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桃源县漳江镇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新举措
漳江镇是常德市桃源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辖13个社区居委会、38个农业村,人口近13万,总面积140平方千米,属常德市和桃源县第一大镇,并被授予湖南省“百强乡镇”称号。近年来,漳江镇根据社情变化日趋复杂、各类诉求集中凸显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立安全城镇、和谐城镇的目标,坚持狠抓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增强全民应急意识,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各项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成功抗击了“非典”、禽流感疫情,妥善处置了改制企业职工和部分军队退役人员的多次大规模群访集访,有效地应对了前不久发生在沅江流域的洪涝灾害。回顾这几年应急管理工作的实践,主要有以下体会。
一、坚持宣传为先,强化全民应急意识
加强应急管理的关键,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把处理突发事件的知识明明白白地交给群众。近几年来,漳江镇利用社区市民学校、新农村农民学校、社区板报等宣传教育阵地,宣传安全生产规章、食品安全法规,并组织了经常性检查督促。在学校开办了交通安全课,城区小学实施“小交警”常年执勤,创办了“交通安全示范学校”。镇属中学开展了防地震演习,镇民兵应急分队组织了抗洪抢险演习、灭火实战演习等,增强了防范意识。特别是今年以来,漳江镇结合湖南省应急管理宣传月活动,采取专题报道、电视讲座、知识竞赛、告市民信、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对城区4万多户居民发放了《公众应急手册》,普及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使公共安全生产知识家喻户晓。
二、坚持统一指挥,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
在工作中体会到,没有强劲有力的领导,没有科学有序的工作调度,就不可能赢得防控突发事件的主动权。2006年,漳江镇在整合以往建立的维稳保稳、防汛抗灾等多个工作队伍的基础上,成立了统一的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担任领导小组组长,下设信访、抗灾、防疫等多个工作小组。根据漳江镇涉稳问题较为突出的现实情况,在常德市率先成立了镇政法委工作机构,负责漳江镇的综治维稳工作,真正做到了谁主管、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谁出问题、谁负责。去年10月14日,在鼎城区丁家港地段发生一起重特大交通事故,当场死亡6人,其中有5位死者是漳江镇纹石山村村民。得知情况后,漳江镇工作人员在20分钟内赶到现场,了解事故情况,协调处理善后事宜,由于做死者家属的思想稳定工作及时,避免了一场恶性抬尸闹事事件的发生。
三、坚持关口前移,做到应急预警及时有效
漳江镇按照社区村组、站所单位的职责分工,建立和完善了“一线防控”的监测、预测、预报、预警体系,做到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努力把灾害与危机消除在萌芽状态。连续5年,漳江镇组织开展各类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建立了易发突发事件危险源台账,做到应对风险心中有数,对抗风险的资源家底清楚,真正把 “预防为主”的原则落到实处。特别是针对漳江镇畜禽养殖数量大、规模集中的特点,建立健全了疫情监测体系,明确每个村的村支书就是该村的疫情信息观察员,为“疫情报告第一责任人”,形成镇、村、组一体的疫情监测网络。2004年4月,漳江镇斗量冲村向世海家中1头母猪和8头仔猪突然发病,症状为高热、跛行、鼻子和眼晴生水疱。当天上午9时,该村信息观察员就将病情上报镇应急办,镇应急办立即调度动防站,及时派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观察并逐级上报,经确诊为生猪5号病。从生猪发病到妥善处置,前后仅3小时,防止了一场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疾病传播。
四、坚持预案总揽,确保突发事件应对有力
漳江镇按照“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要求,抓紧编制和完善各类专项应急预案和应急保障行动方案。特别是针对漳江镇沅水水患较为突出的特点,每年的防汛工作,不管有灾无灾,漳江镇都作有灾准备,按照防大汛抗大灾的要求,制定科学的防汛抗灾预案,并坚持一种情况多种设想,一种设想多种预案,做到有的放矢,确保了安全度汛。2009年7月下旬,沅水上游和桃源县普降暴雨,五强溪水库泄洪高达22万立方米/秒,桃源水位高达44.65米,超警戒水位2.15米。漳江镇位于沅水两岸,又紧靠五强溪水库下沿,高洪威胁之大可想而知。面对特大洪水,漳江镇沉着应战,及时启动防汛预案,按照预案要求动员力量,部署工作。7月25日下午,仅用30分钟,就聚集了600人的抢险应急队伍,整装待令;不到1小时,在漳江镇4座堤垸、2座土堤和16座水库,就集中了6000多人的抗洪救灾大军,经过两天两夜的奋战,关闸堵口21处,及时处理1处较大险情,转移灾民近千人,营救了300多名被洪水围困的群众,确保了大堤安全,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漳江镇通过建立健全科学的应急预案,总揽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较好地维护了社会大局的安全稳定,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漳江镇是常德市桃源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辖13个社区居委会、38个农业村,人口近13万,总面积140平方千米,属常德市和桃源县第一大镇,并被授予湖南省“百强乡镇”称号。