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以“大力培育制造名城 加快建设幸福株洲”为主题的湖南“‘十四五’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株洲专场在长沙举行。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株洲地区生产总值由2020年的301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902.4亿元,年均增长5.8%,预计今年将突破4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20年的7.7万元提升到10.1万元,年均增长6.2%。
近5年来,株洲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构建“3+3+2”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排名提升到第37位,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排名提升到第35位。培育轨道交通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特高压输变电装备(联合衡阳市、长沙市、湘潭市)3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陶瓷、先进硬质材料、功率半导体3个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国家级和省级产业集群达15个,数量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北斗、新能源装备、低空经济等“新三样”产业发展迅猛,北斗产业从无到有、聚链成势。电力新能源与装备制造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千亿产业集群达3个;低空经济“链接力”指数排名全国第36位。
株洲充分发挥“厂所结合”创新优势,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稳定在3%以上,居全省前列。力能实验装置、航空发动机冰风洞装置已经被纳入全省“4+4科创工程”,国、省、市级创新平台已经突破1000家,走在全省前列。高新技术企业由2020年的726家增加到2024年的1274家,数量居全省第2位。涌现了全球最大功率电力机车等一大批标志性成果。
(文/廖义刚 张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