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渴“衡邵干旱走廊”——写在犬木塘水库工程开工之际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20-07-19 06:50 【字体:

  7月18日上午,犬木塘水库工程建设项目在邵阳县郦家坪镇挖动第一斗土。这标志着衡邵干旱走廊中心地带老百姓几十年来翘首以盼的大型抗旱解渴工程正式开工。

  按照规划,该项目5年完成建设。届时,每年从资水引来的3.16亿立方米水资源,可灌溉121.7万亩农田,保障祁东县城和邵东市城区90万人口供水,有效解决灌区范围内农村70.2万人饮水提质增效问题,改善部分河道生态环境。

  1 水稻生产功能区“十年有九旱,五年一大旱”

  湘水集团旗下的省水利投公司,是犬木塘水库工程的项目法人。湘水集团董事长易放辉介绍,犬木塘水库工程是纳入国家规划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概算总投资102.5亿元,是新中国成立至今湖南境内投资规模最大的单体水利项目。

  为何要投如此巨额的资金来建这个项目?省水利厅总工程师范金星说,衡邵干旱走廊老百姓“苦旱久矣”。

  湖南雨水资源相对丰富,但在雪峰山脉以南、五岭山脉以北,以湘江流域资水流域分水岭为中轴线分布的广大丘陵地区,却是“十年有九旱,五年一大旱”,被称之为衡邵干旱走廊。

  据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分析,该区域每年降雨约为全省平均水平的80%,而蒸发量却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3倍到1.4倍;降雨年内分布极为不均,大都发生在4月到6月;7月到9月常常酷热高温,降雨量小,但同期蒸发量非常大。

  该区域地质岩性以石灰岩和红砂岩为主,土质保水性差,水资源渗漏损失大,地下水埋藏深,也是导致旱灾频发的重要原因。

  范金星说,衡邵干旱走廊地处湘资分水岭,客水利用条件很差。新中国成立后,该区域修建了许多水库、山塘,但蓄水经常达不到设计标准,遇到干旱很容易降到死水位甚至被晒得底朝天。

  衡邵干旱走廊内绝大多数县市区都是水稻生产功能区,有的还是国家级、省级粮食主产县,对灌溉用水的需求很大。

  祁东县过水坪镇因“雨过坪干”而得名。该镇年湖村村民刘贤德年逾古稀,一辈子务农。他告诉记者,当地“插秧没有耗田水,抗旱抗到谷子黄”的情况时有出现。资料显示,在衡邵干旱走廊中心地带,水稻单产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该区域老百姓饮水也时常面临威胁。2013年大旱时,许多乡镇不得不依靠消防车送水喝。时至今日,邵东市城区的自来水长期供水不足。

  2 “引丰济旱”大坝选址历经多次调整

  从上世纪60年代起,湖南历届省委、省政府一直着手谋划解决衡邵干旱走廊的缺水难题。

  犬木塘水库工程项目设计总负责人董必胜说,综合各方面条件来看,只能从资水“引丰济旱”,在衡邵干旱走廊内跨流域调配水资源,才能实现抗旱解渴。

  董必胜介绍,早期提出的方案是在资水南源夫夷水上建高坝大库,大坝选址新宁县崀山镇,从那里引水自流到衡邵干旱走廊。但该方案规划的水库淹没区涉及到省外,一直未能协调到位。

  在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努力下,经过多次调规和方案论证,降低大坝高度以减少淹没区的方案被各方基本接受,该项目成功列入国家规划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

  但就在这前后,崀山成功申报为世界自然遗产。规划建在崀山镇的大坝,必然触及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红线,必须放弃。

  2016年,省发改委与省水利厅再次组织开展替代方案论证。专家们最终把目光定在了下游几十公里处的资水干流上。

  董必胜说,最后确定的坝址位于邵阳市城区百春园,大坝由原来设想的高坝调整为低坝,借此在资水干流上建一座河道型水库,通过电泵提水引水,为衡邵干旱走廊补水。同时,项目设置适量的发电装机,通过“以电养水”保障电泵提水引水良性运行。

  按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省水利投公司于2018年11月以项目法人身份接手犬木塘水库工程。2019年5月,专职公司人员基本配齐,犬木塘水库建设进入前期工作阶段。

