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蘑菇撑开“脱贫伞”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20-11-16 07:36 【字体:

  眼下,秋季灵芝收获归仓。龙山县洗洛镇红石村的灵芝生产基地,今年灵芝孢子粉产量达300多千克,按照每千克1000元的价格计算,产值超过30万元。仅灵芝一项,全村贫困户每家分红逾万元。

  “脱贫不忘引路人。”11月15日,红石村贫困户张天明高兴地说,今年灵芝种植过程中,多低温阴雨天气。多亏省食用菌研究所的王春晖、姜性坚两位专家驻村指导,及时解决灵芝防霉变的难题,才保住了菇农的“钱袋子”。

  小蘑菇撑开“脱贫伞”。省食用菌研究所把科研成果与产业扶贫精准对接,帮扶50多个贫困村发展食用菌,脱贫奔小康。近日,省人社厅、省扶贫办组织专家评审,省食用菌研究所荣获“全省事业单位脱贫攻坚专项奖励”,授予集体记大功,表彰他们“把论文写在脱贫攻坚主战场”。

  近3年,省食用菌研究所派出科技扶贫小分队,帮扶绥宁县小乡村发展产业脱贫。针对小乡村多竹林的资源优势,专家指导村民利用竹屑等边角废料种植竹荪,实现亩产鲜竹荪700公斤,产值3万元。全村12个贫困户通过种植竹荪,摘掉“贫困帽”。

  在会同县七溪村,该所科技骨干黄晓辉、冯立国指导贫困户,科学种植平菇。通过现场示范、连线指导、驻村解难等方式,村民种植平菇,低产变高产,贫困户喜开颜。该所以喻初权副研究员为首的科研团队,培育出芦苇菇,带动沅江等地的百姓增收脱贫。

  “走产学研一体化之路,科研成果与农民需求精准对接,服务脱贫攻坚主战场。”省食用菌研究所所长彭运祥介绍,“十三五”以来,该所牵手“大后方”“湘蕈”“果秀”等龙头企业,打造食用菌产销联盟,在50多个贫困村建立食用菌基地,推广灰树菇、芦菇等新品种,示范羊肚菌、灵芝、竹荪等珍稀菌商品化栽培技术,带动1000多户贫困农民发展食用菌,累计新增产量逾万吨,增收5000多万元。

  (文/张尚武)


信息来源: 湖南日报      责任编辑: 吴媚
打印 收藏
相关阅读

小蘑菇撑开“脱贫伞”

1395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