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月,全省外商直接投资: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56个,同比增长19.07%;实际使用外资278174万美元,同比增长20.03%。
外贸:完成进出口总值63.1亿美元,同比增长40%。其中,出口34.4亿美元,同比增长40.8%;进口28.7亿美元,同比增长39%。
国外经济合作:核准境外总合同投资额3.89亿美元,其中中方合同投资额3.27亿美元; 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境外就业业务累计新签合同额10.86亿美元,同比增长15%;派出各类劳务人员17058人次,同比下降4%;月未在外49563人,同比增长14%。
内贸: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77.40亿元,同比增长18.4%,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5.4%;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3。
一、商务运行的主要特点
1、实际利用外资持续增长,一批大项目进展顺利。1-6月实际使用外资278174万美元,同比增长20.03%。新引进的256个外商投资项目,平均投资总额达1802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平均数增加近700万美元。其中,投资总额4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15个,比去年同期增加13个,投资总额达20.05亿美元,占新引进项目投资总额的43.5%;投资总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98个,较去年同期增加24个,投资总额达38.9亿美元,占新引进项目投资总额的84.4%。新批投资总额1亿美元以上的企业2个:广汽菲亚特汽车有限公司(73694万美元)、湘潭湘电新能源有限公司(30763万美元)。外商投资在我省主要分布在“长株潭”和湘南三市,长株潭和湘南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占全省总额的85.13%。
2、外贸恢复性增长势头强劲,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上半年外贸规模基本恢复到金融危机前水平,其中出口34.5亿美元,同比增长40.9%,比全国出口增长幅度高5.7个百分点;6月当月出口额及同比增速均为去年以来单月最高水平。1-6月,机电产品出口12亿美元,同比增长59.5%,占34.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2亿美元,增长77.8%,占6.4%。两者的出口增速明显高于全省出口平均水平。与2008年同期相比,1-6月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分别增加了5029万美元和9278万美元,所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约提高了6个百分点和3个百分点。而资源类产品如未锻造银、钢材等出口所占比重较金融危机前有所下降,下降幅度在5个百分点左右。此外,我省其他主要大宗商品出口除烟花爆竹和汽车外均保持增长,1-6月农产品出口2.3亿美元,增长24%;烟花爆竹出口1.3亿美元,同比下降7.8%;日用陶瓷出口8860万美元,同比增长13.3%。进口商品中,机电产品进口12.2亿美元,同比增长32.6%,铁矿砂进口8.1亿美元,同比增长59.2%,以上两项商品进口约占我省进口总额的70.7%。
3、我省与东盟贸易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趋势。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开始实施以来,我省与东盟贸易发展较快。1-6月,对东盟累计进出口4.8亿美元,同比增长44.4%,占我省进出口总额的7.6%。其中出口4亿美元,同比增长37.9%,占11.6%;进口7056万美元,同比增长98.8%。我省对东盟出口的商品主要是机电产品(占45%)和钢材(占12.1%);进口以矿产品为主(占34.9%)。我省对东盟出口方面,越南、印尼、泰国等三个国家占我省对东盟出口的66.1%。进口方面,我省从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三国的进口占我省从东盟进口的88.2%。
4、加工贸易增长迅速,服务贸易发展势头良好。1-6月,全省承接产业转移项目1180个,加工贸易进出口7.29亿美元,同比增长 58.8%,比一般贸易增幅高20个百分点,除1月份外其余月份加工贸易额均在1.1亿美元以上,表明我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取得成效。1-6月我省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1.4亿美元,同比增长3.5倍,其中,离岸外包合同执行额同比增长1.3倍,新增从业人员10592人,其中经培训就业人员5044人,新增大学毕业生(含大专)就业人员8030人,占新增总人数的75.8%。在国家鼓励进口的政策激励下,1-6月新签技术引进合同22个,合同金额6559.79万美元,是去年全年引进合同金额总额的2.38倍。
5、对外承包工程走出低谷,大项目有新的突破。从上半年对外承包工程运行情况和目前企业在谈项目情况看,我省对外承包工程已逐步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实现了恢复性的增长。一是企业参与国际承包工程市场意识不断增强。上半年,我省有衡阳变压器厂、湖南天鹰建设有限公司、湖南望新建设集团、邵阳路桥等4家企业获得对外承包工程经营权,新获权企业在开拓市场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衡阳变压器厂有几个项目在谈,预计今年可新签合同额达到3000万美元,邵阳路桥也在积极跟踪项目。二是优势企业承揽大型项目能力有所增强。中国水电八局与中国水电十二局共同承包的委内瑞拉紧急电站项目新中心电厂,合同额5.06亿美元,这是我省对外承包工程第二个过5亿美元的大型项目。三是执行的项目进展顺利,推动完成营业额和带动劳务输出高速增长。上半年,我省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均进展顺利,未出现项目停滞等现象,促进了营业额的大幅增长。四是对南美洲等新兴市场开拓取得进展。
