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惊心动魄五昼夜
——湖南省国土资源系统防治“7·23”群发性地质灾害实录
2009年7月23日至28日,湖南大部分地区遭受了持续5天的强降雨袭击。突发性强降水造成大量山体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株洲、怀化等10市(州)53个县(市、区)510多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达282万人。收到气象预警信息后,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立即启动突发性地质灾害预警应急预案,系统内干部职工闻讯而动,迎灾而上。据不完全统计,在与地质灾害殊死搏斗的五昼夜中,全省共成功预报和避灾39起,疏散转移人员6.8万人,避免了2834人伤亡和4685万元的财产损失。
(一)周密部署,严阵以待
7月23日8:00,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收到省气象台有关当日晚强降水专报后,立即向厅长陈三新进行汇报,陈三新厅长立即召集厅领导和相关处室紧急会商,提出要把汛期地灾应急防治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大事,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会后,湖南省国土资源厅迅速向全省各市(州)、县(市区)局发布紧急动员令,立即启动省、市、县、乡四级气象预警预报网络,发布地灾气象预警信息,并延伸到2421个乡镇国土所。启动年度地灾防治方案,圈定重点防治区域,制定防治措施;全厅上下和14个市州122个县市局紧急行动起来。副厅长方先知亲自部署防灾工作,坐镇督导地灾气象预警预报和值守工作,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以及组建的3支地灾防治专家分队,分赴湘西北、湘中、湘北等几个降水量大的地区指导地灾排查、监测和应急避险工作。
此前,为了检验地质灾害防御方案的可行性,山洪地质灾害多发县、市先后组织了多次应急避险演练。如新田、武冈、凤凰、溆浦等县、市先后在20个乡镇24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汛期应急演练。
7月22日至23日,会同县国土资源局举办地质灾害防治培训班,全县346个村委会主任和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员、水库安全员参加了培训,县里拨出5.5万元专项资金,购买了9台功放机、9个话筒、26个高音喇叭、100面铜锣等设备,分别发放、安装到100个地质灾害较严重的村。新化县组织由国土、公路、民政、水利、财政等40多个县直部门组成9个工作组,连夜赶赴地质灾害易发区分段把守,在隐患地带设立了警戒线和警示牌,及时向坡体附近居民发放防灾明白卡和危房搬迁通知书。邵阳县国土资源局、教育部门联合对县中小学校舍进行地质灾害隐患核查,对存在较大危险的校舍,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拆除、清理腾空、基础加固等措施,并确定了防灾监测责任人。
(二)落实责任,严防死守
7月23日8:00,暴雨骤然而至。湘西北、湘北地区最先进入《湖南省突发性地质灾害预警应急预案》Ⅲ级响应状态。据气象专报统计,湖南省38个县市3小时内降水量超过100毫米,12个县市降水量超过150毫米。
山洪袭击,势如猛兽;灾害来临,如闻鼙鼓。
“各级国土资源部门一定要高度负责,严防死守,决不能掉以轻心,如有玩忽职守,决不姑息,严肃查处。”陈三新在厅党组会上定下死命令。厅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中心立即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干部职工全部投入一线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拉网式排查,加强重点地段监测,严格落实人员、落实责任,24小时轮流值守,并及时报告险情变化情况。
7月24日15:00,怀化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曾佑光带领25名干部职工在洪江市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巡查时,发现嵩云路40号区域人口密集,高坡斜陡,地质环境恶劣,随时都有滑坡危险。曾佑光立即召集监测责任人和防灾责任人进行监测,组织转移部署工作,并对该区域的群众进行避灾知识宣传。7月25日凌晨4:00,强降雨来临,监测员张文胜发现居住房屋处严重溢水,屋后有少量砾土滑落,他立即意识到有可能发生山体滑坡,按照避灾方法,他及时组织20多名村民转移。不到10分钟,大面积山体滑坡发生了,2栋房屋很快掩埋在土石中,其他房屋都有不同程度的损毁。由于巡查及时,宣传避灾措施得当,有效地避免了人员伤亡。
暴雨仍在持续,灾情此起彼伏。
