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应急办2009年工作要点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09-03-10 16:19 【字体:

省应急办2009年工作要点

  2009年我办工作总的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按照办公厅党组的要求,练个人素质、树窗口形象、促面上工作,着力提高保障省政府有序运行的服务工作水平,全面推进全省应急管理工作。

一、夯实基础,全面推进全省应急管理工作

  (一)加强应急机制建设

  按照“集中领导、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原则,在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各个阶段,建立健全部门、地方、军队、武警和社会团体等方面的应急协作机制。

  1、健全隐患排查监控机制。依法落实政府、部门以及基层组织和单位的突发事件隐患排查监控责任,健全对各类隐患的排查、登记、评估、整改、检查、监控制度。制定科学的风险隐患分级分类标准,健全突发事件隐患数据库,完善动态监控机制。

  2、强化突发事件监测预警机制。加大对各类突发事件发生、发展规律的研究,提高综合监测和预警水平。充分利用电视、广播、互联网、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等手段,扩大预警信息覆盖范围,重点解决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

  3、健全信息报告和共享机制。依法建立基层信息员制度,健全信息报告工作通报制度,提高信息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确保信息不迟报、瞒报和漏报。加强与中央在湘单位、军队,部门与地方之间的信息共享。

  4、健全应急处置协调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应急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协调作用,细化各部门应急处置职责,强化条块之间的协调配合,完善各部门间的联动机制。建立各类应急队伍及救援装备统一调度、密切协作的工作机制,形成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的合力。

  5、健全舆论引导机制。加强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舆情分析和舆论引导工作,按照及时主动、公开透明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充分发挥主流新闻媒体的作用,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互联网在突发事件中的影响,进一步完善对网络媒体的管理制度。

  6、建立社会动员机制。依靠我们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形成强大的应急管理社会动员能力,充分发挥群众团体、社会组织、自治组织及公民在突发事件预防和应对等方面的作用。健全紧急情况下社会物资、运输工具等征用和补偿办法,加强捐赠款物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

  7、建立应急管理分析评估机制。建立应急管理统计分析制度,及时准确统计各类突发事件发生起数、伤亡人数、经济损失情况。在对突发事件调查处理的同时,对事件处置和防范工作做出评估。健全公共安全问责制度,将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作为综合考评内容。

  8、建立区域合作机制。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地区(内地省区)应急管理合作机制,建立邻近省区信息通报、工作交流机制,更好地发挥兄弟省区救援力量在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处置工作中的作用。建立省内跨市合作机制,统筹调配应急资源。

  (二)加强应急管理基础能力建设

  抓紧落实“十一五”期间全省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分解项目,落实资金,分期建设,改善我省公共安全基础薄弱的局面。

  1、启动应急平台建设。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落实项目资金,整合现有资源,尽快启动应急平台建设,确保2009年底前完成一期建设任务。有效发挥应急平台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信息报告、辅助决策、调度指挥和总结评估的功能,提高应急决策指挥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2、加强应急管理培训。落实培训规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应急管理能力。有计划地对县级以上地方领导干部进行应急管理轮训,开展应急管理人员综合业务培训。

  3、大力普及应急知识。将公共安全知识普及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督促教育部门认真落实《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在国民教育的各个阶段开设不同的公共安全教育课程。利用各种新闻媒体普及应急知识,提高社会公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加强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应急管理网页的建设,充分利用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应急管理网页这个窗口,加强与各部门、各地区的信息沟通与交流。

  4、建立应急避难场所。合理规划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在公园、广场、体育馆等空旷场所建立避洪、避震等应急避难场所。

  5、加强城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把防灾减灾纳入城乡建设发展规划,适当提高电力设施设防标准,提倡重要用户自备安保电源,适当提高公路设防标准,提高公众通信网容灾能力,建立应急通信保障系统。

  6、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推广煤矿安全技术改造工程,建立危化品生产和储运实时监控系统,加强城乡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及时治理有风险的尾砂矿库,加快实施洞庭湖和湘江污染防治工程。

  7、加强公共卫生保障体系建设。提高突发事件医疗救治水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减少农村学校食物中毒事件起数,健全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加强重大动物疫情监测能力。

  8、加强社会安全基础能力建设。防范金融风险,及时处置非法集资事件。善于化解社会矛盾,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扩大电子监控设备覆盖面,及时掌握社会面安全稳定情况。

