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体育局关于在全省实施“一县一品”特色体育项目县(市、区)评比活动的通知

索引号:430S00001/2011-01343 文号:湘体群字[2011]21号 统一登记号:HNPR-2011-33001 公开方式:政府网站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信息时效期:2016-10-01 签署日期:2011-08-30 登记日期:2011-08-30 所属机构: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所属主题:法制 发文日期:2011-08-30 公开责任部门:省政府法制办公室

 

HNPR-2011-33001

 

 

湖南省体育局

关于在全省实施“一县一品”特色体育项目县(市、区)评比活动的通知

              湘体群字[2011]21

 

各市(州)体育局,各县(市、区)体育局(文体局):

为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认真组织实施《湖南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进一步推动县级体育事业的发展,经广泛征求意见,并经省体育局研究同意,决定在全省开展创建“一县一品”特色体育项目县(市、区)活动。

“一县一品”特色体育项目县(市、区)创建活动,是加快体育强省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体育健身的需求,全面推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举措。各地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对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自觉把体育工作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同推进体育事业发展的局面。

现将“一县一品”特色体育项目县(市、区)评比办法和评比细则发给你们,请按照办法和细则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1.湖南省“一县一品”特色体育项目县(市、区)评比办法

2.湖南省“一县一品”特色体育项目县(市、区)评比细则

 

 

 

                            一一年六月十日

 

 

 

 

 

 

 

 

 

 

 

 

 

 

主题词:体育  一县一品△  评比△  通知

附件:1

湖南省“一县一品”特色体育项目县(市、区)

评比办法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湖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全面改善民生”这一主线,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以全民健身为主体,以加强县(市、区)体育软、硬件建设为基础,以开展“一县一品”的特色体育项目为重点,充分体现特色体育项目的健身性、传统性、参与性、实效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提高身体素质,丰富物质文化生活,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二、标准要求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开展特色体育工作有保障
  把发展体育事业列入县(市、区)党委政府工作内容,把特色体育列入重点开展的项目,推动特色体育运动项目普及与提高,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体育经费列入县(市、区)财政预算,每年有固定的体育经费,并逐年增加。

(二)体育机构健全,做好组织指导工作

建立健全县(市、区)“一县一品”领导小组和乡镇文体站(体育指导站),并配有一名以上专(兼)职干部负责日常体育工作;体育工作有计划、总结,并建立有关规章制度。

(三)群体活动有特色,参与面广

选择有地方特色的体育项目,必须顺沿历史、继承传统、发挥优势,形成一项具有地方或民族特色、有群众基础、有文化底蕴的体育项目,50%乡镇、街道、社区本级建立1支以上该特色项目的运动队;50%学校开设特色体育项目体育课或课外活动并至少建立1支特色体育项目运动队,积极为特色体育项目培养后备人才,经费开支纳入学校年度教育经费预算;全县(市、区)5%以上人口掌握特色体育项目技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当地总人口32%以上。

(四)特色体育项目竞赛活动形成制度规范

20%的学校为县级以上重点布局特色体育项目学校;每年至少举办1次以上县级综合性运动会,特色体育项目设为综合运动会常设项目;每年组织乡镇、街道、社区举办特色体育项目竞赛活动不少于6次;机关、事业单位、百人以上企业每年举办2次以上特色体育项目竞赛活动;开设特色体育项目的学校把该项目列为学校日常比赛项目,非大众项目有理论知识竞赛,每年至少举办2次以上该项目的比赛(包括知识竞赛);积极参加县(市、区)级以上各类体育比赛,经费有保证,特色项目成绩突出,向省级训练单位输送一定数量的相应项目运动员或向市级训练单位输送后备人才。

