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菜篮子”,折射大民生。农贸市场,这一城市里最基本、最接地气的民生保障场所,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生活。今年以来,张家界市扎实推进农贸市场提质改造工作,伴随污水横流、占道经营、设施老旧、秩序混乱等问题的“脏乱差农贸市场”正在逐渐退出大家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焕然一新的新市场。
摊位上商品摆放整齐,地面干净整洁,蔬菜、肉类、熟食等区域划分有序……10月14日上午,记者来到新峰市场实地采访,这个市中心城区最大的农贸市场给人带来些许惊喜。忙碌的高峰期刚过,保洁人员就开始清扫过道,经营户们也自觉整理好自己的摊位,一切井然有序。
然而,谁能想到,几个月前的新峰市场还是另外一番景象。 “这儿的环境变化很大,不仅卫生好了,空气也好了,买起菜来更舒心。”正在买菜的吴阿姨告诉记者,以前市场的地面经常湿漉漉的,有些摊位还会把东西摆到过道上来,买菜时人挤人不说,还得提防遍地的污水。“我们老年人最怕滑倒绊倒,现在不用担心了。”
据新峰市场负责人刘珊介绍,新峰市场从2010年3月开始投入使用,共有250个门面和摊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农贸市场的要求越来越规范,原来市场的基础设施已无法满足要求,地下排污、通风不畅、公厕卫生条件差、摊位秩序不佳等现象,严重影响着老百姓的购物体验。
“这次提质改造工作从5月中旬正式开始,业主投入600万元,政府补助300万元,主要用于修建新的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和下水管道改造、路面改造、地下室市场改造及其他基础设施更新。”刘珊告诉记者,目前垃圾中转站和公共厕所已建成使用,地下室市场已改造完成投入使用。
市场到底好不好,最有发言权的还是“马大嫂”。今年58岁的田兰英是新峰市场的老顾客,说起在新市场内的购物体验,她交口称赞,“以前在这里买菜,遇到下雨天得踮着脚尖走路,一不小心就踩进泥水坑。如今,地面干净了,环境整洁了,菜品更丰富了!”
同样尝到市场改造提升甜头的还有摊主金红群,她告诉记者, “一塌糊涂,人家也不愿意进来,干净卫生,人家才愿意进来。现在环境好了、管理规范,人气越来越旺,生意比以前好多了,我们交摊位租金也更积极了!”
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近年来,除了新峰市场,张家界市还对市中心城区中商农贸市场、大庸桥农贸市场、南庄坪市场、三清临时便民交易点等进行了提质改造。目前,大庸桥活禽定点屠宰场已投入使用,每小时宰杀数量达到1000只左右;中商农贸市场排污排水、厕所改造也已完成。这些农贸市场的改造坚持以人为本、优惠于民、服务于民,打造干净整洁、安全有序的“菜篮子”民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