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积极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坚决打好蓝天、净水、土壤三大保卫战,集中力量抓好污染减排工作,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做好环境信访工作,加强环境宣传工作,把质量强市工作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取得了显著成效。
空气质量指标实现“三降一升”
今年以来,湘潭市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进一步压实,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公安、经信、住建、城管、发改等市级有关部门认真履职,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大格局基本形成。
年初,湘潭在全省率先建立100个小微站,实现大气质量精细化管理、精准治污。截至10月底,通过小微站网格员、蓝天保卫战巡查暗访发现并交办大气问题2441个,整改并销号2096个。
为了打赢蓝天保卫战,湘潭市制定了2018年各行各业大气污染防治任务,积极做好节能减排这一“减法”。环保部门督促推进钢铁、焦化、水泥、化工、工业窑炉等行业企业大气污染治理,钢铁和焦化行业治理项目已完成5个,水泥行业项目已全部完成,其它行业治理有序推进。
经信部门推进“散乱污”和砖瓦行业整治,第一批56家“散乱污”企业整治完成,18家列入砖瓦行业淘汰的企业有17家实现了“两断三清”;城管部门严厉打击基建工地、露天焚烧、油烟污染等环境污染行为,加大了处罚力度,督促新装油烟净化器、取缔餐饮业燃煤灶、督促煤改气;住建部门督促整改458个扬尘污染问题,对20个项目罚款178万元。
这些工作直接反映在空气质量变化的数据里。10月湘潭市空气质量达标率为80.6%,较上年同期上升了3.2个百分点。1-10月湘潭城市累计达标率为81.5%,较上年同期上升了1.0个百分点。其中,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一氧化碳浓度均值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了20.0%、3.0%、9.7%和15.4%。“尽管目前湘潭市大气环境质量仍不乐观,部分领域治理任务重、难度大,但我们与自己相比,近年来,空气质量稳中向好,实现了‘三降一升’,PM2.5、PM10、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下降,空气质量优良率上升。”市环保局总量科有关负责人表示。
湘江干流水质较稳定达到Ⅱ类
今年以来,湘潭市按照碧水保卫战的要求,以全面推行“河长制”为抓手,标本兼治、治调结合,扎实推进湘江保护与治理“一号重点工程”各项工作,持续改善全市水环境质量,全面完成了8大类36项水污染防治工作任务。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城乡安全饮水直接相关,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福祉,也是质量强市中有关环境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去年,湘潭市组织并完成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保专项整治,今年10月下旬完成了县级饮用水水源地的排查整治工作。
“之前,一家关停的材料公司生产线位于湘乡市涟水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虽然部分设备已被拆除,但场内遗留了部分危险废物,排污口未能封死拆除,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湘乡市制定了整治方案,于6月将遗留的部分危险废物进行应急处置,拆除并封堵排口,拆除厂房和设备。”湘潭市环境监察支队有关负责人介绍,有关湘乡市涟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洙津水厂的两个排水口已迁移至保护区外,这一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其它环境问题均已整治到位,有力保障了人民的饮用水安全。
加大畜禽养殖退养力度。目前,湘江湘潭段干流1000米范围内461户规模畜禽养殖场全部实现退出,环境整治和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近年来,湘潭市狠抓工业水污染防治、加快推进城镇和乡镇生活污染治理、深入推进重点区域污染整治、全面开展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加强船舶和港口码头污染防控、积极打造“河长制”升级版、加快治理城区黑臭水体防治地下水污染,数驾马车并驾齐驱,治沉疴,下猛药,治理湘江水。湘江干流水质目前能稳定达到Ⅱ类水质,全市5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江水清、两岸美、城乡绿的美景已经照进现实。
土壤污染防治稳步推进
湘潭是一个老工业城市,重化工业布局相对集中,土壤历史遗留的污染问题突出,湘潭市委、市政府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早谋划早布局,突出治理历史遗留土壤污染。通过优结构、严监管、抓退出、重治理,土壤污染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全市土壤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原南天化工就是一家历史遗留对厂区及周边水土造成较为严重污染的企业。湘潭市委、市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为其“刮骨疗毒”,这一项目也是国省重点治理示范工程项目。
11月20日,我们从湘潭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他们正全力加速推进南天土壤治理项目。“西厂区已全面进入大规模治理实施阶段,通过掺药剂拌和、常温解析、热脱附处理以及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式为土地‘疗伤’,土壤治理检测合格后将回田重复利用。” 南天公司土壤治理项目经理张勇介绍,南天农药西厂区已经完成了POPS专项的阶段性验收工作,受到生态环保部对外合作中心和世界银行评估专家的高度肯定,预计年底将完成85%的治理任务,南天东厂区土壤治理项目完成前期准备工作,正在搭建预处理车间、修复车间、待检场、污水处理设施等临时设施,南天东厂区周边农田土壤治理项目,已经完成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稳定化固化工作。
在全省率先完成“退二进三”的竹埠港区域,正在开展老工业区区域环境土壤污染风险管控示范治理工作,拟打造国内首例区域性土壤风险管控试点,目前由中国环科院牵头的评估单位已经完成前期的场调工作。
目前,牛头化一期土壤治理项目全面完工,湖南惠天然化工有限公司污染场地综合治理工程主体已经完工,湘乡铝厂遗留锂渣风险管控项目、原湖南铁合金厂及周边区域土壤及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一期工程治理项目已经完成前期工作,进入施工阶段。湘潭土壤治理项目稳步推进。
此外,湘潭积极开展土壤污染普查工作,在全省率先完成全市300多家涉土壤污染重点企业的初步调查工作;作为全省的试点市州,湘潭还积极开展土壤管理信息化平台试点工作,为土壤污染大数据化系统管理摸索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