  9、加强应急管理基础工作建设。加强各级应急办的制度、台账、数据库、档案建设,实现应急管理的规范化、网络化,做到制度、资料齐全,信息化手段先进,反应灵敏、行动快捷。

  10、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推进应急管理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应急机制建设,将突发事件控制在第一现场。

  (三)加强应急管理保障体系建设

  1、加强应急队伍建设。依托现有资源,加强公安消防、地震救援、抗洪抢险、森林消防、应急通信、道路抢通、电力抢修、矿山救护、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等专业队伍建设;完善地方与军队、武警在突发事件处置工作中的合作机制;加强志愿者的应急救援能力培训和组织管理。

  2、加大应急管理资金投入力度。按省政府常务会议要求,督促各级财政将应急管理资金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给予优先安排和保障。推广郴州农房统保经验,依法建立财政支持的巨灾保险体系。

  3、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管理。加强储备物资体系建设,实行动态管理,对重特大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峰值需求大、生产工艺特殊的应急物资,统一建立生产能力储备体系;建立跨部门的应急物资信息共享体系;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进行应急物资储备。

  4、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科技水平。开展公共安全技术的科学研究和推广,努力提高安全生产、信息网络、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水平。充分发挥应急管理专家组的作用,为科学应对突发事件提供决策咨询。

  5、扶持应急产业发展。制订应急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将应急技术装备纳入省重点支持产业和战略物资储备范围,鼓励生产企业研发应急新技术、新装备,建立一批应急技术转化基地。

  (四)加强应急法规和预案体系建设

  1、做好《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立法、实施工作。配合省政府法制办起草《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草案,并做好该实施办法颁布实施后的学习、宣传工作,督促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实施。

  2、完善应急预案体系。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实行动态管理,加强预案之间的衔接,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制定应急预案演练指南,重点组织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演练,提高协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建设窗口,做好保障省政府有序运行的服务工作

  (一)做好值守应急工作

  1、落实制度,强化责任。落实值守应急首问责任制、值守应急责任追究制度、办领导班子成员轮流带班制度和领导批示跟踪督办制度,强化工作责任。

  2研判、报送信息。拓宽突发事件信息渠道,关注互联网动态,科学调度各方面信息,认真核对研判,及时准确掌握全省重特大突发事件信息并及时跟踪事件的发生、发展情况。做好《值班要情》和《湖南值班信息》编辑工作,严格按照信息报送工作要求报告省政府领导和国务院总值班室,杜绝迟报、漏报、错报、瞒报现象。

  3、做好政务值班工作。全年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随时保证省政府与各市州政府、省直和中央在湘单位的联络畅通。

  4、指导、督促各市州政府和省直各部门做好值守应急工作。

  (二)做好有关服务工作

  1、发布节假日放假通知和机关作息时间,承转《每日要情》和外单位来电来函,协助办理有关活动联络工作。

  2、汇总、上报省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外出请假报告。

  3、做好一办公楼会议室使用登记与通知工作。

  4、及时更新、编印常用电话号码。

  5、做好领导办公用品领取和呈送工作。

  6、做好领导报刊征订工作。

三、提高能力,进一步加强应急办自身建设

  (一)加强学习型办公室建设

  1、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方针政策。

  2、通过轮岗等办法促进干部全面学习业务知识和无纸化办公技能。

  3、鼓励干部自学,为学有所长者提供讲课等展示机会,对学有所成(如撰写有影响的文稿)者给予奖励。

  (二)加强办公室的规范化建设

  1、加强制度建设。认真落实《值守应急工作手册》各项规定,完善值班交接、突发事件台账、档案管理、公文办理等制度。

  2、加强窗口建设。强化值班员的窗口意识,提倡文明用语,热情服务。

  3、加强工作规范化建设。以实施《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为重点,明确各项作业的工作程序,既看结果,又重程序,全过程规范全办人员工作权力

  4、加强督促落实。坚持每周一召开全办例会,对办公室规范化建设进展、落实情况进行对照检查,逐项落实,人人过关。

  (三)开展灵活多样的支部活动

  1、认真做好支部“三会一课”工作。将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课等与庆祝“七一”、户外活动等有机结合,寓教于乐。

  2、开展多种形式的工会活动。组织应急办篮球队训练、象棋比赛、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增强干部体质,活跃业余生活。

  

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
打印 收藏
相关阅读

省应急办2009年工作要点

7502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