7月24日,新邵县寸石镇防灾责任人陈学先和国土所工作人员在接到地质灾害预警通知后立即组织全镇干部分组到村,与各村村委会干部和防灾监测人冒雨巡查险情。25日,大雨中他们发现一处新的山体滑坡,坡度80多度,坡高20余米,情况十分危险。他们立即转移该处滑坡体下住户2人至安全地带,半小时后,山体滑坡,2000余立方米的山石泥土滑塌下来,房屋、鱼塘及所有牲口全部被填埋,但未造成人员伤亡。
灾情牵动着全省国土资源系统2万多名干部职工的心。新化县国土资源局地环监测站站长伍鹏飞父亲生病住院,他把父亲送到医院后简单向妻子交代了几句,便带着站里的几名职工上了地质灾害隐患点,一坚守就是五天五夜。当他再上医院,看到病中还在挂念他的父亲时,心怀愧疚地失声痛哭起来。
(三)不留隐患,严加管控
7月23日至28日,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发布橙色预警信号共65县次,红色预警信号共7县次。全省共发生大小滑坡3800多处、崩塌千余处。
一份份灾情专报摆在厅长陈三新的案头,他要求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在实施应急处置的同时,一定要组织好人员转移,必要时采取非常措施,强制转移,确保人员安全。各级国土资源局负责人亲自督导防灾工作,各个地质灾害点和隐患点都加岗加人。
7月25日凌晨4:00,经过两天的强降雨,怀化市洪江区地质灾害易发区桂花园乡桂花园村共发生滑坡、崩塌200多起。7:20,洪江分局局长吴镇安带领地质灾害应急大队奔赴该地质灾害点,与村监测责任人一道对村属8个组地质灾害险情进行紧急会商,一面研究治理方案,一面组织人员紧急撤离。1小时后,林业局办公楼后斜坡体上坡体开裂,9:00,该处发生局部滑坡,造成坡下多处房屋被毁。由于果断采取应急措施排除险情,通知人员撤离,避免了人员伤亡事故。
7月26日凌晨3:40,双峰县三塘铺镇国土所所长王军和国土员凌元辉在巡查淘沙村5组地质灾害隐患点时,发现两厂厂房有不同程度的裂缝,便及时报告县国土资源局应急值班室和三塘铺镇政府防汛值班室,并书面通知两厂停止生产,避让地质灾害。凌晨5:00左右,双峰县国土资源局局长成永胜与镇长李双红一道召开紧急会商会,组织相关部门将两厂的生产用电关停,责令厂内53名员工立即撤离。当天下午,两厂地面裂开,厂房全部倒塌。因撤离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
至7月28日,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干部职工经过艰苦卓绝的5昼夜,成功击退了“7·23”特大山洪地质灾害,并做到无重大人员伤亡,续写了湖南防灾治险新篇章。
——湖南省国土资源系统防治“7·23”群发性地质灾害实录
2009年7月23日至28日,湖南大部分地区遭受了持续5天的强降雨袭击。突发性强降水造成大量山体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株洲、怀化等10市(州)53个县(市、区)510多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达282万人。收到气象预警信息后,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立即启动突发性地质灾害预警应急预案,系统内干部职工闻讯而动,迎灾而上。据不完全统计,在与地质灾害殊死搏斗的五昼夜中,全省共成功预报和避灾39起,疏散转移人员6.8万人,避免了2834人伤亡和4685万元的财产损失。
(一)周密部署,严阵以待
7月23日8:00,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收到省气象台有关当日晚强降水专报后,立即向厅长陈三新进行汇报,陈三新厅长立即召集厅领导和相关处室紧急会商,提出要把汛期地灾应急防治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大事,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会后,湖南省国土资源厅迅速向全省各市(州)、县(市区)局发布紧急动员令,立即启动省、市、县、乡四级气象预警预报网络,发布地灾气象预警信息,并延伸到2421个乡镇国土所。启动年度地灾防治方案,圈定重点防治区域,制定防治措施;全厅上下和14个市州122个县市局紧急行动起来。副厅长方先知亲自部署防灾工作,坐镇督导地灾气象预警预报和值守工作,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以及组建的3支地灾防治专家分队,分赴湘西北、湘中、湘北等几个降水量大的地区指导地灾排查、监测和应急避险工作。
此前,为了检验地质灾害防御方案的可行性,山洪地质灾害多发县、市先后组织了多次应急避险演练。如新田、武冈、凤凰、溆浦等县、市先后在20个乡镇24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汛期应急演练。
