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预防预警机制建设平安和谐社区——记长沙市岳麓区咸嘉新村社区居委会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11-11-09 00:00 【字体:
2、建立预防预警机制建设平安和谐社区
——记长沙市岳麓区咸嘉新村社区居委会
 
长沙市岳麓区咸嘉新村社区成立于1999年,是由原咸嘉村农民拆迁后实行公寓式安置建立的新型社区,是湖南省首个按“留地集中安置”模式建设的住宅小区。辖区面积0?45平方千米,驻有机关事业、企业、学校等单位15家,个体私营户98家,常住人口3654户、1?2万人。咸嘉新村社区自成立以来,依托“留地集中安置”模式的坚实平台,始终坚持把应急管理的基础建设贯穿于社区建设管理的全过程,全面建立预防预警机制,大力推进平安和谐社区建设,顺利实现了“四无”工作目标(即无群死群伤事故,无重大案件,无集体上访,无群体性闹事),先后获全国文明社区示范点、全国十佳学习型社区、全国物业管理示范住宅小区等7项国家级殊荣。2003年10月3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咸嘉新村时,以“安置模式好、安居乐业好、社区环境好、文化氛围浓”给予社区高度评价。在应急管理工作的实践中,社区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组织建设,建立社区动员机制
社区始终坚持把社区动员作为应急管理的基本前提来抓。积极组织社会各界力量,组建了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由社区居委会、社区警务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驻社区单位、个体私营户代表组成,下设安全教育、社会稳定、消防安全、居家安全、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环境安全、道路安全等8个专项小组,各专项小组由相关职能部门或专业机构牵头,吸收社区专职工作者、企事业单位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社区志愿者和居民代表共同组成,从而形成了“全民参与,群防群治”的应急管理社区动员机制。同时,积极发动居民参与预案制定,通过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制定完善了《处置群体性事件和突发公共事件工作预案》、《消防安全应急处理预案》、《食品安全应急处理预案》等应急预案。在预案编制过程中,特别注重居民的参与程度,除由楼栋长挨家挨户上门征求意见外,还召开各个层次的居民代表座谈会进行讨论,从而使预案制定的过程成为排查安全隐患、普及应急知识、凝聚各方力量的过程。根据应急管理工作的需要,社区积极搭建居民参与应急管理的平台。例如,社区与街道综治办联合开展“和谐家庭,拒绝暴力”活动;与消防部门合作开展“消防进社区”活动;与交警部门合作开展“安全事故警示教育”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为社区动员全民参与应急管理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抓平台建设,建立居民普教机制
社区始终坚持把居民应急知识普及作为应急管理的基础工作来抓。一方面,从阵地建设入手,加强应急知识普及。投入50万元建成400平方米的综合会所,集阅览室、远程电教室、市民学校于一体,用于居民应急知识普及。充分依托社区法律服务援助站、社区报、大型户外宣传广告牌、数字化学习平台、室内外显示屏等载体,平均每月组织一次以上的应急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另一方面,从居民的日常起居着眼,加强应急知识普及。在社区各主要路口、庭院门外共设置消防宣传墙24个、防范意外伤害知识宣传栏35个。还特别开设社区QQ群众论坛、家长网校等网上交流平台5个,通过构建居民网上之家,不但及时掌握了居民的思想动态,同时也较好地普及了应急知识。家住嘉明苑的张大妈已有70多岁,没有多少文化知识。2006年8月22日下午,张大妈家发生电线短路起火,而儿女和老伴又都不在家,在这紧急关头,张大妈凭借在社区学到的应急常识,迅速跑到防盗门外关掉电路总开关,从而杜绝了一场安全事故的发生。仅2006年,社区共举办各类应急知识宣传活动20余场次,发放各种应急知识宣传册页、宣传知识手册15000余份,应急管理理念逐渐变成了居民的自觉行动。
三、抓渠道建设,建立信息报告机制