6、地区之间消费增长差距缩小,武广高铁沿线消费增长明显。1-6月,消费品零售额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市州有6个,分别为:怀化(20.0%)、永州(19.3%)、衡阳(18.7%)、岳阳(18.7%)、郴州(18.7%)和长沙(18.6%)。增速最快的市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增速最慢的市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各市州消费品零售额增幅差距为3.3个百分点。岳阳、长沙、衡阳、郴州等市消费品零售额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武广高铁拉动经济增长效果明显。长株潭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省的40%以上,同比增长18.5%,高出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平均增幅0.1个百分点,拉动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8.0个百分点。
7、居民消费潜力加快释放,商品消费结构升级。上半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38元,增长8.9%;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901元,增长11.6%;截至上半年,全省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8789.67亿元,积聚了较强的结余购买力。上述情况助推了消费升级。上半年,在全省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实现的736.56亿元零售额中,吃、穿、用、烧四类商品占比分别为11.0%、9.2%、52.3%、27.5%,增长33.1%、23.4%、38.4%、39.4%;耐用品、非耐用品类商品占比分别为38.5%、61.5%,增长41.5%、33.7%;基本生活类、居住类、燃料类、交通电器设备类、文化娱乐体育健康类、其他类分别增长28.4%、42.0%、39.4%、41.9%、28.9%、38.0%,其中,汽车类增长42.5%,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增长44.3%,化妆品类增长36.4%,金银珠宝类增长40.8%。
二、商务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园区的平台作用发挥不够、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来湘投资继续下降。1-6月,我省省级以上园区实际利用外资增势较好,但占全省的比例仅只25.33%,园区招商引资平台作用力发挥远不如中部其他省份。西方发达国家受本国经济危机影响对华投资下降。其中德国来湘投资在2006年居我省第九位,此后逐年下降,2009年下降到845万美元,今年1-6月,德国来湘投资合同外资仅59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为零,德国来湘投资大幅直线下降的现象,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和警觉。
2、外贸很有可能出现出口增速逐步回落的“前高后低”走势。上半年,我省外贸已基本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2008年同期水平。但下半年的形势不容乐观,很有可能出现出口增幅逐月下降的走势。一是外需恢复性增长的后劲不足。世界经济全面复苏的基础并不牢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尚未完全体现。下半年受欧洲债务危机加上美国二次去库存的影响,国际市场需求恢复性增长会逐渐放缓。二是汇率波动加剧。我省出口商品中,劳动密集型商品所占比重较大,根据测算,人民币一旦升值3%以上,一些外贸企业将面临亏损。近半年来,欧元的贬值超过20%,欧元兑人民币已跌至8年来最低水平。三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上半年,美国、欧盟对我多个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其中涉及我省的案件6起,涉案企业15家,影响约7000万美元商品出口。四是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经国务院批准,自7月15日起将取消406个税则号商品的出口退税。按2009年统计情况,此次取消退税涉及我省109种商品,2.8亿美元出口额(占全省出口总额的5.1%)。五是原材料、劳动力成本、运输成本的上升。
3、汽车及相关产品增长速度呈下降趋势。1-6月,我省限额以上企业石油及其制品类实现零售额196.57亿元,同比增长38.4%,较去年同期提高36.3个百分点。但是,由于汽车购置税优惠幅度减少,油价居高不下,加上人们对于通胀压力的预期、房市与股市未来发展的不明朗,导致汽车消费需求逐渐下降。1-6月,当月汽车销售增速分别为50.4%、50.4%、43.5%、41.5%、33.0%和39.3%,呈现逐月下降趋势。
4、居民消费价格水平逐月上涨,通胀压力增加。今年上半年消费品价格指数呈现温和上涨态势, 1-6月各月消费品价格指数分别上涨2.1%、2.1%,2.1%,2.7%,3.1%和3.3%,4月份开始呈现加速上涨态势。上半年,八大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全部上涨,其中居住类和食品类价格领先增长,同比分别增长5.1%和3.6%;6月份居住类上涨6.7%,食品类上涨5.4%,分别较上月加大0.2和0.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