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认为,近年来全省应急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预案编制、修订、演练等工作不断推进,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形成;二是应急管理领导指挥机构、办事机构、专家组建设有序开展,应急管理体制基本建立;三是加强了信息报送、监测预警、应急联动、灾害重建等方面制度建设,应急管理机制逐步健全;四是制定发布了一系列应急管理地方法规规章和政策性文件,应急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建立;五是建立了各级各类应急救援队伍1.6万余支、30万余人,应急队伍建设逐步加强;六是应急平台和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应急管理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七是编写发放了应急知识科普读物,开展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培训,应急科普宣教工作广泛开展。会议指出,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省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一是应急管理意识逐步弱化,二是应急管理体制不顺,三是基层应急管理基础薄弱,四是综合应急能力不强,五是突发事件应对水平不高。
会议强调,当前我省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社会矛盾凸显期,突发事件逐年递增,应急管理形势十分严峻。加强应急管理,事关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生改善和环境优化,是一项全局性、基础性工作。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克服麻痹大意思想,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抓好应急管理各项工作。一是要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二是要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突出抓好应急体系、应急能力、应急平台建设,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加大应急科学宣教力度;三是要反应迅速、处置有力。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和非常态相结合,确保一旦有事,能第一时间处置,把影响和损失降到最小;四是要依靠群众,预防为主。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应急管理工作,做好应急准备,功夫下在平时;五是要落实责任,严格奖惩。加强工作考核,严肃责任追究,确保行政领导责任制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