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邵塘边煤矿“4.26”透水事故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11-11-07 00:00 【字体:
17、营救新邵县塘边煤矿“4·26”透水事故被困人员纪实
 
2005年4月26日9:50,邵阳市新邵县塘边煤矿副井东大巷原煤掘进工作面发生透水事故,当班5人被困井下,生死未明。事故发生后,立即得到了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各级精心组织和全力抢救下,被困60小时的5名被困人员安全获救。
一、矿井概况及事故抢救过程
塘边煤矿属新邵县民营股份制企业,矿井位于新邵县龙溪铺镇塘边村。矿井走向长度为1440米,倾向长度862米,可采面积为1.12平方千米,斜井开拓,年设计生产能力2万吨,平均厚度为0.6米,平均倾角15度。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低瓦斯矿井。矿井水文地质简单,主要水源是地表水和老窑水。正常涌水量为20立方米/小时,主、副井均设有二级排水,最大排水能力为40立方米/小时。矿井供电总功率为100千瓦,电压380伏,备用柴油发电机组1台,发电功率为50千瓦。
2005年4月26日9:40,该矿副井东大巷原煤掘进上山突然发生透水,在主井大巷以里的一作业地点作业的5名矿工来不及撤退被困。事故发生后,主、副井的水泵在30分钟内就已被淹没。该矿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一边组织安装主井40立方米/小时一台备用水泵,一边向县、市安监局、煤炭局、省级矿山救援邵阳基地救援队汇报情况并请求救援。邵阳基地救援队接到事故报警电话后,立即出动2个战斗小队带上流量为130立方米/小时、扬程150米的两台水泵及专用电缆、软启动、水泵平板矿车、水管等辅助设备,于26日中午12:27赶到塘边煤矿立即开展救援工作。先期到矿的战斗小队,在1名副大队长的带领下开展了副井侦察,安装局部通风机恢复了通风,安装了1台40立方米/小时的潜水泵,于26日15:15开始排水。13:30,由大队长带领的3小队及排水设备到达该矿。并立即安装Ф182的软排水管路,用130立方米/小时的潜水泵调换了40立方米/小时的农用水泵,于26日17:20开始排水。主、副井排水总量达到170立方米/小时。
26日20:00,邵阳救援基地救援队与有关专家及熟悉矿井老窑情况的人员,通过透水地点、涌水量及遇险人员位置进行了详细计算与分析。经分析,被困人员地点大巷位置标高为+435米,可躲避最高地点标高+445米。突水稳定流量40立方米/小时,已积存水量6000立方米,排水时间应在50-60小时之间。被困人员生存最小空间为400立方米左右,判定遇险人员生存的希望很大。
根据数据分析和邵阳救援基地救护队提供的方案,救援指挥部立刻决定:①由省级救援邵阳基地救援队具体实施主、副井的排水及救人技术工作,塘边煤矿自己组织劳动力配合增设水管与清理巷道。②保证正常供电,保证副井40立方米/小时 ,主井130立方米/小时的正常排水量,调试备用水泵,做好随时更换准备。③在副井水位下降后,立即恢复原排水系统,增加20立方米/小时的排水量,并堵住主、副井的通风联络下山,阻止涌水流入主井,减少主井排水量。④排水工作中加强矿井通风、严格监测气体,防止窒息、瓦斯事故;严格检查顶、底板,防止巷道因水浸造成冒顶与塌陷。严格检查机电设备的绝缘性,防止触电。⑤水位下降到井底后,救援队员立即进入灾区救人,医护人员做好伤员抢救准备工作。⑥如果巷道被堵,不能立即救人时,则由县煤炭局组织煤矿矿工分四班连续作业清理巷道,救援队派员跟班监护负责安全。
根据抢险方案,邵阳基地救援队兵分两路,一路由1名大队长带领第三小队在主井负责排水,另一路由1名副大队长带领第一小队负责副井堵、排水工作。经过28小时的紧急排水,副井水位下降到井底。救援人员进入透水点侦察,涌水清澈,流量只有40立方米/小时左右,流入主井的涌水被控制,通过主、副井联络通风上山的侦察,巷道已垮落,不能行人。针对该情况,救援指挥部决定副井大部分人员转战主井工作,加大了主井战斗力。当主井水位下降到井底+430.5米水平时,恢复了矿井机械负压风,2个战斗小队下井侦察与救人。第三小队副小队长和1名队员在其他指战员的掩护下涉水进入被淹巷道,在50米处发现5名遇险人员,其他指战员协助一并将遇险矿工救护出井。28日22:22,被困60小时的5名遇险矿工安全脱险。
二、经验与教训
塘边煤矿“4·26”突水事故救援的圆满成功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1.湖南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及时部署,要求全力科学地实施救援,确保被困矿工和救援人员安全。省安监、煤监和煤炭等部门负责人在一线组织救援,对事故矿井地表水进行现场踏勘与分析,并对救援中有关技术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加快了抢险救援速度,确保了事故的成功救援。
2.邵阳市、新邵县负责人和技术专家在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保证了救援方案的正确实施,协调了救援工作中急需解决的有关人、财、物,稳定了矿区抢险秩序。
3.矿山救援邵阳基地救援队主动分析事故水源,有关数据计算确切,为救援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在事故救援中,救援队员发挥了良好的技战技能,克服困难,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是此次事故成功救援的重要保证。
 
 
 
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
打印 收藏
相关阅读

新邵塘边煤矿“4.26”透水事故

7447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