社区始终坚持把信息畅通作为应急管理的中心工作来抓。成立了由居民代表组成的社区治安保卫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组建了由离退休干部、热心居民、楼栋长等137人组成的信息员队伍,由社区居委会统一协调和通信联络,切实做好信息采集工作。100多名信息员时刻活跃在社区的各个层次、各个角落,随时将情况反馈到社区居委会。社区定期与各驻社区单位、各门店业主召开座谈会、通报会和碰头会,相互交流信息、通报情况。同时,社区应急管理领导小组与各驻社区单位、各门店业主签订了工作责任书,对突发事件发生后不报、谎报或延报的,严格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随着信息报告渠道的不断拓宽,信息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也不断提高。2003年“非典”期间,咸嘉新村率先省、市于第一时间在社区入口、各小区、重点部位设卡盘查,并以3个医疗服务机构为中心点,划分责任区,逐栋逐户上门督促各商铺、家庭的消毒、防治工作,做到了不漏组、不漏户、不漏人,“非典”期间,确保了无一例疑似“非典”病例进入社区楼栋。
四、抓硬件建设,建立隐患监查机制
社区始终坚持把隐患的监管和排查作为应急管理的关键环节来抓。坚持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置,促进应急管理由被动应对转向源头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在完善传统安全防范管理系统的基础上,2006年社区投资130多万元,大力实行“数字化管理”升级工程,全面加强社区预警防控系统建设。专门设立电视监控室,各楼栋均设置防盗门、楼宇对讲系统,对住宅口各楼栋、停车场、各出入口及重点部位实行24小时电视监控。在社区入口设立应急指挥中心,在各小区入口分别设置应急值勤室,社区内的停车坪、停车房、液化气站、中心广场等重点部位均设立值勤点,做到了随时发现隐患随时整治,从而大大提高了整个社区的预警防控能力。社区还实行了信息月报和特护期日报制度,对不稳定问题进行定期督办,建立了“一月一排查”、“一月一台账”、“一月一例会”、“一月一交办”、“一月一通报”的工作机制,形成了社区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具体工作专人抓的工作格局。2006年12月,社区应急管理领导小组下设的食品安全专项小组,在对社区蔬菜超市进行抽样检查时,发现一些时令蔬菜含农药指标过高,便迅速对这些蔬菜进行了封存。并以此为戒,积极争取食品安全监督部门的支持,由专门的食品检测机构,对所有进入社区超市的食物进行检测把关,不合格的一律不准上市。2006年,社区共开展安全大检查30次,发现和处置大小安全隐患40余处,从根本上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抓队伍建设,建立巡逻出警机制
社区始终坚持把队伍建设作为应急管理的重要保障来抓。为适应应急管理工作的需要,社区在整合原有力量的基础上,组建了“新八大员”队伍,即城管协管员、综治巡防员、人民调解员、义务消防员、社区信息员、和谐监督员、志愿安全员、司法宣传员。在“新八大员”队伍中,突出强调巡防队伍的建设,组建了由50人组成的社区治安巡防队伍,队员统一配备无线对讲通讯设备,实行24小时轮流巡逻值勤。还采取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巡防队员进行政治、法律、业务等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培训,提高巡防队员处置突发事件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巡防队员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强调5分钟紧急出动,保持24小时电话畅通,以随时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实践告诉我们,对于社区而言,最容易发生的突发事件是火灾,造成危害最大的突发事件也是火灾。防控火灾是社区应急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社区在巡防队伍中挑选了20名训练有素的队员,在全省率先建立了社区消防队伍,投50万元购置了社区消防车,专门从事火灾救援工作。社区消防队在当地消防部队的指导下,多次进行模拟演练和实战比武,培养了较高的消防扑救技能。2007年2月19日深夜,嘉旺苑6楼一家住户突现滚滚浓烟,巡防队员在巡逻时发情况后,迅速报告了社区巡逻队。社区紧急启动应急预案20名消防队员和消防车在4分钟内便赶到了事发现场,当即攀楼破门而入紧急扑火,由于行动迅速,待10分钟后消防部队赶到时,大火已经扑灭,据估算造成的经济损失还不到1000元。事后得知,这家住户全家外出走亲戚忘记关掉电火炉而引发火灾,住户一家由此对社区应急管理工作赞不绝口。由于队伍过硬,处置得力,多年来社区未发生一起造成较大损失的火灾事故。
 
 
 
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
打印 收藏
相关阅读

建立预防预警机制建设平安和谐社区——记长沙市岳麓区咸嘉新村社区居委会

7447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