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省渔业养殖户主动调整养殖结构,实施科学养殖,抵御了因气候等原因带来的不利影响,全省渔业生产总体上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
一、总产量略有增长
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200.02万吨,比上年增加1.14万吨,增长0.6%。其中养殖产量183.4万吨,比上年增加1.4万吨,增长0.8%。
二、精养面积扩大,特种养殖产量增幅较大
全省养殖面积403.39千公倾,其中精养面积达246.4千公倾,占养殖面积的60.5%,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龟、鳖和虾蟹类等优质水产品产量分别为556.5吨、4238.8吨和25229吨,比上年分别增长51.7%、9.8%和8.2%。尤其是大鲵养殖发展加快,全省养殖大鲵25.5万尾,比上年增长62%。另外,鳝鱼、鲟鱼、斑点叉尾鮰鱼等也都比上年有较大幅度增长。
三、珍珠养殖产量继续下降
全省珍珠养殖产量为1075吨,比上年减少2.6%,比2009年减少18.1%。近两年来由于珍珠养殖的连续下降,较好地改善了当地水域的水质,同时也促进了生态渔业和休闲渔业的发展。
四、洞庭湖区渔业生产占全省半壁江山
洞庭湖区的水产品产量达100.67万吨,占全省总产量的50.3%。其中,捕捞产量10.83万吨,占全省总产量的65.3%;养殖产量89.84万吨,占全省总产量的49%。
五、渔业产值较快增长
全省渔业生产实现产值255亿元,比上年增加23亿元,增长9.9%。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广大养殖户加大了对市场销路好、价格高的优质水产品养殖的投资力度,优质水产品产量增长较快。渔业产品价格上涨对渔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达9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