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通了,灯亮了,广场舞跳起来了。11月6日傍晚,村民刘成香早早来到桥头一块空地,带领众多姐妹,随着欢快音乐,边笑边跳,感受通桥后的美好生活。
10月28日,刘成香所在的沅陵县明溪口镇窝棚溪村村前过溪桥建成通车,祖祖辈辈的行路难题得到解决,一周多来,村民沉浸在喜悦中。
“从小就梦想有座桥,几十年等待和盼望,如今终圆梦,桥一通,脱贫致富路也就通。”10月28日大清早,村民曲阳英挤在看通车热闹的人群中,手舞小旗,激动地对刘成香说,桥通还得感谢小欣媛。
5个月前,本村一位在镇高砌头九校读初三的女孩杜欣媛写了一篇作文《溪边住着希望》,里面提到村口没有过溪桥,村民出行不便的苦衷。
文中还记录一对父子享受扶贫政策,政府在溪边给他们建房安生,还置办“扶贫船”,让他们摆渡营生,联想自己享受贫困寄宿生生活补贴扶贫政策,内心十分感恩。
文章在媒体发表后,非常“火”,感动无数人,“作文女孩”的名字一夜出名,引起镇政府和驻村扶贫单位沅陵县委统战部高度关注。各方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修桥,解决就医、就学、生产、生活出行难题,满足她和全村人心愿。
如今,杜欣媛“心愿”实现了——回家路上的过溪桥建成通车,再不用担心汛期涨水,摆渡过溪危险,耽误上学和放学。
窝棚溪是有名的“核桃村”,漫山遍野长满山核桃树,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支“两委”把山核桃作为脱贫增收产业,扶持能人领办,成立合作社,开办加工厂,采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核桃成了“金果果”。
有产业就有希望,村民劲头也更足。合作社包回收核桃果和核桃油,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全村52户贫困户占合作社10%股份,每户每年分红400至600元不等。
今年,该村核桃产量10多万公斤,加工核桃油2000多公斤,实现销售收入26万元左右。贫困户余兰英在核桃加工厂打工,月均工资3000多元,她乐呵呵地说:“桥通了,产品更好卖,不再捧着金娃娃活守穷。”
(文/肖军 邓永松 田金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