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芯片”的力量——屈原管理区“栀子小镇”见闻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21-02-20 08:09 【字体:

  一根枝条,一年育出4000万株种苗,造绿20万亩荒山……农民以为是“吹牛”,而实践证明,这的确是事实。

  春节后上班第一天,记者在岳阳市屈原管理区营田镇看到,栀子大道贯穿全镇,农民房前屋后、水边路旁全部种满了栀子树。不到10年,这里崛起全省闻名的“栀子小镇”。

  2012年,全国人大代表杨莉成立海泰栀子专业合作社,联手中科院、中国林科院、湖南农业大学,走产学研之路,成立海泰博农生物公司,打造国家级高科技农业实验室。

  “过去,一根枝条扦插成活一株苗都是幸运。如今,一根枝条育出4000万株壮苗也不难。”海泰栀子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莉说,培育种苗相当于打造农业的“芯片”,“栀子小镇”的崛起,见证了“芯片”的力量。

  在实验室的无菌车间,科技人员把栀子的枝条茎尖、芽尖、胚芽等髓组织分离,接种到装有培养基的玻璃瓶内,在这里上演“神奇活剧”:栀子母本从1万瓶开始,每瓶10株小苗;每过40天就扩繁一次,每次都是一株变三株,240天即可繁育出7000多万株组培瓶苗。再经大棚炼苗、大自然移苗,扣减其间的损耗,年产4000万株栀子壮苗绰绰有余。

  “栀子小镇”成为全国最大的栀子良种繁育基地,前来购买种苗的农民络绎不绝。

  岳阳县渔民袁孟良告诉记者,去年渔民上岸后,他正在寻求发展替代产业。镇里建议种栀子,大家选出4个渔民代表先来看看,是否真有那么好。

  与袁孟良等渔民一样,汨罗市大荆镇古仑村的水库移民也看好栀子产业。移民代表兰波听说栀子树栽下去之后,可以受益50年,便叫上20多个邻居,一同前来“考察”。

  在种苗基地,大家看到新培育的“林海1号”长势茁壮。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壮苗上山,成活率达99%。次年开始挂果,3年后进入盛果期,产出的栀子果个头大,对比普通栀子果,一个可以顶三个。

  “林海1号”栀子果不仅个头大,而且所含的天然色素、栀子苷、藏红花素等功能性成分也比普通栀子高,海泰博农保底价收购,丰产后农民每亩收入不低于3000元。

  袁孟良掰着手指算细账:如果利用荒废的湖洲,种50亩栀子,收入比捕鱼好很多。

  “栀子种下去,管理简单不费工。”岳阳县黄沙街镇栀子合作社理事长张舟林前来调运种苗,正好现身说法:4年前,合作社带动86户农民种栀子,去年分红196多万元。黄沙街合作社首批种栀子的农民,早已脱贫奔致富。

  兰波想,库区荒山多,如果都种上栀子,家家就有了“摇钱树”。

  产业发展快,全靠龙头带。大家参观了海泰博农的加工生产线,看到栀子提取的藏红花素供不应求,“藏花康”“素颜丸”等高端产品效益惊人,吃下“定心丸”,纷纷下订单。

  栀子种植培管难不难?杨莉打开技术挂图说,绝对是“傻瓜技术”,只要按图操作,大家都是行家里手,栀子致富前景可期。

  一路见闻,如春意暖阳,让大家心中充满无限憧憬。

  (文/张尚武 刘勇)

信息来源: 湖南日报      责任编辑: 曹茜茜
打印 收藏
相关阅读

【岳阳市】“芯片”的力量——屈原管理区“栀子小镇”见闻

14518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