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国家统计局湘潭调查队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湘潭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312元,仅次于长沙、株洲,在全省排名第三位,同比增长4.6%,较一季度加快3.2个百分点。
放在全国、全省范围内来看,湘潭市城乡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收入均高于全国、湖南省平均水平,城镇居民收入高于湖南省平均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分城乡来看,上半年,湘潭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236元,同比增长4.0%,较一季度加快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942元,同比增长5.5%,较一季度加快3.4个百分点。
从收入构成看,上半年,湘潭市城乡居民四大类收入全面增长。其中工资性收入为16312元,占比最重,同比增长4.6%,增收贡献率达57.4%;转移净收入为3413元,同比增长5.9%,在四大类收入中增长最快;经营净收入为2465元,同比增长3.5%,与一季度相比,增速由负转正;财产净收入为1035元,同比增长3.3%,增收贡献率为4.7%。
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给城乡居民就业、增收带来了强大的压力。对此,湘潭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企业复工复产,着力保障民生。从二季度开始,城乡居民生产、生活逐步迈入正轨,收入增速较一季度明显加快。
作为“六稳”之首,就业稳了,收入增加,群众生活才有底气。湘潭市加大援企稳岗、金融支持、就业服务力度,着力稳就业保就业,促进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1-5月,湘潭市城镇新增就业21451人,完成目标任务的43%。其中,春节前返乡的38万农民工全部实现复工。
经营方式的不断丰富促进了居民经营净收入增长。受疫情影响,部分农产品出现滞销。湘潭市成立农产品产销服务专班,借助电商平台,加大产销对接力度,帮助销售滞销农产品1.2亿多元。为“地摊经济”松绑,有效解决部分城市灵活就业人员就业成本高、无场地经营的困难。现代农业和新型农业齐头并进,农民综合效益显著提升。
政策发力促进了居民转移净收入增长。今年,湘潭市通过落细落实综合社会保障措施,加强特殊贫困人口兜底保障,确保应保尽保,决战脱贫攻坚,社会救助维持高位。截至5月底,城市低保保障水平排名全省第4位;农村低保保障水平排名全省第2位。基本养老金持续上调。自2019年7月开始,全市企业退休职工人均调整增加126元/月,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工人均调整增加177元/月。
此外,随着土地流转增加及房价、股市稳定促进了居民财产净收入增长。
国家统计局湘潭调查队相关专业人士指出,随着国内产能的进一步恢复,城乡居民就业将继续趋于稳定。同时,2020年是全面小康决胜之年,政府将全力促发展、稳就业、保增收,随着刺激就业和消费的措施相继出台,经营性收入也有望快速增加。预计下半年湘潭市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将进一步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