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下午,湖南省科技厅举行新闻发布会,透露2008年及今后一段时期,湖南省重大科技专项将围绕推进湖南特色新型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和谐三大任务进行部署。其中,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被列为2008年重点支持的项目。
湖南省科技厅厅长王柯敏通报了2006年来湖南省首批启动实施的重大科技专项取得的阶段性成果、2007年度重大科技专项启动实施的情况以及2008年及今后一段时期重大科技专项实施的总体设想。
2008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湖南省重大科技专项实施的总体目标是:通过重大专项的实施,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通过重大专项的实施,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大力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通过重大专项的实施,进一步推动科技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目标的实现。
2008年及今后一段时期湖南省重大科技成果将围绕三大任务进行部署。一是突出省委、省政府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重点,充分反映重点产业的重大技术需求,通过关键技术的攻关,进一步提升若干重点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培育一批新兴产业。2008年重点放在钢铁、工程机械、汽车、轨道交通等为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需要重点扶持的优势产业上。钢铁产业拟重点支持高品质钢、优质钢新品种及关键制备技术研究开发,工程机械和汽车产业拟重点支持关键零部件的研究开发,轨道交通产业拟重点支持轨道交通车辆关键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同时,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组织实施制造业信息化推广示范工程。
二是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通过公益技术的攻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2008年重点支持稻米深加工关键技术和工艺设备研究与示范、茯茶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和主要淡水鱼标准化健康养殖模式及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三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点放在节能减排研究与示范和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两个方面。通过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共性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2008年重点支持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针对钢铁、冶金、化工、火电、建筑等产业,开展节能、新能源应用、废物处理等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2008年重点开展中药新药创制和产业化,尤其是针对心脑血管、神经系统、内分泌、妇科等疾病的中药新药。
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承担单位的代表在新闻发布会上作了发言。湖南省重大科技项目承担单位有关负责人还向省科技厅递交了项目承诺书。
链接:
湖南重大科技专项取得阶段性成果
按照《湖南省“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任务和部署,2006年,湖南省启动实施了“十一五”首批8个重大科技专项,共安排经费7400万元,引导承担单位投入资金7.32亿元。经过一年多运行,8大专项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新型工业化领导4大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在新型工业化领域,组织实施的4个重大科技专项取得重大进展。“2兆瓦以上风力发电机组和关键部件的研制及产业化专项”,突破了整机系统集成技术、机组控制系统技术、大型直驱动低速永磁风力发电机制备三大技术瓶颈。11月3日,2兆瓦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下线、2兆瓦直驱式风力发电机组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在大型风电装备制造方面进入世界先进水平。
“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研发及产业化专项”,成功研制出混合动力轿车功能样车,研发成功的电动汽车变频冷暖空调首次应用于12米长城市公交车,属国内首创;电机及控制系统在全国率先实现批量生产销售,获得北京奥运市场80%的电传动系统产品订单;我国最大电动汽车产业化基地落户株洲,国内唯一的柴油机和电机串联式混合电动客车下线投入运营。
“特高压直流输电关键装备的研制及应用专项”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获得近亿元订单,世界上第一只6英寸4000A/800V晶闸管的研制成功,可望全面提升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由“数字卡通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高性能新型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新型重大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3个专题共15个子课题组成的新型工业化重大专项则突破了一批瓶颈和关键技术,形成了CSP工艺生产高强度钢、硬质合金用超细粉体、QUY履带起重机等一系列重大产品和重大装备,部分子项已实现产业化,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该专项实施以来共实现销售收入8亿多元,利税近亿元。
现代农业方面主推水稻和柑橘两大优势作物
在现代农业方面,“超级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示范专项”和“现代柑橘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专项”两大专项取得的新进展,为推动我省水稻和柑橘两大优势作物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超级杂交水稻”专项创制了19份高产、优质、多抗的超级杂交稻新种质,育成了6个被农业部和湖南省认定的超级杂交稻组合,初步建立了超级杂交稻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等。2007年全省超级杂交稻示范推广面积达到了800万亩,预计增产粮食12亿公斤,新增社会经济效益16亿元。
