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全省9745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显示,2010年上半年湖南各市州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呈现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
一、大部分市州收入增幅提高
14个市州中,除娄底外,长沙、株洲、湘潭等13个市州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增速均超过10%,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除长沙外其余13个市州农民收入增幅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株洲、岳阳增幅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湘潭、郴州、永州、怀化增幅提高4个百分点以上。
二、各大经济区域农民现金收入快速增长
上半年,各经济区域农民现金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增长幅度均超过11%,其中,长株潭地区、一点一线地区、3+5城市群和贫困地区增长幅度较去年同期分别提高1.1、2.6、2.2和6.5个百分点。
三、现金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
1.工资收入水平提高。株洲、湘潭、常德等5个市州农民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长超过20%。,这主要得益于就业环境持续向好。劳务用工需求的加大,促使用工单位上调农民工资水平,对农民务工收入提高起到直接拉动作用。上半年,本地务工收入和外出务工收入增幅在15%以上的市州分别达到8个和11个。
2.家庭经营二、三产业发展较好。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休闲业蓬勃发展,有力带动了农民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的增长,上半年,二、三产业现金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5%的市州均达到8个。
3.土地征收收益助推。城镇化过程中,土地征收收入进一步推动了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上半年,9个市州土地征收款收入同比增长30%以上。
4.各类惠农政策持续实施。2010年国家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问题,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以及各级政府对各项惠农政策的积极落实,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上半年,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性转移收入快速增长,增长幅度在50%以上的市州超过半数。新农合广泛覆盖,农民报销医疗费用大幅增长,9个市州增速超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