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丨1993年①:招商局成立 开放步子快起来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18-08-31 07:14 【字体:

  【事件】

  1993年6月,湖南省委、省政府作出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决定。同年,湖南省招商局正式成立。这是湖南实施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标志着湖南招商引资新体制正式确立。

  【亲历】

  “1982年,湖南第一家外资企业粤湘强丰有限公司(泰国)开工投产,投资额为26万美元。”省商务厅加工贸易处处长楼良金,曾在湖南省招商局管理处和外商投资服务中心工作过很长一段时间。这笔26万美元的资金,是湖南引进外资的起点。

  然而,彼时的湖南招商之路却并不容易。从1983年到1988年,湖南拥有的三资企业仅22家。1984年全年引进外资总额不过488万美元。

  “当时主要是港澳台资本,规模小、投资小、工业项目少是最主要的特点。”楼良金说。

  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改革开放步伐加快。这股春风也很快吹拂了湖湘大地。

  1993年6月,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决定》。2个月后,湖南省招商局正式成立。这个新生的机构由当时湖南省“三资办”、省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外经委)有关处室组成。

  “从全国范围看,湖南省招商局是最早设置的成建制的省级招商机构。”湖南省商务厅副厅长周越告诉记者,这是省委、省政府实施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标志着湖南招商引资新体制正式确立。

  周越亦是这一变革的重要见证人。招商局成立之前,他在中外合资的广东省惠州市寿华科学园科研中心担任研究员。随后,周越来到招商局招商联络处,负责招商项目开发和重大招商活动的筹备。

  “招商引资开始更系统、规范和专业。”在周越看来,专业化是省招商局成立之后带来的最大变化。较之早期相对被动的招商活动,招商局主动出击,项目招商、活动招商、产业招商等多样化的招商方式登上历史舞台。

  与此同时,建立了由多个政府主管部门组成的招商项目联合开发和外资企业联合会审机制,此前外资入湘审批流程复杂、落地难的问题得以解决。此外,省招商局成立后,外资统计制度也更为完善,建立起信息通报制度,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更充分的依据。

  专业化带来的成效明显。

  1993年10月,全国最大的摩托车合资企业——株洲南方雅马哈摩托车有限公司在株洲成立。该公司由中国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和日本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合资兴办,总投资6000万美元。

  1994年,韩国LG集团成为进入湖南工业领域的首家世界500强企业。此后,在LG的示范效应下,又有10多家与LG配套的韩国企业相继来到湖南。长沙经开区内一度崛起了一个颇具特色的“韩资工业园”。

  同年底,日本株式会社平和堂的高管将目光投向了长沙。4年后的1998年,平和堂商贸大厦在长沙最繁华的五一路拔地而起,并成为当时日资在中国市场效益最好的商贸企业之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湖南招商引资管理体制也在不断完善。

  2000年,湖南省招商局相关职能并入省外经贸厅。2004年2月,省商务厅正式挂牌成立,同时对外加挂湖南省招商合作局牌子。

  “虽然机构的名称一直在变更,但招商引资的功能和作用一直在加强。”周越介绍说,从早期的直接对接,到之后搭桥梁、建平台,招商方式更为多元,招商成功率也在不断攀升,外资管理和服务愈加精准。大项目、大公司,产业化、集群化发展,开始唱主角。1992年,湖南实际使用外资1.29亿美元;2001年,这一数据跃升为近10亿美元;2010年,变为51.8亿美元;而今年1-7月,湖南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就已达96.24亿美元。

  “招商局的成立,顺应开放发展的需要,使湖南利用外资工作,从小规模、单项目的引进,到促进产业项目的形成,从单纯的生产产业,向商贸服务、高端研发等领域不断扩展。”周越说,这些不断涌入湖湘大地的外资,在经济体制创新、经济结构调整、培育产业集群、优化出口结构等方面对湖南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引领着湖南迅速融入全球经济的洪流。

  (文/唐亚新 刘笑雪)

信息来源: 湖南日报      责任编辑: 宋太桓
打印 收藏
相关阅读

改革开放40年丨1993年①:招商局成立 开放步子快起来

7452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