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农民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基础硬件,2014年,湖南省继续大力推进交通、信息、能源、水利“四网”建设,推动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升级,取得了新的明显成效。
一、县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果
2014年湖南县域范围内公路里程达到24.94万公里,比上年增加1.3万公里,增幅为5.7%。公路里程超过3000公里的县市区达到28个,比上年增加3个。2014年湖南县域范围内公交车有1754路,比上年增长166路,增幅为10.5%;通汽车的村有39594个,比上年增长1.1%,村通汽车率达到99.5%。县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有力促进了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特别是推动了农机推广;有力促进了农产品营销,提高了农产品销售附加值;有力促进了农民生活水平提升。
二、县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有新拓展
加强县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2014年,湖南进一步推进县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2014年湖南县域范围内通宽带的村达到30463个,比上年增长4.9%,县域范围内通宽带的村达到76.6%;通有线电视的村达到31474个,比上年增加3.5%,通有线电视的村达到了79.1%。其中,2014年长沙市列入县域经济考核的望城区、长沙县、宁乡县、浏阳市通宽带的村达到951个,四县市区已通宽带的村达到92.0%,比全省水平高15.4个百分点;通有线电视的村已达到97.1%,比全省水平高18.0个百分点。
三、县域能源基础设施水平有新提升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十二五”以来,全省累计投入约1200亿元进行能源建设,县域能源基础设施水平稳步提升。2014年湖南县域农村用电量为110.8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4%;人均用电量为204.7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6%。2014年湖南县域农村用电量在一亿千瓦时以上的县市区达到38个,比上年增加了3个,两亿千瓦时以上的县市区有16个,与上年个数相同。为了破解能源发展瓶颈,湖南“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中,计划投入电力网项目14个(项),投资1483亿元,能源基础设施网络将得到进一步完善。
四、县域水利灌溉基础设施建设有新巩固
水利灌溉基础设施对抵御农田干旱和洪涝灾害、保障粮食持续增长至关重要。2014年湖南省有进一步巩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县域有效灌溉面积为4502.65万亩,比上年增长0.55%,绝对增长24.54万亩。2013年和2014年百万亩以上灌区均为6处,分别是宁乡县、鼎城区、汉寿县、澧县、桃源县和南县。2014年机电井数347.80万眼,与上年水平基本持平。水库数量为13583个,其中大中型水库占2.8%;水电站数量为4897个,其中大中型水电站占0.8%;泵站数量为50289个,其中大中型泵站占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