(五)体育设施完善,为特色体育项目开展提供活动场地

建有县(市、区)级以上全民健身中心;须有与特色体育项目配套的场馆,训练设备齐全;50%乡镇(街道、社区)须有特色体育项目和特色体育项目场地。

(六)其他要求详见细则。

三、评比办法

(一)凡申报湖南省“一县一品”体育特色项目的县(市、区),必须符合《湖南省“一县一品”体育特色项目县(市、区)评比办法》要求。

(二)特色体育项目县(市、区)的评比采取自愿申报的原则,由申报的县(市、区)地方政府对照标准进行自评,由县(市、区)体育部门上报申请确认表和相关资料;县(市、区)地方政府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签署意见报市(州)体育局;市(州)体育局对申报材料进行复核,并于每年1231日前将复核合格的特色体育项目县(市、区)报省体育局;省体育局对上报单位进行审核,合格者将授予“特色体育项目县(市、区)称号,并给予公布。

(三)特色体育项目县(市、区)实行动态管理,每三年复审一次,符合条件的予以保留称号,存在问题的须限期整改,整改后仍未达标的将予以摘牌。

四、激励和扶持机制

省体育局成立“一县一品”特色体育项目县(市、区)评审委员会,秘书处设省体育局群体处。凡是确认并命名为特色体育项目县(市、区)的,省体育局将给予授牌和资金扶持,并在“全民健身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中作为重点和优先安排。


附件:2

 

 

 

 

湖南省“一县一品”特色体育县(市、区)评比细则

 

 

 

(二○    年)

 

 

 

 


条 款

考核标准

基 本 分

检 查

方 法

备 注

党委政府重视体育工作

15

 

 

1

体育事业发展列入县(市、区)社会发展规划

要点:体育事业有发展目标、规划

内容:列入县(市、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含全民健身、体育设施、体育经费、体育产业等内容。

3

人代会或政府工作报告中有此项表述或有经政府转发的单独体育规划文件

必达标准

2

1.把体育工作特别是发展“一县一品”体育特色项目摆上议事日程,县(市、区)政府办公会议每年研究体育工作至少两次,分管领导下基层调研体育工作每年不少于两次

要点:列入政府日常工作并加以重视

内容:书记、县长办公会专题或作为一个议题研究、讨论“一县一品”工作,要解决问题,有实质内容,有记录(纪要)。

3

查阅材料

查看会议记录

少一次扣0.5

2.体育事业发展写入每年《政府工作报告》

要点:列入政府年度工作内容

内容:工作报告内容对本年度全民健身事业和“一县一品”工作有要求

3

政府工作报告中有此项表述

必达标准

3

1.(市、区)体育事业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随经济发展逐步增加,对“一县一品”体育特色项目有专项经费保证

要点:经费保障制度化

内容:列入年度总体预算,以文件形式公布并实施

4

政府年度总体预算有“一县一品”体育特色项目专项经费内容

必达标准

2. 县级体育彩票公益金用于群众体育事业不低于60%

2

查看彩票经费支出

 

条 款

考核标准

基 本 分

检 查

方 法

备 注

机构网络健全

15

 

 

1

1.(市、区)体育行政部门设置专门机构领导管理当地“一县一品”特色体育项目创建工作

要点:完善组织机构,加强领导力量

内容:有专门的人员和办公地点

3

查阅文件

必达标准

2.有特色体育项目学校或在业余体校中设置有相关专业项目,配备有专业教练

要点: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提高竞技水平

内容:有建立文件,配套师资、场地、经费

2

实地检查

 

2

1. 乡镇、街道建有文体站,配有体育专(兼)职工作干部和社会体育指导员,至少有一名体育特色项目管理干部

要点:建立基层政府体育日常工作、管理机构

内容:以县级政府(编委)文件下发并挂牌。

4

查阅文件实地检查

必达标准

2.设有“一县一品”体育特色项目指导站,或在体育指导站中有专门人员负责体育特色项目管理

要点:具体组织活动、指导群众科学健身

内容:以党委、政府文件下发并挂牌,可与村级体育辅导站一并建立。

3

查阅文件实地检查

必达标准

3

县、乡、镇建立健全特色体育项目协会组织

要点:协会组织机构健全

3

实地抽查

必达标准

场地设施完善

20

 

