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绥宁交警 “四个确保”应对油罐车交通事故
一、事件的基本情况
2009年6月28日12:40,邵阳市绥宁县交警大队接到县110指挥中心电话,称省道S221线县水泥厂地段发生交通事故,一台油罐车与一台自卸货车相撞,急需现场处理。接到报警后,事故处理中队于12:45到达事故现场,初步勘查现场发现货车与油罐车相撞,两车严重变形,驾驶员被卡在驾驶室无法动弹,油罐车严重倾斜,燃油外溢,随时有可能发生爆炸,情况非常紧急,事故处理中队立即将这一情况向县交警大队长进行了报告。
二、事件的查证与处理
接到情况汇报后,县交警大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一方面通知一中队全体民警和事故处理中队其他民警立即赶赴现场参加救援抢险工作;另一方面通知消防大队和急救中心等部门立即赶赴现场协助处理,大队长和教导员于12:51赶到现场成立现场指挥部进行指挥事故应急救援:①由一中队负责,对事发现场实行封锁禁止车辆通行,并维持沿线交通秩序。②由事故处理中队立即对现场进行勘查,并搞好调查取证工作。③由消防部门对油罐车进行紧急处理,避免发生爆炸,并协助急救中心救助和抢救伤员。④由急救中心全力以赴对受伤人员进行抢救。⑤在现场勘查和人员救助结束后,由清障施救组拖走事故车辆,迅速恢复交通。在现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各组、各部门紧张而有序地工作,12:55伤员被全部救出并送往县人民医院抢救,13:17两事故车分开,13:20由清障施救组拖走,交通全面恢复。
这起事故从事发到成功处置耗时仅41分钟,受伤人员得到了及时抢救,油罐车安然无恙,避免了第二次事故发生而造成更大损失,交警的快速反应、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三、成功处置的几点启示
(一)建立机构,确保突发事件处置组织到位
绥宁县交警大队党组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把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大队主要领导为组长,相关负责人教导员张大军、副大队长向先国、杨辉明、纪检组长王先茂为成员的大队涉路突发事件应对和处置领导小组,以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大队领导靠前指挥,第一时间掌握路面情况,并适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领导、指挥一线民警采取有效的交通管制措施,为辖区交通安全畅通提供有力保障。
(二)抓基础强素质,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根据本辖区交通状况、有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和交通事故,大队制定了交通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明确了具体的工作措施,以确保一有情况,快速处置。为抓好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置能力,大队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作为民警的岗位练兵的重要内容来抓,一方面组织民警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学习中央、省、市有关应急管理工作的文件,邀请专家开展案例分析,提高广大民警的应急管理理论水平,另一方面定期不定期开展各情况下的模拟演练,以提高民警应对突发事件的实战水平。
(三)完善值班备勤,确保警情快接快处
1.根据平常收集到的信息,及时召开队务会议和党组会议,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分析研究结果组织民警适时对路面进行管控,特别是对易发生突发事故路段实行重点监控,做到一有情况早预报,早布置,早行动。
2.实行24小时领导带班值班制,随时接警,随时处警;完善值班备勤制度和指挥调遣制度,做到一有情况马上汇报请示,确保预警信息在第一时间到手,从而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3.加强“特殊时期”的值班备勤,精选会指挥、能协调、责任心强的民警组建应急小分队,一有情况随时作战,24小时随时出警,而且将内勤人员归编到路面中队,大队领导分片负责,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推行联动机制,确保部门协作配合
绥宁县交警大队建立健全了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协调联动机制。
1.定期向县委、县政府汇报交通管理过程中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情况,争取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以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2.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协作,建立起气象信息预报机制,做到恶劣天气早知道、早预防、早处置、早部署,力争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3.加强与交通、安监、医疗急救、消防、治安、刑侦、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的协作,建立起快速救援机制,构筑起高效、灵活的道路交通安全“绿色通道”,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加强与周边公安机关、交警大队的沟通与配合,建立健全联勤机制,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处置。