  2019年、2020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提到要加快推进犬木塘水库工程上马。

  邵阳市干部群众对犬木塘水库工程尤其盼望、格外支持,省水利投公司集中力量、加班加点,最终创下了1年时间即完成大型水利工程前期工作的奇迹——今年5月18日,省发改委下发《关于犬木塘水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正式批准犬木塘水库工程立项。

  3 水利工程开工仪式现场设在山边

  通常情况下,大型水利项目开工,仪式现场一般设在河边水边。但犬木塘水库工程7月18日的开工仪式现场,设在邵阳县郦家坪镇的一座山边。

  省水利厅总工程师范金星告诉记者,这是因为犬木塘水库工程的控制性工程不是枢纽大坝,而是灌区总干渠上长达19.26公里的九龙岭隧洞。今天挖动第一斗土的,是位于郦家坪镇的九龙岭隧洞5号支洞。

  “19.26公里长的过水隧洞,穿越湘资分水岭,长度位居省内第一。”范金星介绍,九龙岭隧洞是犬木塘水库工程所有标段中施工难度最大的——前期勘测发现,隧洞部分洞段要经过地下暗河段、断层段以及岩溶发育地区,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施工风险都很多。

  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九龙岭隧洞建设总工期为60个月,是犬木塘水库工程所有标段建设所需时间最长的。而位于百春园的枢纽大坝,规划建设总工期只需34个月。

  “从时间统筹角度考虑,安排工期最长的标段最先开工,才能保障整个工程进度实现优化配置,杜绝出现拖后腿现象。从决心和信心层面考虑,我们就是要先啃最硬的骨头,把它做好、做成标杆,才能保障整个工程达到高质量标准。”湘水集团董事长易放辉如此释疑。

  据悉,为确保九龙岭隧洞质量过硬和施工安全,省水利投公司给出了极为严苛的招投标条件。最终,中国中铁五局和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两家公司中标,共同承建九龙岭隧洞。

  4 给“长藤结瓜”灌溉系统“培根育藤”

  省水利投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周文杰介绍,犬木塘水库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枢纽和灌区。枢纽工程位于资水干流,最大坝高26.2米,水库总库容约1.4亿立方米。灌区工程主体位于衡邵干旱走廊中心地带,惠及4市8县(市、区):邵阳市大祥区、双清区、邵阳县、邵东市,永州市冷水滩区、祁阳县,衡阳市祁东县,娄底市双峰县。

  该工程灌区渠首设计流量为40立方米每秒,渠系包括总干渠、分干渠和骨干支渠,合计235公里。从资水引来的水,就是通过这235公里渠道,源源不断注入相关各地原有的中小水库,再借助水库配套设施入田、入户。

  湘水集团董事长易放辉形容,这是南方地区经典的“长藤结瓜”式水利灌溉系统,只不过犬木塘灌区是先“结瓜”几十年,现在才开始为它们“培根育藤”。“犬木塘水库是根、是源,235公里渠道是主藤,有了根和藤的营养供给,那些瓜——原有的中小水库才会‘水分充足’,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邵东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刘寿平初步算账:“我们的三都水库和保田水库,得到犬木塘水库工程引水补充后,每天可向市区居民供水7万吨,还可将片区内的灌溉保证率由不足50%提高到80%。”

  根据测算,犬木塘水库工程建成后,年均引水量为3.16亿立方米。其中,用于灌溉的2.23亿立方米,可改善和新增农田灌溉面积121.7万亩,犬木塘灌区将成为全省面积最大的灌区,灌区内多年平均增产粮食1.4亿公斤;用于城乡供水及生态用水的0.93亿立方米,可保障祁东县城和邵东市城区90万人口供水,有效解决灌区范围内农村70.2万人饮水提质增效问题,通过生态补水改善邵阳市红旗河城区河段等河流的生态环境。

  易放辉表示,建设犬木塘水库是重大的民生工程,也是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举措,湘水集团将恪尽职守,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使该项目早日造福衡邵干旱走廊。

  (文/刘勇 解民 毛慧)


信息来源: 湖南日报      责任编辑: 吴媚
打印 收藏
相关阅读

解渴“衡邵干旱走廊”——写在犬木塘水库工程开工之际

12864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