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9月,全省外商直接投资:新批外商投资企业项目409个,同比下降0.7%;实际使用外资65.03亿美元,同比增长19.1%。
外贸:完成进出口171.74亿美元,同比增长18.4%。其中,出口101.16亿美元,同比增长26.7%;进口70.58亿美元,同比增长8.1%。
国外经济合作:对外工程承包和对外劳务合作业务新签合同额31.19亿美元,同比增长133.6%;完成营业额17.93亿美元,同比上升8.5%;对外合同投资总额11.52亿美元,其中,中方合同投资额9.69美元,同比分别下降0.1%和12.9%;对外直接投资实际发生额5.54亿美元,同比下降58.1%。
内贸: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19.82亿元,同比增长13.4%,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804.3亿元,同比增长长19.5%。
商务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利用外资增势较好但后劲不足
1、实际使用外资保持较快增长,合同外资增长较慢。前三季度,全省实际使用外资增速继续保持在15%以上,但合同外资同比仅增长1.9%。9月当月,新批外资项目同比下降30.6%,合同外资同比下降57.3%。
2、分产业看,第二产业使用外资增长放缓,第一、三产业使用外资快速增长。前三季度,我省第一、三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107.0%、75.5%,第二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3.3%,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一、二、三产业实际利用外资比重为:6.2:69.1:24.7。
3、从区域分布看,外商投资主要集中在长株潭和湘南三市,武陵山片区吸引外资来势较好。前三季度,长株潭和湘南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占全省总额的82.9%,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武陵山片区新批项目和合同外资同比分别增长34.6%、47.5%,吸引外资来势较好。
4、新批重大项目偏少。前三季度,我省新批投资总额3000万美元以上的重大项目仅有23个,同比下降36.1%,实际到位资3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11个,其中超过1亿美元的项目有3个,分别是:九龙仓(长沙)置业有限公司(3.25亿美元)、广汽三菱汽车有限公司(1.8亿美元)、五凌电力有限公司(1.56亿美元)。
二、外贸进出口增速居中部第1位,呈逐季回升态势,但规模差距依然较大
1、进出口增速居中部第1位,呈逐季回升态势,但规模差距依然较大。前三季度,我省进出口增速列中部第1位,较全国水平高10.7个百分点,高出中部平均增速5.6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二、三季度进出口同比分别增长3.5%、 14.8%、 36.2%,呈逐季回升态势;但从规模上看,中部六省中,河南、安徽两省进出口额超过300亿美元,江西、湖北均在250亿美元以上,我省进出口继续位居中部第5,与排名第4的湖北差距都超过90亿美元,规模差距依然较大。
2、民营企业推动出口增长,重点外经贸企业进出口降幅进一步缩窄。前三季度,我省民营企业进出口77.2亿美元,增长43.8%,占同期全省出口总值的45%,其中今年新引进的进出口代理企业发回来主要推动作用;前三季度,我省重点外经贸企业累计进出口101.32亿美元,同比下降2.9%,降幅较二季度缩窄了2.8个百分点。
3、对香港、欧盟、美国出口保持平稳,从南非、澳大利亚、巴西等资源国进口势头较好。前三季度,我省对香港出口增长62.3%,占同期全省出口总值的23.3%;对东盟、欧盟、美国分别出口分别增长4.1%、44.1%和27.7%,分别占13.3%、12.3%和10.1%。同期,自欧盟、日本分别进口分别下降11.3%和50.5%,三季度以来有下滑幅度缩窄的态势;自南非、澳大利亚、巴西分别进口分别增长45.7%、34.8%和18.9%,合计占同期全省进口总值的30.8%,较上年同期提高6.3个百分点。
4、机电产品进出口增速放缓,主要矿砂类商品进口量增价跌。前三季度,我省机电产品进出口进出口同比增长3%,占全省进出口的36.6%,较去年同期下降了5.4个百分点。第三季度机电产品进出口同比增幅呈连续下降态势。其他主要出口商品中,服装、陶瓷、鞋类、烟花爆竹、家具、纺织品、箱包、塑料制品、打火机等9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合计大幅增长67.8%,占同期全省出口总值的21.4%,除烟花爆竹、打火机分别小幅下滑2.5%和0.9%外,其余商品均不同程度增长。进口方面,我省主要矿砂品种除铅矿砂外,进口普遍呈量增价跌态势,前三季度合计进口矿砂吨数增长20.5%,但价值仅增长17.2%。
5、加工贸易平稳增长,服务外包快速增长。前三季度,我省加工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30.1%,占全省进出口的26%;我省纳入商务部统计的服务外包执行金额12.3亿美元,同比增长28.1%。