“柑橘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专项”在柑橘罐头、橙汁加工、皮渣综合利用、专用型柑橘加工原料供应等方面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特别是酶法脱囊衣新工艺的研发成功,跨过了传统工艺面临的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提高了柑橘罐头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已经引起中国罐头工业协会和美国客商的高度关注。
循环经济及社会发展领域也有显著成效
在循环经济领域实施的“区域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示范专项”,通过对汨罗再生资源关键技术和株洲环境污染减量化关键技术的研究,新增产值30多亿元,新增利税3亿多元,减少近30万吨废渣和10多万吨废水排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全国唯一的将煤转气技术应用于反射炉冶炼废杂铜达到国家标准的企业、国内利用废塑生产制品规模最大的企业都在湖南。
在社会发展领域实施的“血吸虫病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专项”,成功分离制备出抗日本血吸虫病天然分子疫苗,经卫生部组织的动物试验,其免疫保护率最高;酶免疫快速诊断试剂GMP生产线已建成,并完成认证工作;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治疗药物研制,解决了药效、合成工艺、制剂工艺等难题。
2007年启动的11个重大专项顺利实施
在对去年首批启动的8个重大科技专项实施滚动支持的基础上,我省2007年又启动实施了11个重大专项,其中省级重大科技专项有5个,与科技部共同组织实施的国家区域发展重大科技支撑项目(又称国家“一把手”工程项目)有6个。11个重大专项共投入科技拨款2.13亿元。
这11个重大专项顺利完成后,将在先进制造、新材料、动漫、现代农业、生物医药、循环经济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瓶颈技术,取得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将极大的提高上述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对推进湖南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建设新农村、改善民生具有重大意义。
5个省级重大科技专项分别是:短流程制备高品质铝及铝扳带箔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钨的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生猪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新型临床医疗检测产品研制与产业化,特色植物资源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国际合作研究及产业化开发。目前,这5个重大科技专项在人力、财力两个方面有可靠的保障。
6个部省共同推进的国家“一把手”工程项目分别是:数字卡通产业网络支撑平台,动力型超级电容电池系统关键材料及器件研发与应用,广适型超级杂交稻新组合选育与示范,生物质燃料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典型重污染行业工业废水处理新技术、新药剂开发,汽车零部件加工特种装备与工艺开发。这6个项目是我省根据科技部今年启动的区域发展的重大科技支撑项目的部署和要求,广泛动员研究力量,围绕国家目标,结合湖南优势和发展特色凝练提出来的。通过科技部组织专家综合评定,我省的6个项目全部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第一批项目予以重点支持。
湖南省科技厅厅长王柯敏通报了2006年来湖南省首批启动实施的重大科技专项取得的阶段性成果、2007年度重大科技专项启动实施的情况以及2008年及今后一段时期重大科技专项实施的总体设想。
2008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湖南省重大科技专项实施的总体目标是:通过重大专项的实施,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通过重大专项的实施,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大力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通过重大专项的实施,进一步推动科技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目标的实现。
2008年及今后一段时期湖南省重大科技成果将围绕三大任务进行部署。一是突出省委、省政府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重点,充分反映重点产业的重大技术需求,通过关键技术的攻关,进一步提升若干重点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培育一批新兴产业。2008年重点放在钢铁、工程机械、汽车、轨道交通等为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需要重点扶持的优势产业上。钢铁产业拟重点支持高品质钢、优质钢新品种及关键制备技术研究开发,工程机械和汽车产业拟重点支持关键零部件的研究开发,轨道交通产业拟重点支持轨道交通车辆关键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同时,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组织实施制造业信息化推广示范工程。
二是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通过公益技术的攻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2008年重点支持稻米深加工关键技术和工艺设备研究与示范、茯茶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和主要淡水鱼标准化健康养殖模式及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三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点放在节能减排研究与示范和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两个方面。通过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共性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2008年重点支持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针对钢铁、冶金、化工、火电、建筑等产业,开展节能、新能源应用、废物处理等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2008年重点开展中药新药创制和产业化,尤其是针对心脑血管、神经系统、内分泌、妇科等疾病的中药新药。
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承担单位的代表在新闻发布会上作了发言。湖南省重大科技项目承担单位有关负责人还向省科技厅递交了项目承诺书。