一、事件的基本情况
2009年6月28日12:40,邵阳市绥宁县交警大队接到县110指挥中心电话,称省道S221线县水泥厂地段发生交通事故,一台油罐车与一台自卸货车相撞,急需现场处理。接到报警后,事故处理中队于12:45到达事故现场,初步勘查现场发现货车与油罐车相撞,两车严重变形,驾驶员被卡在驾驶室无法动弹,油罐车严重倾斜,燃油外溢,随时有可能发生爆炸,情况非常紧急,事故处理中队立即将这一情况向县交警大队长进行了报告。
二、事件的查证与处理
接到情况汇报后,县交警大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一方面通知一中队全体民警和事故处理中队其他民警立即赶赴现场参加救援抢险工作;另一方面通知消防大队和急救中心等部门立即赶赴现场协助处理,大队长和教导员于12:51赶到现场成立现场指挥部进行指挥事故应急救援:①由一中队负责,对事发现场实行封锁禁止车辆通行,并维持沿线交通秩序。②由事故处理中队立即对现场进行勘查,并搞好调查取证工作。③由消防部门对油罐车进行紧急处理,避免发生爆炸,并协助急救中心救助和抢救伤员。④由急救中心全力以赴对受伤人员进行抢救。⑤在现场勘查和人员救助结束后,由清障施救组拖走事故车辆,迅速恢复交通。在现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各组、各部门紧张而有序地工作,12:55伤员被全部救出并送往县人民医院抢救,13:17两事故车分开,13:20由清障施救组拖走,交通全面恢复。
这起事故从事发到成功处置耗时仅41分钟,受伤人员得到了及时抢救,油罐车安然无恙,避免了第二次事故发生而造成更大损失,交警的快速反应、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三、成功处置的几点启示
(一)建立机构,确保突发事件处置组织到位
绥宁县交警大队党组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把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大队主要领导为组长,相关负责人教导员张大军、副大队长向先国、杨辉明、纪检组长王先茂为成员的大队涉路突发事件应对和处置领导小组,以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大队领导靠前指挥,第一时间掌握路面情况,并适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领导、指挥一线民警采取有效的交通管制措施,为辖区交通安全畅通提供有力保障。
(二)抓基础强素质,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根据本辖区交通状况、有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和交通事故,大队制定了交通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明确了具体的工作措施,以确保一有情况,快速处置。为抓好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置能力,大队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作为民警的岗位练兵的重要内容来抓,一方面组织民警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学习中央、省、市有关应急管理工作的文件,邀请专家开展案例分析,提高广大民警的应急管理理论水平,另一方面定期不定期开展各情况下的模拟演练,以提高民警应对突发事件的实战水平。
(三)完善值班备勤,确保警情快接快处
1.根据平常收集到的信息,及时召开队务会议和党组会议,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分析研究结果组织民警适时对路面进行管控,特别是对易发生突发事故路段实行重点监控,做到一有情况早预报,早布置,早行动。
2.实行24小时领导带班值班制,随时接警,随时处警;完善值班备勤制度和指挥调遣制度,做到一有情况马上汇报请示,确保预警信息在第一时间到手,从而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3.加强“特殊时期”的值班备勤,精选会指挥、能协调、责任心强的民警组建应急小分队,一有情况随时作战,24小时随时出警,而且将内勤人员归编到路面中队,大队领导分片负责,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推行联动机制,确保部门协作配合
绥宁县交警大队建立健全了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协调联动机制。
1.定期向县委、县政府汇报交通管理过程中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情况,争取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以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2.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协作,建立起气象信息预报机制,做到恶劣天气早知道、早预防、早处置、早部署,力争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3.加强与交通、安监、医疗急救、消防、治安、刑侦、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的协作,建立起快速救援机制,构筑起高效、灵活的道路交通安全“绿色通道”,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加强与周边公安机关、交警大队的沟通与配合,建立健全联勤机制,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