三、“走出去”整体平稳发展
1、对外投资增速有所下滑但仍居中部首位。由于今年缺乏大项目的带动,对外投资增长乏力,无论是中方合同投资额还是实际投资额均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对外投资实际投资额依然居中部省份首位。
2、中小企业活跃,民营资本成为对外投资主力军。前三季度,全省共计核准境外投资企业116家,同比增长20.8%,但大项目较往年大幅减少,不仅没有投资额过亿的项目,中方合同投资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也仅16家,只占总额的13.8%,今年大部分境外投资企业主体为省内中小民营企业,共设立境外企业93家,占总额的80.2%,其中湖南国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9600万美元在老挝开展橡胶产业园建设、湖南尔康制药投资5000万美元经香港再投资缅甸开展药用辅料生产、娄底市宏谊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4000万美元在越南开展铁矿投资等项目是今年我省民营企业“走出去”的典范。
3、建筑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大幅上升。前三季度,受益于水电八局、湖南建工新签的数个亿元大单,我省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大幅上升,同比增长259.5%,此外,湖南建工在加纳、斯里兰卡、斐济等国、中建五局在阿尔及利亚、湖南路桥在斯里兰卡等地还有多个亿元大单即将完成签约,对外承包工程前景看好。但从全国范围来看,我省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增速低于全国平均增速近5个百分点,也低于中部一些省份,仅高于安徽。
四、消费市场缓中趋稳、稳中回升
1、消费市场呈现缓中趋稳、稳中回升的态势。今年以来,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全省集团消费和公款消费下降明显,过度消费得到遏制,消费增速有所放缓。1-2月月份,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0%,比去年12月回落3.5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平均增速低2.3个百分点。随着社会对国家消费政策的理解和消化,居民消费更趋理性,大众化消费快速增长促进了市场平稳发展,3-8月份各月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始终保持在13%左右,其中6月份达到13.8%。9月份,受学校集中开学、中秋国庆节庆消费等因素影响,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5%,为今年以来的最高点,比去年同期高1.2个百分点,比8月份高2.3个百分点,比之前增速最快的6月份高1.7个百分点。
2、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与全国的差距缩小。前三季度,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2%,比去年同期低0.1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3个百分点。去年我省居民消费价格低于全国0.6个百分点,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与宁夏并列倒数第一,今年1-6月份仍比全国低0.7个百分点,在全国排倒数第二。7月份以来,我省受持续高温干旱的影响,食品类价格快速上涨,拉动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9月,我省居民消费价格分别比全国高出0.1、0.5、0.6个百分点。
3、住宿餐饮业平稳增长。前三季度,全省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实现营业额307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限额以下住宿企业(单位)实现营业额271.4亿元,同比增长12.1%,增幅比限额以上高11.5个百分点;限额以下餐饮企业(单位)实现营业额670.2亿元,同比增长16.8%,增幅比限额以上高7.7个百分点。
4、消费升级类商品零售额保持快速增长,吃穿用、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增速放缓。前三季度,限额以上批发零售法人企业中,金银珠宝、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汽车类零售额增速分别为45.6%、21.9%、21.5%,比去年同期高22.2、7.4、3.8个百分点;粮油食品饮料烟酒、服装鞋帽针纺织品、日用品、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增速分别为18.5%、11.5%、18.3%、8.9%,较去年同期低0.2、5.1、1.7、3.6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