链接:
湖南重大科技专项取得阶段性成果
按照《湖南省“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任务和部署,2006年,湖南省启动实施了“十一五”首批8个重大科技专项,共安排经费7400万元,引导承担单位投入资金7.32亿元。经过一年多运行,8大专项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新型工业化领导4大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在新型工业化领域,组织实施的4个重大科技专项取得重大进展。“2兆瓦以上风力发电机组和关键部件的研制及产业化专项”,突破了整机系统集成技术、机组控制系统技术、大型直驱动低速永磁风力发电机制备三大技术瓶颈。11月3日,2兆瓦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下线、2兆瓦直驱式风力发电机组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在大型风电装备制造方面进入世界先进水平。
“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研发及产业化专项”,成功研制出混合动力轿车功能样车,研发成功的电动汽车变频冷暖空调首次应用于12米长城市公交车,属国内首创;电机及控制系统在全国率先实现批量生产销售,获得北京奥运市场80%的电传动系统产品订单;我国最大电动汽车产业化基地落户株洲,国内唯一的柴油机和电机串联式混合电动客车下线投入运营。
“特高压直流输电关键装备的研制及应用专项”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获得近亿元订单,世界上第一只6英寸4000A/800V晶闸管的研制成功,可望全面提升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由“数字卡通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高性能新型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新型重大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3个专题共15个子课题组成的新型工业化重大专项则突破了一批瓶颈和关键技术,形成了CSP工艺生产高强度钢、硬质合金用超细粉体、QUY履带起重机等一系列重大产品和重大装备,部分子项已实现产业化,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该专项实施以来共实现销售收入8亿多元,利税近亿元。
现代农业方面主推水稻和柑橘两大优势作物
在现代农业方面,“超级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示范专项”和“现代柑橘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专项”两大专项取得的新进展,为推动我省水稻和柑橘两大优势作物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超级杂交水稻”专项创制了19份高产、优质、多抗的超级杂交稻新种质,育成了6个被农业部和湖南省认定的超级杂交稻组合,初步建立了超级杂交稻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等。2007年全省超级杂交稻示范推广面积达到了800万亩,预计增产粮食12亿公斤,新增社会经济效益16亿元。
“柑橘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专项”在柑橘罐头、橙汁加工、皮渣综合利用、专用型柑橘加工原料供应等方面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特别是酶法脱囊衣新工艺的研发成功,跨过了传统工艺面临的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提高了柑橘罐头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已经引起中国罐头工业协会和美国客商的高度关注。
循环经济及社会发展领域也有显著成效
在循环经济领域实施的“区域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示范专项”,通过对汨罗再生资源关键技术和株洲环境污染减量化关键技术的研究,新增产值30多亿元,新增利税3亿多元,减少近30万吨废渣和10多万吨废水排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全国唯一的将煤转气技术应用于反射炉冶炼废杂铜达到国家标准的企业、国内利用废塑生产制品规模最大的企业都在湖南。
在社会发展领域实施的“血吸虫病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专项”,成功分离制备出抗日本血吸虫病天然分子疫苗,经卫生部组织的动物试验,其免疫保护率最高;酶免疫快速诊断试剂GMP生产线已建成,并完成认证工作;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治疗药物研制,解决了药效、合成工艺、制剂工艺等难题。
2007年启动的11个重大专项顺利实施
在对去年首批启动的8个重大科技专项实施滚动支持的基础上,我省2007年又启动实施了11个重大专项,其中省级重大科技专项有5个,与科技部共同组织实施的国家区域发展重大科技支撑项目(又称国家“一把手”工程项目)有6个。11个重大专项共投入科技拨款2.13亿元。
这11个重大专项顺利完成后,将在先进制造、新材料、动漫、现代农业、生物医药、循环经济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瓶颈技术,取得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将极大的提高上述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对推进湖南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建设新农村、改善民生具有重大意义。
5个省级重大科技专项分别是:短流程制备高品质铝及铝扳带箔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钨的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生猪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新型临床医疗检测产品研制与产业化,特色植物资源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国际合作研究及产业化开发。目前,这5个重大科技专项在人力、财力两个方面有可靠的保障。
6个部省共同推进的国家“一把手”工程项目分别是:数字卡通产业网络支撑平台,动力型超级电容电池系统关键材料及器件研发与应用,广适型超级杂交稻新组合选育与示范,生物质燃料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典型重污染行业工业废水处理新技术、新药剂开发,汽车零部件加工特种装备与工艺开发。这6个项目是我省根据科技部今年启动的区域发展的重大科技支撑项目的部署和要求,广泛动员研究力量,围绕国家目标,结合湖南优势和发展特色凝练提出来的。通过科技部组织专家综合评定,我省的6个项目全部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第一批项目予以重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