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下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抗旱救灾工作总结表彰暨水利建设动员大会,省领导周强、于来山、杨泰波、王汀明、李兰田等出席大会。周强在会上强调,要认真总结今年全省山洪防御和抗旱救灾工作经验,进一步研究完善治水思路,加快建设人水协调现代水利体系,增强水利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迅速掀起年度水利建设高潮。于来山主持会议。
今年,我省气候异常,极端灾害性天气事件频繁,暴雨山洪、高温干旱、超强台风轮番袭击,交替发生。全省上下万众一心、顽强拼搏,在大灾多灾之年,实现了杜绝群死群伤、不垮一库一坝的目标,战胜了严重的干旱,把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也在短时间内取得重要进展,尤其是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创造了近年来伤亡人数最少的奇迹。这是一个重大的胜利,谱写了我省防汛抗旱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周强指出,要充分认识水利设施建设在我省防汛抗旱中的重要作用,准确把握我省水利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统一,注重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注重水资源的节约保护,注重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注重建立防汛抗旱的长效机制,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新型工业化的用水需求。
周强强调,要突出水利建设的重点,一是增强防洪能力,确保城乡安全。要继续加快以洞庭湖防洪、四水治理、水库除险加固、城市防洪和控制性枢纽工程为重点的防洪工程建设。用3年时间完成大中型及重点小Ⅰ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力争用5年的时间对全省所有小型病险水库进行全面整治。二是强化饮水安全,确保人民群众喝上“放心水”。“十一五”期间,全省每年要解决15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切实保障城镇和人民群众的供水安全。三是加强农村水利建设,确保农业生产用水。逐步恢复全省大、中、小型灌区的设计灌溉能力,力争5年内恢复农村水利保障能力。四是完善水资源管理,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要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集中水权,强化区域、流域水资源优化调度,把科学使用水资源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考核指标,把我省水资源优势真正转化成经济社会的发展优势。五是加强河流水生态保护,维护河湖健康。高度重视水土保持,着力恢复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控制好河流的纳污排放,减少水污染,维护河流健康,确保河湖生态安全。
周强要求,强化水利建设各项工作措施。要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水利建设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充分调动群众大干水利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强大合力。要完善水利规划,统筹兼顾流域、区域、城乡水利发展,贯彻新的治水思路。要坚持依法治水,依法强化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切实加强河道管理,规范管理中小水电站开发利用。要加大水利投入,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水资源配置和管理中的作用,引导社会积极参与水利工程建设,确保水利重点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要深化水利体制改革,着力推进我省水管体制改革,以乡(镇)为单位建立水利站,水利站实行县乡共管,以县为主的体制。
于来山指出,今年我省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抗旱救灾工作取得全面胜利,特别是人员伤亡为近年来最少,避免了群死群伤,在旱情严重时期确保了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对于好的经验,要认真总结,推而广之。要不断深化对持续大干水利的认识。事实证明,凡是水利建设搞得好的地方,洪涝灾害损失就可以降到最低。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识水利建设的重要性,真正树立大干水利的信心和决心。要迅速掀起水利建设新高潮。各地要通过在水利建设上的较大动作,促使水利抗灾能力的较大提高。
杨泰波对今年全省山洪地质灾害和抗旱救灾工作进行了总结,对年度水利建设进行了部署。今冬明春,力争全省完成水利投资50亿元以上,开工建设工程70万处以上。要突出抓好水毁工程修复、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安全饮水工程、农田水利建设和洞庭湖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
大会对2007年度全省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抗旱救灾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2007年度全省“芙蓉杯”水利建设竞赛先进单位及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郴州市、茶陵县、衡东县、泸溪县朱雀洞村分别作了典型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