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2009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是根据国、省政府信息公开相关规定编制,内容包括:概述,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咨询处理,行政复议、诉讼和申诉,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附表等八部分组成。本年度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09年1月1日起至2009年12月31日止。 一、概述 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是我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及《湖南省行政程序》等有关法规精神,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及效能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2009年,我市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完善政府信息公开配套工作、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基础性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㈠领导重视和机构建设情况。
一是衡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我市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廖炎秋任组长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并设立信息公开科,定编4名,主要负责全市政府信息公开日常工作。
二是衡阳市各县市区、衡阳市市直机关及公用企事业单位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各县市区相应成立了以常务副县市区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并要求各乡镇、街道及县市区直部门也成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同时确定1-2名信息联络员专门负责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其中:衡南县、衡阳县、耒阳市、常宁市、南岳区及蒸湘区机构比较健全,这些县市区直部门及乡镇、街道基本上成立了政府信息公开机构。全市各部委办局成立了由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负责人亲自抓的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办公室具体承担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企事业单位,也全部明确了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其中: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建设局及市工商局等机构健全,职责分工明确。
市财政每年安排8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政府信息公开日常开支。县市区每年也适当安排一些经费用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如衡南县、衡东县、耒阳市、石鼓区等每年至少安排2万元以上用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市直部门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通过挤、省等方式也筹集了一些经费用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㈡信息公开制度建立情况。
我市在全省率先在党政门户网上开设了政府信息公开专栏,且开通了政府信息公开直报系统,建立了依申请公开系统,健全了相关制度。
1.主动公开规范全面。我市研究制定了《衡阳市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公开目录编制工作方案》,明确了编制工作的基本原则、编制主体、编制内容、组织保障和工作要求;严格按照方案要求,制定了衡阳市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信息分类标准、索引编码规则和机构代码,出台了关于规范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及目录编制工作的意见,为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单位代码、目录体系、信息检索、数据管理和归档提供了统一的规范和标准。2009年4月、11月,我市的政府信息公开直报系统分别进行了两次改版,系统由原来公开的八大类信息变为三大类信息,由原来的17个栏目变为19个栏目,完全达到《条例》和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的规定。市直各部门及各县市区政府按照统一的规范和标准,认真清理、审核近年来的政府信息,分别组织目录编制和网上录入发布。其中,涉及机构职能、法律法规、主要行政职权等重点公开内容严格按要求报市政府信息公开办审核。由此,形成了我市特有的“统一组织,统一软件,统一编码”模式,既节省了时间,降低了成本,又实现了政府信息制作和发布格式的统一,便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索取和查询信息,促进了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有序开展。