7月22日至23日,会同县国土资源局举办地质灾害防治培训班,全县346个村委会主任和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员、水库安全员参加了培训,县里拨出5.5万元专项资金,购买了9台功放机、9个话筒、26个高音喇叭、100面铜锣等设备,分别发放、安装到100个地质灾害较严重的村。新化县组织由国土、公路、民政、水利、财政等40多个县直部门组成9个工作组,连夜赶赴地质灾害易发区分段把守,在隐患地带设立了警戒线和警示牌,及时向坡体附近居民发放防灾明白卡和危房搬迁通知书。邵阳县国土资源局、教育部门联合对县中小学校舍进行地质灾害隐患核查,对存在较大危险的校舍,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拆除、清理腾空、基础加固等措施,并确定了防灾监测责任人。
(二)落实责任,严防死守
7月23日8:00,暴雨骤然而至。湘西北、湘北地区最先进入《湖南省突发性地质灾害预警应急预案》Ⅲ级响应状态。据气象专报统计,湖南省38个县市3小时内降水量超过100毫米,12个县市降水量超过150毫米。
山洪袭击,势如猛兽;灾害来临,如闻鼙鼓。
“各级国土资源部门一定要高度负责,严防死守,决不能掉以轻心,如有玩忽职守,决不姑息,严肃查处。”陈三新在厅党组会上定下死命令。厅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中心立即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干部职工全部投入一线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拉网式排查,加强重点地段监测,严格落实人员、落实责任,24小时轮流值守,并及时报告险情变化情况。
7月24日15:00,怀化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曾佑光带领25名干部职工在洪江市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巡查时,发现嵩云路40号区域人口密集,高坡斜陡,地质环境恶劣,随时都有滑坡危险。曾佑光立即召集监测责任人和防灾责任人进行监测,组织转移部署工作,并对该区域的群众进行避灾知识宣传。7月25日凌晨4:00,强降雨来临,监测员张文胜发现居住房屋处严重溢水,屋后有少量砾土滑落,他立即意识到有可能发生山体滑坡,按照避灾方法,他及时组织20多名村民转移。不到10分钟,大面积山体滑坡发生了,2栋房屋很快掩埋在土石中,其他房屋都有不同程度的损毁。由于巡查及时,宣传避灾措施得当,有效地避免了人员伤亡。
暴雨仍在持续,灾情此起彼伏。
7月24日,新邵县寸石镇防灾责任人陈学先和国土所工作人员在接到地质灾害预警通知后立即组织全镇干部分组到村,与各村村委会干部和防灾监测人冒雨巡查险情。25日,大雨中他们发现一处新的山体滑坡,坡度80多度,坡高20余米,情况十分危险。他们立即转移该处滑坡体下住户2人至安全地带,半小时后,山体滑坡,2000余立方米的山石泥土滑塌下来,房屋、鱼塘及所有牲口全部被填埋,但未造成人员伤亡。
灾情牵动着全省国土资源系统2万多名干部职工的心。新化县国土资源局地环监测站站长伍鹏飞父亲生病住院,他把父亲送到医院后简单向妻子交代了几句,便带着站里的几名职工上了地质灾害隐患点,一坚守就是五天五夜。当他再上医院,看到病中还在挂念他的父亲时,心怀愧疚地失声痛哭起来。
(三)不留隐患,严加管控
7月23日至28日,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发布橙色预警信号共65县次,红色预警信号共7县次。全省共发生大小滑坡3800多处、崩塌千余处。
一份份灾情专报摆在厅长陈三新的案头,他要求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在实施应急处置的同时,一定要组织好人员转移,必要时采取非常措施,强制转移,确保人员安全。各级国土资源局负责人亲自督导防灾工作,各个地质灾害点和隐患点都加岗加人。
7月25日凌晨4:00,经过两天的强降雨,怀化市洪江区地质灾害易发区桂花园乡桂花园村共发生滑坡、崩塌200多起。7:20,洪江分局局长吴镇安带领地质灾害应急大队奔赴该地质灾害点,与村监测责任人一道对村属8个组地质灾害险情进行紧急会商,一面研究治理方案,一面组织人员紧急撤离。1小时后,林业局办公楼后斜坡体上坡体开裂,9:00,该处发生局部滑坡,造成坡下多处房屋被毁。由于果断采取应急措施排除险情,通知人员撤离,避免了人员伤亡事故。
7月26日凌晨3:40,双峰县三塘铺镇国土所所长王军和国土员凌元辉在巡查淘沙村5组地质灾害隐患点时,发现两厂厂房有不同程度的裂缝,便及时报告县国土资源局应急值班室和三塘铺镇政府防汛值班室,并书面通知两厂停止生产,避让地质灾害。凌晨5:00左右,双峰县国土资源局局长成永胜与镇长李双红一道召开紧急会商会,组织相关部门将两厂的生产用电关停,责令厂内53名员工立即撤离。当天下午,两厂地面裂开,厂房全部倒塌。因撤离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
至7月28日,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干部职工经过艰苦卓绝的5昼夜,成功击退了“7·23”特大山洪地质灾害,并做到无重大人员伤亡,续写了湖南防灾治险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