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稳农业大省的政治责任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20-04-18 08:06 【字体:

  权威部门的数据显示:我省生猪生产呈现出连续六个月的恢复性增长:到一季度末,全省存栏生猪2840.3万头,能繁母猪286.1万头,环比分别增长5.26%和15.32%。由于春节需求旺盛等原因,一季度通常是生猪存栏增长的淡季,由此可见,我省自去年9月开始的生猪复产保供工作正取得明显成效。

  从需求端看,猪肉是我国肉类消费的主体,其占比超过70%,猪肉价格的波动往往引发连锁效应。由于多种原因,自去年3月起,全国猪肉价格一路上涨,成为我国居民日常消费中最受关注的农产品。猪肉价格稳,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稳定“菜篮子”的“压舱石”。3月份,全国CPI指数增幅回落,很重要的一点,是包括猪肉价格在内主要食品价格同比回落、环比下降。与我省生猪生产持续增长相对应的是,目前全省猪肉市场消费终端的价格,已回落到“2字头”的价格区间。

  湖南是生猪养殖大省。2019年全省出栏生猪由全国第3位上升至第2位;全省生猪调出大县64个,占全国总数的10.5%。稳定生猪生产,就是扛起农业大省的政治责任。去年9月,我省正式出台《关于促进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政策措施》,将生猪稳产保供纳入省委省政府绩效考核和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范畴,出台扶持生猪生产“12条”政策措施,对新建和改扩建规模猪场实行奖补,对养殖融资提供担保、贴息。我省生猪生产持续增长,佐证这套政策“组合拳”正发挥出撬动效应。

  扩大生猪产能,既要走规模化养殖的路子,同时也不能忽视散养户的辅助作用。“无猪不成家”“教子不离书,种田不离猪”,这虽是过往的农村谚语,但足以说明养猪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一家一户农民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引导农民往规模化、科学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提高生猪养殖的抗风险能力,应当成为实现农业产业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盘。生猪生产呈现出持续性增长,有着多方面的积极意义:助力CPI指数稳定在合理区间,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更能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拓宽农民就业提供更多机会,而且客观上为夺取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夯实基础。

  (文/沈德良)


信息来源: 湖南日报      责任编辑: 吴媚
相关阅读

扛稳农业大省的政治责任

11964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