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更好生态条件 让人在城市诗意栖居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18-09-19 19:03 【字体:

  城市是一种比较先进的集居形式,长期以来一直在造福人类。但随着居留人口增多,城市也产生了许多病态问题,其中最为普遍的是环境污染、住宅紧张和交通拥挤。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城市发展的共同使命。

  当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建设这个“火车头”,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

  理想化城市模式都是向生态化方向迈进

  自工业革命以来,面对城市环境污染、恶化等问题,人们不断探索,力求使城市建设向生态化方向靠近。

  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少理想化城市模式,其中比较典型的有E·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现代建筑大师F·L·莱特的“广亩城市”、勒·葛布西耶的“明日城市”和“阳光城市”、亚尼茨基的“生态城市”,以及我国杰出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山水城市”等等。这些城市模式都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了人文关怀。

  如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从本质上说就是“把积极的城市生活的一切优点同乡村的美丽和一切福利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新型城镇。霍华德写道:“城市和乡村应当订婚,并从它的幸福的结盟中产生新的希望、新的生活和新的文明。”

  前苏联生态专家亚尼茨基则这样描述理想城市:“生态城”中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生态城市是生态文明的希望之光

  事实上,生态城市是按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它不同于一般的园林城市、山水城市,而是城市园林、城市山水、城市建筑、城市文化的有机结合,在哲学层面、文化层面、经济层面及技术层面都有其深刻内涵。生态城市是生态文明的希望之光。

  对于新时代城市发展来说,生态化建设既是对以往忽视生态环境保护乃至破坏生存环境的一种补偿性、修复性的被动行动,又是基于理性反省之上的一种前瞻性、预支性的主动行为。正在快速推进城镇化的中国,没有任何理由重蹈发达国家曾经有过的“先破坏后建设”的覆辙。当然,城市发展与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水平、自然环境、地理条件、风土民情、时尚观念、生活习惯等紧密相关,城市生态建设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与此同时,培育生态文化既是城市文化建设的目标之一,又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城市生态文化系统包括三个方面,即城市、文化、人。它们之间都是双向互动的过程:人造城市、城市造人,人造文化、文化造人,城市造文化、文化造城市。其中的“人造城市”,是人类适应、改变环境的活动,又是一种文化产物,即人们的理念通过建筑语言表现出来,使相应的文化得以巩固和强化;而“城市也造人”,因为城市发展所塑造形成的文化,对其居民有熏陶、同化作用。

  生态文化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东西。传统的生态观念是畏惧、服从自然,当科学技术取得长足进步后,人类的自我意识、征服意识日益膨胀,在取得新成就的同时也导致环境被污染、生态被破坏等严重后果,使人们不得不转向尊重、关心、爱护生态环境上来——尽管当前要让人们普遍接受并遵循这种新的生态文化观念还较为困难,但只要不断提高人们对城市生态文化的认识程度、实践能力,让城市成为人类诗意栖居地的理想目标终会实现。

  以自然为美,推进城市生态化建设

  推进城市生态化建设,关键要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

  大力开展生态修复。应有计划、有步骤修复被破坏的山体、河流、湿地、植被,积极推进采矿废弃地修复和再利用,治理污染土地。扩大森林、湖泊、湿地等绿色生态空间比重,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和环境容量,让城市更自然、更生态、更有特色。

  优化城市绿地布局。应构建绿道系统,实现城市内外绿地连接贯通,将生态要素引入市区。以绿道网为基础,以建设社区体育公园、郊野公园、森林公园为近期抓手,构建分布均衡、功能完备,包括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湖泊公园、地质公园、城市公园、郊野公园等在内的市域公园体系。加强居民生活与公园体系之间的联系,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绿地服务标准。

  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应推行生态绿化方式,保护古树名木资源,广植当地树种,减少人工干预,让乔灌草合理搭配、自然生长。鼓励发展屋顶绿化、立体绿化。进一步提高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城市建成区绿地率,改变城市建设中过分追求高强度开发、高密度建设、大面积硬化的状况。把城市的森林、河流、湿地等自然资源景观与独特的历史文化结合起来,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历史元素、文化特征、乡愁记忆的生态园林城市。

  强化生态安全意识。应努力改善环境质量,不断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严控城市开发强度,增强城市抵御和减缓自然灾害损失的能力。加强城市重要交通干线和重要集聚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治。加强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在生产力布局、基础设施、住区选址、项目建设上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提高农业、林业、自然生态、水资源等重点领域适应气候变化水平。

  (文/湖南省社科院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童中贤)

信息来源: 湖南日报      责任编辑: 莫正尤
相关阅读

创造更好生态条件 让人在城市诗意栖居

7618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