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长株潭地区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08年长株潭地区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09-02-20 00:00 【字体:

   2008年,面对年初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农产品价格高位波动的影响,长株潭地区各级政府认真落实各项惠农强农政策,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应对不利局面,农民收入保持稳定较快增长。

   据地方抽样调查显示,2008年长株潭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867.95元,增长18.7%(扣除物价因素增长12.5%),居全省领先位置,收入绝对值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355.49元,增速高出3.1个百分点。其中,长沙市农民人均纯收入8002.60元,增长21.0%;株洲市5836.70元,增长15.7%,湘潭市6082.78元,增长16.4%。长株潭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呈现以下特点: 

   劳务经济平稳发展,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2008年长株潭地区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3108.82元,比去年增加436.98元,增长16.4%。外出从业收入依然是农民劳务增收主动力,人均为1399.38元,增长16.9%,增速较去年提高3.4个百分点。非企业组织中所得收入和本乡域内所得收入增速出现不同程度回落。人均非企业组织中劳动收入255.90元,增长22.8%,增速回落7.6个百分点;人均本乡域内收入1453.54元,增长14.8%,增速回落8.6个百分点。

   政府对农民工工资清欠力度加大和农民工工资水平的提高是影响农民务工收入的重要因素。政府为保护农民工利益,积极开展清欠工作,农民工被拖欠人数大幅下降,被拖欠金额下降速度也较去年加快20个百分点。工资的按时兑现直接提高了在外务工农民实际收入水平。农民最低工资标准的不断提高,拉动了农民务工收入的增长,抽样数据显示,全年人均在外务工收入增长18.4%,人均寄回带回现金增长8.7%。

   随着长株潭地区两型社会建设、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大,本地劳动力吸纳能力增强,本域内劳务收入稳步增加,增长速度虽有所回落,但收入绝对量仍高于外出从业收入。调查显示,当地农民从本乡域内国家投资基建项目中的获得收入快速增长,增幅达39.5%,较去年同期提高近11个百分点。 

   主要农产品产量价格双走高,家庭经营收入增速加快。全年长株潭地区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为3121.06元,增长19.3%,增幅提高近7个百分点。

   年初长株潭地区虽遭受冰冻灾害,但之后一直风调雨顺。秋粮喜获丰收,生猪、蔬菜等大宗农产品产量明显增加,加之主要农产品价格高位波动,第一产业纯收入达到2099.35元,增长21.7%,增幅上升11.4个百分点。其中,人均农业纯收入为1226.95元,增长22.2%,林业为75.5元,增长23.9%,牧业为720.49元,增长17.5%。

   在主要农产品价格上涨因素影响下,农民出售农产品活跃,出售收入增长明显。人均谷物出售量同比增长19.1%,出售谷物收入增长33.1%。全年人均出售牧业产品收入1685.57元,增长18.2%,增长额中约九成来自出售肉猪收入。 

   全年家庭经营非农产业纯收入保持平稳增长,人均达到1021.71元,增长14.5%,。受工业收入下降影响,第二产业人均纯收入为259.20元,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收入为61.85元,下降29.1%,建筑业收入为197.35,增长11.8%。第三产业人均纯收入为762.51元,增长21.3%,主要来自于交通运输业、批零贸易餐饮业以及文教卫生业。

   惠农支农政策成效显著,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大幅上扬。2008年,长株潭各级政府加大力度落实惠农支农政策,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能繁母猪饲养补贴和退耕还林补贴等标准进一步提高,补贴资金落实到位,农民获得更多的实惠。

   全年农民人均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为638.07元,增长27.8%,增幅提高6.7个百分点。财产性收入中近七成来自租金和土地征用补偿收入,其中租金为104.94元,增长30.4%,土地征用补偿收入为73.6,增长34.4%。转移性收入中政策性收入增长明显,粮食直补、农机购置补贴和良种补贴增速分别为24.7%、16.6%和21.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范围更广,人均报销医疗费由去年的13.37元上升至16.24,同比增长21.5%。政策性会惠农补贴逐步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省统计局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