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区东方田鼠应急防控预案
目 录
1.应急指挥体系及职责
1.1应急组织机构
1.2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1.3技术专家组
1.4有关市、县市区鼠害应急防控领导小组
2.信息监测与报告
2.1信息监测
2.2信息报告
3.应急防控措施
3.1物理措施
3.2药物灭杀
3.3农业措施
3.4保护利用天敌
3.5建立应急防控队伍
3.6防控时间
4.安全措施
4.1宣传到位,稳定民心
4.2安全防护,灭鼠防病
5.保障措施
5.1制度保障
5.2经费和物资保障
5.3技术保障
5.4宣传保障
洞庭湖区东方田鼠应急防控预案
为加强洞庭湖区东方田鼠监测和防控,有效控制鼠害发生,维护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1.应急指挥体系及职责
1.1应急组织机构
省人民政府成立洞庭湖区鼠害应急防控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由省人民政府分管副省长任组长,省人民政府分管副秘书长、省农业厅厅长任副组长,省农业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省卫生厅、省水利厅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农业厅,由省农业厅分管副厅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1.2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1.2.1领导小组
统一组织领导洞庭湖区鼠害监测预报、应急防控工作,统一对外发布相关新闻信息,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相关工作进行督导和检查。
1.2.2领导小组办公室
具体组织开展洞庭湖区鼠害监测、防控工作,报送和具体发布相关信息,调查、评估、总结、交流各地防控工作情况及经验等。
1.2.3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省农业厅 做好鼠情调查、监测、预报,及时发布鼠害预警信息,制定鼠害防控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组织开展监测防控技术培训、宣传和指导工作,具体进行防控物资储备、管理和使用,具体组织防控工作督导、检查活动。
省发改委 在涉湖地区水利工程建设立项中统筹安排防鼠设施建设内容。
省财政厅 安排落实洞庭湖区鼠害监测、防控所需的财政经费,监督有关财政经费的管理和使用。
省科技厅 组织洞庭湖区东方田鼠发生规律、监测预警和综合防控技术的攻关研究。
省卫生厅 组织协调各级卫生部门开展洞庭湖区鼠传疾病的防疫和治疗工作。
省水利厅 及时提供洞庭湖区水位变化的监测信息,组织防洪大堤防鼠设施和鼠毁设施的建设、修复工作。
1.3技术专家组
领导小组设立专家组,由省农业厅植保站、中科院亚热带作物生态研究所等单位专家组成,负责开展洞庭湖区鼠害发生危害情况调查、分析和评估,提出防控建议,开展防控技术指导。
1.4有关市、县市区鼠害应急防控领导小组
按照属地管理和分级负责的原则,洞庭湖区沿岸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相应成立鼠害应急防控领导小组,在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鼠害应急防控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统一组织领导本行政区域鼠害监测和应急防控工作。
2.信息监测与报告
2.1信息监测
洞庭湖区沿岸各县市区应建立鼠情监测点,实行定点、定人、定期、按统一方法调查和监测,重点在湖洲、滩涂等地带进行监测,并及时与水利部门沟通相关信息,及时发布预警、预报信息。
2.2信息报告
在每年鼠害发生期间,洞庭湖区沿岸各市、县市区农业主管部门应定期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农业主管部门报告鼠害监测与防控情况,至少每周上报1次。
3.应急防控措施
3.1物理措施
在汛期东方田鼠迁移前,洞庭湖区沿岸各市、县市区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应组织人员及时修建、修补防鼠墙和防鼠沟。同时,加强对防鼠墙、防鼠沟的维护和管理,保证汛期来临时发挥挡鼠作用。在防鼠墙、防鼠沟缺乏的地段,可选用塑料薄膜、纤维板、水泥板、竹胶板等材料设立临时挡鼠墙,并挖坑埋缸,对东方田鼠进行灭杀。对外湖湖洲营造的防浪林,应在树干基部捆扎塑料布或油毡以阻止东方田鼠啃食。
3.2药物灭杀
洞庭湖区沿岸各市、县市区应储备用于应急灭杀的药剂,由本级人民政府拨出专款购买化学杀鼠剂进行扑杀。化学杀鼠剂以抗凝血杀鼠剂为主,饵料应因地制宜,以多汁食物为宜,也可选用稻谷。汛期雨水较多,药物灭杀可采用毒饵站技术。毒饵投放后,应专人看管,及时回收。
3.3农业措施
东方田鼠喜选择潮湿多草处栖息,农田田埂和沟渠清除杂草是很有效的防控措施。特别是防护林带尤其强调除草,并使地面硬化,可抑制东方田鼠入侵。
3.4保护利用天敌
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创造有利鼠类天敌栖息、繁衍的生活条件。各地在湖洲要严格实行禁猎、禁捕等措施,保护鼠类的天敌鹰、蛇、鼬等动物,农业执法部门和公安部门对捕猎者要坚决打击。
3.5建立应急防控队伍
洞庭湖区沿岸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大力发展专业化灭鼠队伍,开展鼠情监测及防控技术培训,配备相关器械,在迁移期间对防鼠墙及码头实行日夜巡查,对东方田鼠集中的地点开展人工捕杀,并在迁移前后由政府统一组织开展大面积药物灭杀行动。
3.6防控时间
东方田鼠的防控时间一般在洪水来临前进行,具体时间应结合天气、水文预报和鼠情监测预报来定。药物灭杀应以乡镇为单位统一实施。
4.安全措施
4.1宣传到位,稳定民心
在东方田鼠大量迁移前,各级人民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应做好宣传工作,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形式,告知并鼓励群众自发治理鼠害,并使群众能够领到灭鼠器械和防护用品,必要时,政府应给予参加灭鼠的群众适当的补贴。
4.2安全防护,灭鼠防病
施药单位应在施药区设置严禁放牧的警告牌,以免人畜中毒事件发生。杀鼠剂和毒饵应由专人保管,配制和投放毒饵时,操作人员戴好口罩、手套,配制、包装、投撒毒饵的容器和工具应专用,严禁人畜混用;对参与灭鼠人员应配备安全防护设备,禁止人体直接与害鼠接触。对死鼠应及时进行清理,挖坑深埋或焚烧,鼠灭后卫生部门应对死鼠多的大堤和附近村落进行消毒处理,防止出现鼠传疾病流行。
5.保障措施
5.1制度保障
各级人民政府应成立由主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参加的鼠害防控领导小组,因地制宜制定针对本地区的防控措施,部署防控任务。要把鼠害防控纳入工作日程,把防控责任落实到各级政府和部门主要领导者,层层签订责任书,实行目标管理。要定期检查监测、防控进展情况,研究和解决防控中出现的问题。
5.2经费和物资保障
各级财政应安排和筹集专项资金以确保鼠灾的有效控制。同时根据东方田鼠暴发危害的特性,涉湖各级政府应储备必要的灭鼠药剂、饵料、捕杀工具、监测用具、编织袋、消毒用品、挡鼠材料、卫生防疫用品等物资,以备应急防控所需。
5.3技术保障
定期举办技术培训班或短期学习班,以培训实用型科技和新技术、新手段、新措施等为主要内容,结合基础理论和监测技术学习,侧重物理措施、生态技术、农业措施和生物技术的推广应用,注意预防措施和综合防控技术的组装配套,以全面提高鼠害防控水平。
5.4宣传保障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广泛宣传鼠害防控的重大意义和防控鼠害的技术知识,组织编写下发东方田鼠防控资料,提高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水平和防控鼠害的积极性,减少恐慌,稳定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