 

1

1.县(市、区)建有全民健身中心

5

实地检查

 

2.县(市、区)须有与特色体育项目场地以及配套的场馆,训练设备齐全

要点:如果是在建中要提供材料

10

实地检查

必达标准

条 款

考核标准

基 本 分

检 查

方 法

备 注

2

50%乡镇(街道、社区)须有特色体育项目和特色体育项目场地

内容:①场地设施须按要求建设。②设施要定时维护,确保人身安全。③要依据政策、程序处理好征地、拆迁、器材安装选址等相关事项

5

实地检查

 

“一县一品”特色体育项目群体活动普及

20

 

 

1

50%的学校开设特色体育项目体育课,设立体育领导机构。

内容:建立领导机构资料,宣传“一县一品”特色体育项目,让更多群众对该项目有基本了解

3

查阅文件

查阅文件

材料抽查三所学校

 

2

特色体育项目经费纳入学校核定的年度教育经费预算

要点:学生参与特色体育项目活动、参赛、场地设施、器材经费是否得到保障

内容:财务报表,收支凭证

2

财务收支凭证

 

3

积极开展业余训练,学校至少建有一支特色体育项目运动队,并能保证系统训练

要点:选好苗子、打好基础,积极开展业余训练

内容:根据学校开展运动项目,组织业余训练,每周3次以上,每次1小时以上

3

查阅有关材料

 

4

全县(市、区)5%以上人口掌握特色体育项目技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总人口32%以上

5

抽查

必达标准

5

50%()、街道(社区)建立特色体育项目运动队1支以上

要点:培养、挖掘特色(传统)体育项目(如篮球、乒乓球、龙舟、登山),提高运动水平

内容:开展人数较多,代表镇(乡)最高水平的运动队经常参加活动、举行比赛、交流,有名单、活动记录

5

检查书面材料、记录,抽查三个镇()

必达标准

6

积极组织特色体育项目社会培训,推广普通人群锻炼标准

要点:按照省体育局群体处文件要求,由各市体育局布置

2

查阅有关材料

 

业训工作扎实,竞赛形成制度

25

 

 

1

20%的学校为县级以上重点布局特色体育项目学校

要点:后备人才、项目设置

内容:提供县级业训点、省市重点项目点的学校名单和训练项目

3

实地检查

必达标准

条 款

考核标准

基 本 分

检 查

方 法

备 注

2

向省级训练单位输送运动员4人以上或向市级训练单位输送后备人才10人以上(包括参加全国8大综合性运动会:全运会;城运会;全国体育大会;大学生运动会;少数民族、残疾人、农民、职工运动会、妇女展示会等)

要点:后备人才输送

内容:指向省级训练单位(省体育职院)输送试训以上运动员,市级训练单位指市体校、市重点项目基地。有具体名单。

4

查阅有关材料

必达标准

3

1.每年至少举办1次以上特色体育项目为主,上规模、上档次、有影响、参与广的县及体育竞赛活动。

要点:充分发挥竞赛杠杆作用,进一步推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体现全民健身的广泛性、经常性、特色性

内容:由县体育局等单位组织的县级比赛。有举办通知、秩序册、成绩册、照片等材料

4

查阅有关材料

必达标准

2.每年组织特色体育项目竞赛活动不少于5

要点:积极开展基层体育活动

内容:指由镇()、街道(社区)组织的比赛

3

少一次扣0.5

3.机关、事业单位、百人以上企业每年举办2次以上特色体育项目竞赛活动

要点:开展职工体育活动

内容:指由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组织的职工体育活动。

2

 

