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守好一方净土确保一方平安
——记长沙市南雅中学
长沙市南雅中学是百年名校雅礼中学创办的高起点、有特色、现代化的完全中学。近年来,该校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常抓不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校园周边环境良好,教育教学秩序稳定,形成了良好的教书育人的环境。学校先后被授予“长沙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长沙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长沙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一、高度重视,机构健全
学校的公共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该校将应急管理工作列入学校党政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并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学校行政办、教育处等有关部门负责人担任小组成员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确定了专人负责抓应急管理工作。学校建立了应急管理目标管理制,校长亲自与各部门负责人签订责任书,同时定期召开应急管理工作专题会议,切实承担保一方平安的责任。学校还先后制定和完善了《南雅中学关于突发事件处理应急预案》、《南雅中学学生春游秋游活动预案》、《南雅中学师生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应急预案》、《南雅中学预防传染病工作预案》、《南雅中学学生急病、重病救治应急预案》、《南雅中学消防安全应急预案》、《南雅中学地震应急预案》等预案,保障了学校应急管理工作的经常性、规范性和科学性。
二、教育为先,以防为主
应急管理是安全工作的最后一道“保险阀”。经验表明:当真正启动应急预案的时候,安全早已远离我们了。因此,该校应急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是“教育为先,以防为主”,在努力消除各种安全隐患的基础上,完善各种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全面构建平安、健康、和谐校园。
(一)师生共同参与,注重安全教育的普遍性
师生共同参与是学校应急管理工作的基础。学校长年聘请有关专家来校讲座,组织师生学习消防、地震、食品安全,交通事故、意外伤害等应急及互救、自救常识。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消防或地震疏散演练,定期组织全体师生参加应急知识竞赛,从而在全校营造一种“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安全防范氛围,增强了师生面对突发事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当机决断能力。
(二)安全教育进课堂,注重安全教育的实效性
安全教育进课堂是学校应急管理工作的保证。学校利用本身的资源优势,长期坚持安全教育“进课堂”,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一方面,利用政治课和各种选修课,适当地增加安全教育的内容;另一方面,以主题班会、队会、团会的形式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安全教育的特殊性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重点。不断发生的校园暴力和安全问题升级向社会以及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孩子的心理问题日益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为此,学校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成立了心理健康辅导中心,配备了两名心理学教师,添置了心理健康辅导器材和仪器,组织成立了心理健康咨询互助小组等学生社团,定期组织各种心理知识讲座(共70余次),开通了心理咨询热线和心理辅导网站,接受学生咨询千余次,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各种烦恼,快乐地成长。
(四)开展周末活动,注重安全教育的多样性
开展周末活动是学校应急管理工作的亮点。作为寄宿制学校,周末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难点,很容易成为学校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学校利用学科知识节、校园兴趣小组等形式,逐渐丰富了周末留校学生的在校生活,变过去一味的“堵”和“防”为现在的“引”和“放”,取得了成效。所谓“引”,就是引导学生去图书馆自学,参加各种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聆听各种知识讲座;所谓“放”,就是让学生自己动起来,释放全部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唱响自己的主旋律,成为校园文化生活的主角。每个学期,学校在周末举办语文和英语的学科知识文化节。周末活动开展以来,学校各种违规违纪现象明显减少。
三、完善设施,保障物资
该校坚持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在应急管理中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抓全体师生的安全教育这一软措施,又抓学校各项安全保卫物资设施这一硬措施,定期对学校外部环境、内部设施进行清理整顿。一是主动与公安、交警、工商、文化等部门及当地村、组综合治理小组联系,整顿治理摊担、摩的、违规经营的商店等校园周边环境,对周边流动人员进行摸底排查,杜绝一切安全隐患。二是每月对校内学生公寓、教师公寓、教学楼、信息楼、实验楼、食堂、图书馆、楼道的水电线路和消防设施进行一次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同时严格执行门卫制度,组织巡逻队24小时值班。4年来,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共投入100余万元,安装了校内外电子监控系统,按时更换了水枪水带和灭火器干粉,并补充灭火器60个,新装防盗窗125个、防盗门20张。
四、加强管理,积极应对
该校目前已有在校师生4400余人,并呈增加趋势,这对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该校积极拓展新思路,寻求新方法。
(一)抓重点时段和重点位置
该校是寄宿制学校,实行全日制封闭式管理。在晚就寝、午休、第八节活动课、周末和长假等重要时间段内,学校加大力度排查安全隐患。如晚就寝时,班主任、年级组长和教育处值班人员都会准时下到各寝室;活动课时,教育处、年级组、体育组和医务室都有专人值班;周末,已形成并完善了有效的管理机制;午休、静校措施成绩斐然。对于学校围墙、校门和贵重物品存放处等重要位置,学校设立专岗专人,并加强检查和监督的力度。
(二)居安思危,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过去几年里,该校成功处理了一系列突发事件。如遭遇长时间或突然性的停水、停电,学校一方面和相关单位协调,一方面做好学生的情绪稳定工作,采取积极稳妥的措施来保证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在“非典”疫情肆虐的时候,学校立即启动控制传染病应急预案。每一次大型集会和外出参观都严格分工负责,数十次大型活动未发生一例安全事故。每一次大型活动结束后,学校均进行应急管理工作经验总结和交流,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记长沙市南雅中学