近年来,漳江镇根据社情变化日趋复杂、各类诉求集中凸显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立安全城镇、和谐城镇的目标,坚持狠抓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增强全民应急意识,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各项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成功抗击了“非典”、禽流感疫情,妥善处置了改制企业职工和部分军队退役人员的多次大规模群访集访,有效地应对了前不久发生在沅江流域的洪涝灾害。回顾这几年应急管理工作的实践,主要有以下体会。
一、坚持宣传为先,强化全民应急意识
加强应急管理的关键,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把处理突发事件的知识明明白白地交给群众。近几年来,漳江镇利用社区市民学校、新农村农民学校、社区板报等宣传教育阵地,宣传安全生产规章、食品安全法规,并组织了经常性检查督促。在学校开办了交通安全课,城区小学实施“小交警”常年执勤,创办了“交通安全示范学校”。镇属中学开展了防地震演习,镇民兵应急分队组织了抗洪抢险演习、灭火实战演习等,增强了防范意识。特别是今年以来,漳江镇结合湖南省应急管理宣传月活动,采取专题报道、电视讲座、知识竞赛、告市民信、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对城区4万多户居民发放了《公众应急手册》,普及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使公共安全生产知识家喻户晓。
二、坚持统一指挥,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
在工作中体会到,没有强劲有力的领导,没有科学有序的工作调度,就不可能赢得防控突发事件的主动权。2006年,漳江镇在整合以往建立的维稳保稳、防汛抗灾等多个工作队伍的基础上,成立了统一的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担任领导小组组长,下设信访、抗灾、防疫等多个工作小组。根据漳江镇涉稳问题较为突出的现实情况,在常德市率先成立了镇政法委工作机构,负责漳江镇的综治维稳工作,真正做到了谁主管、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谁出问题、谁负责。去年10月14日,在鼎城区丁家港地段发生一起重特大交通事故,当场死亡6人,其中有5位死者是漳江镇纹石山村村民。得知情况后,漳江镇工作人员在20分钟内赶到现场,了解事故情况,协调处理善后事宜,由于做死者家属的思想稳定工作及时,避免了一场恶性抬尸闹事事件的发生。
三、坚持关口前移,做到应急预警及时有效
漳江镇按照社区村组、站所单位的职责分工,建立和完善了“一线防控”的监测、预测、预报、预警体系,做到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努力把灾害与危机消除在萌芽状态。连续5年,漳江镇组织开展各类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建立了易发突发事件危险源台账,做到应对风险心中有数,对抗风险的资源家底清楚,真正把 “预防为主”的原则落到实处。特别是针对漳江镇畜禽养殖数量大、规模集中的特点,建立健全了疫情监测体系,明确每个村的村支书就是该村的疫情信息观察员,为“疫情报告第一责任人”,形成镇、村、组一体的疫情监测网络。2004年4月,漳江镇斗量冲村向世海家中1头母猪和8头仔猪突然发病,症状为高热、跛行、鼻子和眼晴生水疱。当天上午9时,该村信息观察员就将病情上报镇应急办,镇应急办立即调度动防站,及时派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观察并逐级上报,经确诊为生猪5号病。从生猪发病到妥善处置,前后仅3小时,防止了一场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疾病传播。
四、坚持预案总揽,确保突发事件应对有力
漳江镇按照“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要求,抓紧编制和完善各类专项应急预案和应急保障行动方案。特别是针对漳江镇沅水水患较为突出的特点,每年的防汛工作,不管有灾无灾,漳江镇都作有灾准备,按照防大汛抗大灾的要求,制定科学的防汛抗灾预案,并坚持一种情况多种设想,一种设想多种预案,做到有的放矢,确保了安全度汛。2009年7月下旬,沅水上游和桃源县普降暴雨,五强溪水库泄洪高达22万立方米/秒,桃源水位高达44.65米,超警戒水位2.15米。漳江镇位于沅水两岸,又紧靠五强溪水库下沿,高洪威胁之大可想而知。面对特大洪水,漳江镇沉着应战,及时启动防汛预案,按照预案要求动员力量,部署工作。7月25日下午,仅用30分钟,就聚集了600人的抢险应急队伍,整装待令;不到1小时,在漳江镇4座堤垸、2座土堤和16座水库,就集中了6000多人的抗洪救灾大军,经过两天两夜的奋战,关闸堵口21处,及时处理1处较大险情,转移灾民近千人,营救了300多名被洪水围困的群众,确保了大堤安全,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漳江镇通过建立健全科学的应急预案,总揽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较好地维护了社会大局的安全稳定,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