4

每年有队伍参加省级以上比赛以及健身竞赛活动,比赛经费有保证

要点:充分发挥竞赛杠杆作用,检阅运动员竞技水平

内容:由省体育局等以上单位组织的比赛。有举办通知、秩序册、成绩册、照片等材料

2

查阅秩序、成绩册

必达标准

5

1.开设特色体育项目的学校把该项目列为学校日常比赛项目,非大众项目有理论知识竞赛

要点: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普及特色体育项目

内容:有举办通知、秩序册、成绩册、照片。

1

 

2. 开设特色体育项目的学校每年至少举办2次以上该项目的比赛(包括知识竞赛)

要点:普及传统体育项目,突出重点项目、特色项目

内容:举办通知、秩序册、成绩册、照片

2

少一次扣0..5

条 款

考核标准

基 本 分

检 查

方 法

备 注

6

1.()、街道每年参加上级组织的比赛不少于2

2

 

少一次扣0.5

2.制定出台竞赛、奖励制度或出台危险性竞赛项目安全管理办法,体育赛事无人员伤亡责任事故

要点:管理制度、激励政策,竞赛形成制度化、规范化

内容:下发正式文件并已实施。有危险性竞赛项目开展的,要制定安全管理办法(如民间龙舟)

2

查阅有关材料

 

其它计分项目

25

 

 

1

(市、区)有一所学校被认定为体育后备人才学校(国家、省级基地2分,阳光体育基地1.5)或建立省级以上非奥项目基地、青少年户外营地

要点:建立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群众体育竞赛活动基地

内容:根据省体育局公布文件确认

2

实地考察

 

2

参加省运会夺得金牌或参加全国8大综合性运动会获前8名及三等奖

要点:竞技体育综合实力

3

查阅有关材料

 

3

获得国家体育总局先进集体称号

3

 

4

获得省体育局先进单位称号

2

查阅有关材料

 

5

承办省级以上比赛

要点:承办大赛能力

内容:经省体育局批准的正式比赛或邀请赛

3

查阅有关材料

 

6

代表组队参加国际或国家或境外(含香港、澳门、台湾)体育比赛

要点:参加较高层次的比赛、促进交流

内容:经省体育局批准(备案)参加正式比赛或邀请赛

2

查阅有关材料

 

7

参加全省全民健身竞赛和活动获得前八名或奖励

要点:认真组织、积极训练,成绩优异

内容:以文件、证书为准

2

查阅有关材料

 

条 款

考核标准

基 本 分

检 查

方 法

备 注

8

在有关新闻媒体上刊登特色体育项目文章的给予加分,中国体育报每篇加1分,湖南日报等省、市(州)媒体和上级工作简报每篇加0.5分。上述加分2分封顶。

要点:加强体育宣传工作

内容:以报刊复印件、电脑下载材料为准

2

查阅有关材料

 

9

承办省单项(行业)体协赛事或承接全省群众体育交流、现场会、研讨会

2

查阅有关材料

 

10

利用现有的和建设新的场馆设施发展特色体育项目服务业,成效显著

要点:发展特色体育项目服务业

内容:有相关数据统计(形式、次数、收入)

2

实地考察

 

11

积极引进、培育拥有自主品牌体育企业,创建特色体育项目基地,创办特色体育项目俱乐部

要点:发展体育产品制造业

内容:有相关数据统计,工商管理部门品牌、基地认定等

2

实地考察

 

 

备注:

一、本评分表基本分为120分,总分达到100分以上符合“一县一品”特色体育县(市、区)标准。

考核内容和计算得分时间评测年度为准。

二、在考核中,每个“必达标准”均为一票否决标准。“备注”栏中未标明内容的空格为“酌情扣分”,其最小扣分值为0.25分起。

三、各创建单位在收集整理档案资料时应注意原始和真实,学校的资料留在学校备查;在装订资料讲究节俭原则,不要精装订。

 

信息来源:省政府法制办公室     责任编辑:省法制办公室_负责人
打印 收藏

湖南省体育局关于在全省实施“一县一品”特色体育项目县(市、区)评比活动的通知

7450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