2.制度保障有力。自《条例》颁布实施后,我市出台了一系列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和规范性文件: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衡阳市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制度》、《衡阳市政府信息公开依申请公开制度》、《衡阳市政府信息发布协调制度》、《衡阳市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衡阳市政府信息公开受理举报制度》、《衡阳市政府信息公开考核制度》等制度;衡阳市人民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2009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衡信办〔2009〕35号)和《关于报送2009年政府信息公开和网上审批建设工作台帐及分析材料的通知》(衡信办发〔2009〕6号);衡阳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及时报送政府信息公开日常监测信息的通知》(衡信公办〔2009〕1号)等。
2009年3月,我市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已列入市委优化经济工作环境考核范围。2009年8月,市信息化办会同市保密局,决定以市委办、市政府办的名义下发《衡阳市党政机关公文类信息公开审核办法》,该办法正在审批之中。
2009年8-9月、10-11月,我市分别对县市区及市直相关部门下发了两期政府信息公开通报,8月13-15日,由市监察局、市信息化办、市保密局、市政务服务中心、市财政局和市法制办等单位分成四个小组,对12个县市区及市重点行业和系统开展了一次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检查,重点检查主动公开、载体建设、长效机制等情况。 ㈢政府信息公开培训情况。
2009年,我市12个县市区组织县市区直部门及乡镇(街道)举办了政府信息公开培训班。其中,衡山县组织了县政府各部门、驻衡各单位办公室主任和各乡镇秘书共90余人的培训班,主要是信息公开的基本内容、相关配套措施及工作规范,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及公开目录编制和系统录入操作等。耒阳市在2009年6至9月,先后举办了六批政府信息公开培训班,市直机关各单位及乡镇办事处的130多名信息员参加了培训,培训内容从政府信息公开基础知识、保密审查、政府信息公开直报系统操作方法等。南岳区于2009年3、7、10月开展了时间一周的三次南岳区信息化与电子政务信息员培训,全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均完成了培训考核任务的目标。珠晖区组织区直各部门及各街道、乡镇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培训培训,参训人员120余人次。蒸湘区上半年举办信息公开业务培训一期,参训人员达50余人;下半年9月10日、11月19日分别举办了两期培训班。
㈣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指南编制情况。
一是我市出台了政府信息公开指南的编制规范。要求各级各部门提供指南、目录的样本,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受理流程,提供申请受理文书格式样本。县市区也规定了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目录的编制要求,提供了指南、目录的样本;规范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受理流程,提供了申请受理文书格式样本。市本级分别通过政府信息公开直报系统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192篇。
二是及时组织县市区、工业园区、市直部门及公用企事业向市级平台报送信息公开目录。2009年1月1日-12月31日,全年各县市区、市直分别通过衡阳市政府信息公开直报系统发布了《政府信息公开目录》11518、9587条。其中12个县市区共报送信息公开目录11518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782条,增长32%,其中耒阳市报送1827条,衡山县1553条,祁东县1257条,石鼓区1079条,珠晖区967条,常宁市850条。市直部门报送信息公开目录9587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209条,增长30%,其中市监察局报送1764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1095条,市建工局776条,市文化局526条,市教育局422条,市物价局和国资委均为371条等,公用企业单位共报送303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17条,增长63%,其中市电信公司报送87条。
县市区相关各单位通过县市区本级党政门户网直报系统报送信息44054条,其中衡南县6357条,衡阳县5221条,衡山县4553条,衡东县4220条,祁东县3928条,常宁市3764条,耒阳市9308条,南岳区2994条,雁峰区1637条,珠晖区600条,石鼓区752条,蒸湘区720条。 ㈤“政府信息公开直报系统”开发情况。
2009年4、11月分别进行了两次改版,该系统逐步完善并稳定。2009年在12个县市区中推广,12个县市除珠晖区(自己开发)以外其他均使用该系统。 ㈥依申请公开系统建立情况。2009年4月30日,市信息化办下发《关于认真做好2009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要求县市区及市直部门认真做好2009年政府依申请公开工作。申请内容主要涉及用地批文、拆迁许可证、补偿安置标准、城市规划、建设项目规划以及许可证结果、人才引进、事业单位聘用制、工资福利、职称改革、公务员管理、军转、企业年检年审结果等方面的内容。在开发“政府信息公开直报系统”的同时开发了“依申请公开系统”,该系统包括依申请公开注意事项、流程、表格下载及申请查询等。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㈠公开的主要内容:2009年,为进一步方便群众查询信息,各政府机关对政府信息进行了梳理,2009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65159条。其中,概况信息4402条,占6.7%,与去年相比,增长138%;政务动态信息39222条,占60.2%,与去年相比,增长176%;计划总结信息4617条,占7%,与去年相比,增长234%;法律法规信息5073条,占7.8%,与去年相比,增长176%;统计数据信息6121条,占9.4%,与去年相比,增长174%;人事信息3206条,占5%,与去年相比,增长419%;财政信息768条,占1.2%,与去年相比,增长278%;政府事项信息1002条,占1.5%,与去年相比,增长272%;其它信息748条,占1.1%,与去年相比,增长78%。 ㈡公开形式:
1.互联网。主要通过衡阳党政门户网(www.hengyang.gov.cn)首页的政务信息公开栏目发布。 2.公共查阅点。在市本级及县市区图书馆、档案馆设立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并配备计算机进行查阅。
3.政府公报。我市的衡阳政报对政府的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领导讲话、大事记等进行公开。
4.其它渠道。市直部门、县市区直部门通过本部门的宣传栏、电子显示屏对政府信息公开进行宣传。
三、依申请公开信息情况 ㈠申请情况。2009年在县市区中接受咨询量列前几位的是:衡南县、衡山县耒阳市等;市直机关中接受咨询量列前几位的是:市人事局、劳动局、物价局、教育局、卫生局、财政局等,咨询内容主要涉及最低工资标准、交通管理、质量监督、食品安全、入学报考与招生、教育收费、职业与成人教育、组织机构代码年检等方面信息。
㈡申请处理情况。2009年,通过依申请公开系统接到申请件18件,已答复16件。
四、咨询处理情况
全市(含县市区)共有185686人次通过各种方式咨询与政府信息公开有关的事务,其中现场咨询9099人次,占5%;电话咨询70765人次,占38%;网上咨询105822人次,占47%。
在市直机关中,接受咨询量列前几位的是:市人事局、劳动局、物价局、教育局、卫生局、财政局等,咨询内容主要涉及最低工资标准、交通管理、质量监督、食品安全、入学报考与招生、教育收费、职业与成人教育、组织机构代码年检等方面信息。
五、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无。 六、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无。
七、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㈠存在的问题:
1.部分县市区和个别市直部门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认识不够。大部分县市区和市直部门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高度重视,在筹措经费、安排专人、配置设备上给予充分保障。但也有少数县市区和市直部门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了解不够深,在人员上没有足够安排,在经费上没有重视,甚至没有安排经费,更没有纳入财政预算。
2.部分县市区和市直部门对政府信息公开的主动公开不及时、监督不到位。大部分县市区均成立了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对《条例》进行了宣传,开展了信息公开培训工作、开设了专栏,但没有开展信息公开工作督查。部分市直部门报送的信息不全,有的对某一方面报送了许多条,其他信息尤其是人事信息、财政信息、政府事项信息等报送缓慢或不报,还有一些部门对报送的信息更新不及时。
3.载体建设欠缺。我市12个县市区仅在党政门户上建立了政务信息公开专栏,开通了政府信息公开直报系统;但只有少数县市县市区在档案馆和图书馆建立了政府公开查阅场所。
㈡改进措施:
1.请求市政府将2010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范畴。
2.建立政府信息公开专项资金,用于载体建设及去外地考察学习等。
八、附表 1.主动公开情况统计
指 标 |
单位 |
数 量 |
主动公开信息数 |
条 |
65159 |
其中:全文电子化的主动公开信息数 |
条 |
65159 |
新增的行政规范性文件数 |
条 |
273 |
2.依申请公开情况统计
指 标 |
单位 |
数 量 |
申请总数 |
条 |
18 |
其中:1.当面申请数 |
条 |
1 |
2.传真申请数 |
条 |
1 |
3.电子邮件申请数 |
条 |
1 |
4.网上申请数 |
条 |
15 |
5.信函申请数 |
条 |
0 |
6.其他形式申请数 |
条 |
0 |
对申请的答复总数 |
条 |
16 |
其中:1.同意公开答复数 |
条 |
16 |
2.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
条 |
0 |
3.否决公开答复总数 |
条 |
2 |
其中:(1)非《规定》所指政府信息数 |
条 |
0 |
(2)“信息不存在”数 |
条 |
0 |
(3)“非本部门掌握”数 |
条 |
0 |
(4)“申请内容不明确”数 |
条 |
0 |
(5)“免予公开范围1”数 |
条 |
0 |
(6)“免予公开范围2”数 |
条 |
0 |
(7)“免予公开范围3”数 |
条 |
0 |
(8)“免予公开范围4”数 |
条 |
0 |
(9)“免予公开范围5”数 |
条 |
0 |
(10)“免予公开范围6”数 |
条 |
0 |
(11)其它原因 |
条 |
0 |
注:免予公开范围指《规定》第十条所列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范围。
3.咨询情况统计
指 标 |
单位 |
数 量 |
提供服务类信息数 |
条 |
185686 |
网上咨询数 |
人次 |
105822 |
现场接待人数 |
人次 |
9099 |
咨询电话接听数 |
人次 |
70765 |
4.申诉情况统计表
指 标 |
单位 |
数 量 |
行政复议数 |
件 |
0 |
行政诉讼数 |
件 |
0 |
行政申诉数 |
件 |
0 |
其中:对本部门首次处理不满意的行政申诉数 |
件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