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就业扶贫工作纪实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unan.gov.cn 发布时间:2019-03-11 10:47 【字体:

筑就民生之本

——湘西州就业扶贫工作纪实

  2018年,湘西州突出脱贫攻坚主旋律,瞄准就业脱贫总目标,担当作为, 精准施策,定向发力,新增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0448人,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83.8万人,其中贫困劳动力22.59万人,劳务总收入256亿元,其中贫困劳动力收入69亿元,带动6.6万户贫困家庭脱贫。湘西州转移就业脱贫经验在全国推介, 就业扶贫工作被省人民政府评为稳就业真抓实干先进市州。

  注重长效机制和精准对接相结合,不断提高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组织化水平

  签订协议,建立机制。分别与省内长株潭三市、广东省四市、山东省济南市和长三角地区签订了劳务协作框架协议,建立了省外、省内、州内和县内四级沟通协调对接机制,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建立政府对企业、企业对劳动者、基层组织对劳动者的联动机制和劳务协作信息远程交换机制,输出地负责提供求职需求清单,输入地负责提供岗位清单,网上进行数据比对,极大提升了人岗匹配精准度。精准对接,有序输出。先后组织专门队伍与广东四市、山东济南、长三角、长株潭等地区开展50多场次劳务协作活动,组织68场次企业用工招聘会,进一步巩固常态化劳务协作关系,确保湘西州在以上地区转移就业40万人以上,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8.44万人。深化协作,落实项目。深入推进东西部劳务协作“3223+N”项目落实,向济南市有组织转移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山东蓝翔技师学院十八洞分院正式落户花垣县。争取到济南市东西部劳务协作援助资金7952万元,用于农村公益性专岗、扶贫车间建设、技能培训等项目,其中联合开发农村公益性专岗6630个,安置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6630人,补贴资金3068万元。

  注重定向培训和精准发力相结合,不断提升劳动力的转移就业质量

  狠抓“两后生”培训。以就业为导向,实施“定员、定点、定向、定岗”免费技能培训,全州共培训贫困家庭“两后生”1352名,实现了入学即就业、毕业就上岗的目标。狠抓贫困劳动力培训。整合培训资金、培训场地和培训师资,着力打造“湘西家政”“湘西绣娘”“湘西育婴师”“湘西电焊工”等劳务品牌,按照“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目标,大力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精准培训,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至少有一人掌握一门就业技能,全州共培训4.77万人。狠抓特殊群体培训。结合建档立卡妇女劳动力、留守妇女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实际,与扶贫办、文旅局和妇联等单位协作开展编织技能培训,全年举办培训班120期,培训城乡妇女近1万人,达成就业意向6700人,其中建档立卡劳动力4500人。龙山县惹巴妹手工制品公司采取分户生产和集中销售方式,探索出“边培训、边加工、边取酬”路子,培训、签约2000多名贫困家庭妇女。该公司董事长谭艳林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

  注重载体建设和拓展空间相结合,不断增强贫困劳动力的幸福指数

  突出扶贫车间带动。全州建成有规模“扶贫车间”50家,合作社和家庭作坊式“扶贫车间”2000多个,带动就业5万人以上,其中贫困劳动力2万余人。大力发展文创产业,支持惹巴妹、山谷居民、七绣坊等本土优秀文创企业创办“巾帼创业扶贫车间”110个,吸纳就业2万多人,其中妇女1.9万人,建档立卡劳动力1.1万人。突出就业扶贫基地带动。按照“帮扶1人、就业1人、稳定1户”要求,着力打造就业扶贫基地,建成国家级就业扶贫基地4家、省级就业扶贫基地13家、州级就业扶贫基地33家、县级就业扶贫基地10家,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4300多人。突出工业园区带动。根据贫困劳动力实际情况,依托州内工业园区,分年度、分县市制定实施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扶持计划,湘西经开区、泸溪高新区等9个省级工业园区、659家企业,就地就近转移就业4.4万人,其中农村贫困劳动力7600名。

  注重分类施策和公益性岗位开发相结合,不断提升就业困难群众的获得感

  健全政策体系。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从22个方面加大对就业扶贫的扶持力度。下发《关于进一步落实人社扶贫工作责任制的通知》,明确州人社局党组成员对口联系两个县市,每季度带队到县市区开展督促督查,确保人社扶贫稳步推进。认真落实新一轮积极促进就业创业政策,全州共办理培训、生活费、岗位、社保等各类补贴41.12万人次,补贴资金6712.21万元。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园区建设、重点项目、旅游服务等发展重点,统筹开发农村公益性专岗,每个行政村开发乡村保洁、公共设施维护2个公益性岗位,全州人社部门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9864个,补贴资金4103万元。夯实基层基础。全州所有行政村(社区)都配设一名以上劳动保障协理员,全州共配设劳动保障协理员1768名,将人社服务延伸、做实到村和社区。进一步夯实全州劳动力资源信息系统,科学整合人社服务窗口,多项业务实现一站式服务。

  注重创新引领和正向激励相结合,不断激发劳动者的内生动力

  加快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全州12个创业孵化基地全面提质扩容,总面积2.63万平方米,在孵初创企业385家,直接提供就业岗位4835个;武陵山片区湘西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和电商创业孵化基地全面升级,申报了国家级创业孵化基地,入驻企业128家,直接带动就业3000多人;州创业者协会建立的湘西优品汇线上线下销售平台发展势头良好,长沙旗舰店影响力逐步扩大;湘西创业大厦建设正式竣工,人社部“领雁计划”试点工作落户湘西,带来创新创业发展新机遇。加快创业重点乡镇建设。实施湘西州创新创业带动就业重点乡镇建设三年规划,建成创业重点乡镇10个,扶持示范农村专业合作社及民营企业249个,培育创业示范户、种养殖大户1013个,吸纳2.2万名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加快创业主体建设。积极破解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瓶颈,率先在全省实现创业担保贷款信息化管理和线上报审。全州在贷创业担保贷款5.3亿元,扶持500多家初创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做大做强,帮助1.5万多名创业者实现成功创业。目前全州创业主体总量突破10万户,带动城乡就业23万人,其中贫困劳动力2.3万人。积极开展创业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全州获得省级创业示范典型30个;表彰了创业领军企业5家,“310”工程25家,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信息来源: 湘西州政府门户网站    责任编辑: 唐煜斯
打印 收藏
相关阅读

【湘西州】就业扶贫工作纪实

9188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