识到,应急管理人人有关,应急管理人人有责。要让每一个人都明白,自己可能会面临一些什么样的危险,遇到危险时应当向什么部门求救,到什么地方避险,应当怎样自救,怎样互救,怎样配合公救。去年,省政府办公厅免费向全省每一个家庭发放了《公众应急手册》,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掌握要领,同时,也请大家购买一些应急知识读本,提高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技能和防范风险的能力。
二是努力宣传和普及好应急知识。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现代化水平的标志之一。作为省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积极行动起来,大力宣传应急知识,努力提高广大公众的应急知识和本领,造福于国家,服务于人民。
谢谢大家,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