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湖南共实施内联合作项目2985个,合同引资5137.8亿元,实际到位893.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2%。实际到位5000万元以上的内资项目375个,增长51.8%,到位超亿元项目134个,增长67.5%。新签约项目763个,合同引资601.3亿元,实际到位193.1亿元。新开工项目1053个,合同引资1100.3亿元,实际到位299.8亿元。新投产项目870个, 合同引资651.7亿元,实际到位242.8亿元。新引进战略投资者10家,国内500强、民营200强和知名上市公司中有130多家在湘直接投资。
一、板块引资各具特色
上半年,湖南各地加大引资力度,板块引资成效明显。第一,长株潭两型试验区引资能力加强。1-6月,长株潭三市引进内资项目682个,合同引资1729.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84.2亿元,占全省的31.7%,比上年同期增长15.6%。“3+5”城市群实施合作项目1792个,合同引资3504.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620.5亿元,增长15.9%,占全省的69.4%。汽车、工程机械等集群日益壮大,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迅速。第二,环洞庭湖地区产业规模雏型初具。1-6月,环洞庭地区实施内资项目689个,合同引资1411.4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16.4亿元,占全省的24.2%。精细化工、造纸业的升级改造进程加快,大化工、大造纸初具规模。第三,大湘南厚积薄发。1-6月,湘南三市实施内资项目1101个,合同引资974.3亿元,实际到位226.4亿元, 增长12.4%,占全省的25.3%。其中投入25亿元,新建标准厂房 260多万平方米,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270多家,加快了工业化进程。第四,大湘西引资加快。1-6月,大湘西地区实际到位内资121.2亿元,增长23.9%,高于全省平均增幅近7个百分点,占全省的13.5%。农产品深加工、旅游产业化项目引资明显增长。
二、工业引资势头强劲
上半年,湖南工业实际利用内资549.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3%,占全省的61.6%。其中制造业引进内资458.4亿元,占全省的51.2%。工业引资呈现上升势头,既有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又有新兴产业的乘势布局。株洲北汽南方基地项目累计到位10亿元,其中今年到位9.7亿元,年产汽车20万辆,可望12月底建成投产;比亚迪汽车制造项目累计到位资金14.9亿元,其中上半年到位7.9亿元,预计2011年产能达30万辆,产值150亿元。益阳桃花江核电一期工程项目前期已到位4.7亿元,首台机组将于9月开工,2015年建成投产。
三、区域合作全面推进
1-6月,湖南引进东部地区项目2321个,合同引资4345.9亿元,实际到位725亿元,增长26.2%,占全省的81.3%,其中引进广东省资金358.9亿元,增长32.5%,占到全省的40.2%。引进中部地区项目406个,合同引资449.2亿元,到位资金100.1亿元,增长32.6%,占全省的15.5%。引进环渤海区域项目190个,合同引资1402.1亿元,到位资金122.3亿元,增长9.6%,其中引进北京地区资金116.1亿元,增长31.7%。引进西部地区项目228个,合同引资275亿元,到位资金63.1亿元。
一些知名的上市公司也逐渐加大对湖南的投资力度,如特变电工、凯迪能源、湖北华新、海螺水泥、颐通管业、金科实业、重庆啤酒等。
四、园区载体作用明显
上半年,全省78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共实施内联项目780个,合同引资1450.9亿元,到位277.1亿元,增长38.1%,占全省的31.2%。其中7个国家级开发区实施合作项目179个,到位66.9亿元。园区正向集群化方向发展。如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了以三一重工为龙头的混凝土输送、隧道岩石挖掘机、起重提升机等重型机械产业;以长丰猎豹、众泰江南汽车、北汽福田等企业为龙头的大客车、货车、吉普车、家用轿车等汽车制造产业群。长沙高新区形成了先进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四大主导优势产业群。湘潭九华工业园形成以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电子信息和先进装备制造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株洲高新区形成了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和能源环保三大产业群。云溪工业园已形成催化新材料、高分子聚合物、生物医药化工、环保溶剂、颜料染料中间体和炼厂气体加工六大化工支柱产业,是全省重要的精细化工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