长沙市南雅中学是百年名校雅礼中学创办的高起点、有特色、现代化的完全中学。近年来,该校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常抓不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校园周边环境良好,教育教学秩序稳定,形成了良好的教书育人的环境。学校先后被授予“长沙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长沙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长沙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一、高度重视,机构健全
学校的公共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该校将应急管理工作列入学校党政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并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学校行政办、教育处等有关部门负责人担任小组成员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确定了专人负责抓应急管理工作。学校建立了应急管理目标管理制,校长亲自与各部门负责人签订责任书,同时定期召开应急管理工作专题会议,切实承担保一方平安的责任。学校还先后制定和完善了《南雅中学关于突发事件处理应急预案》、《南雅中学学生春游秋游活动预案》、《南雅中学师生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应急预案》、《南雅中学预防传染病工作预案》、《南雅中学学生急病、重病救治应急预案》、《南雅中学消防安全应急预案》、《南雅中学地震应急预案》等预案,保障了学校应急管理工作的经常性、规范性和科学性。
二、教育为先,以防为主
应急管理是安全工作的最后一道“保险阀”。经验表明:当真正启动应急预案的时候,安全早已远离我们了。因此,该校应急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是“教育为先,以防为主”,在努力消除各种安全隐患的基础上,完善各种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全面构建平安、健康、和谐校园。
(一)师生共同参与,注重安全教育的普遍性
师生共同参与是学校应急管理工作的基础。学校长年聘请有关专家来校讲座,组织师生学习消防、地震、食品安全,交通事故、意外伤害等应急及互救、自救常识。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消防或地震疏散演练,定期组织全体师生参加应急知识竞赛,从而在全校营造一种“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安全防范氛围,增强了师生面对突发事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当机决断能力。
(二)安全教育进课堂,注重安全教育的实效性
安全教育进课堂是学校应急管理工作的保证。学校利用本身的资源优势,长期坚持安全教育“进课堂”,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一方面,利用政治课和各种选修课,适当地增加安全教育的内容;另一方面,以主题班会、队会、团会的形式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安全教育的特殊性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重点。不断发生的校园暴力和安全问题升级向社会以及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孩子的心理问题日益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为此,学校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成立了心理健康辅导中心,配备了两名心理学教师,添置了心理健康辅导器材和仪器,组织成立了心理健康咨询互助小组等学生社团,定期组织各种心理知识讲座(共70余次),开通了心理咨询热线和心理辅导网站,接受学生咨询千余次,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各种烦恼,快乐地成长。
(四)开展周末活动,注重安全教育的多样性
开展周末活动是学校应急管理工作的亮点。作为寄宿制学校,周末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难点,很容易成为学校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学校利用学科知识节、校园兴趣小组等形式,逐渐丰富了周末留校学生的在校生活,变过去一味的“堵”和“防”为现在的“引”和“放”,取得了成效。所谓“引”,就是引导学生去图书馆自学,参加各种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聆听各种知识讲座;所谓“放”,就是让学生自己动起来,释放全部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唱响自己的主旋律,成为校园文化生活的主角。每个学期,学校在周末举办语文和英语的学科知识文化节。周末活动开展以来,学校各种违规违纪现象明显减少。
三、完善设施,保障物资
该校坚持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在应急管理中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抓全体师生的安全教育这一软措施,又抓学校各项安全保卫物资设施这一硬措施,定期对学校外部环境、内部设施进行清理整顿。一是主动与公安、交警、工商、文化等部门及当地村、组综合治理小组联系,整顿治理摊担、摩的、违规经营的商店等校园周边环境,对周边流动人员进行摸底排查,杜绝一切安全隐患。二是每月对校内学生公寓、教师公寓、教学楼、信息楼、实验楼、食堂、图书馆、楼道的水电线路和消防设施进行一次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同时严格执行门卫制度,组织巡逻队24小时值班。4年来,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共投入100余万元,安装了校内外电子监控系统,按时更换了水枪水带和灭火器干粉,并补充灭火器60个,新装防盗窗125个、防盗门20张。
四、加强管理,积极应对
该校目前已有在校师生4400余人,并呈增加趋势,这对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该校积极拓展新思路,寻求新方法。
(一)抓重点时段和重点位置
该校是寄宿制学校,实行全日制封闭式管理。在晚就寝、午休、第八节活动课、周末和长假等重要时间段内,学校加大力度排查安全隐患。如晚就寝时,班主任、年级组长和教育处值班人员都会准时下到各寝室;活动课时,教育处、年级组、体育组和医务室都有专人值班;周末,已形成并完善了有效的管理机制;午休、静校措施成绩斐然。对于学校围墙、校门和贵重物品存放处等重要位置,学校设立专岗专人,并加强检查和监督的力度。
(二)居安思危,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过去几年里,该校成功处理了一系列突发事件。如遭遇长时间或突然性的停水、停电,学校一方面和相关单位协调,一方面做好学生的情绪稳定工作,采取积极稳妥的措施来保证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在“非典”疫情肆虐的时候,学校立即启动控制传染病应急预案。每一次大型集会和外出参观都严格分工负责,数十次大型活动未发生一例安全事故。每一次大型活动结束后,学校均进行应急管理工作经验总结和交流,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居安思危,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