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政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在省政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16-11-04 16:02 【字体:

在省政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湖南省人民政府代省长 许达哲

(根据录音整理 2016年10月17日)

  这次省政府工作会议,主要是总结前三季度经济工作,分析面临的形势,部署下阶段工作,坚定信心、鼓劲加油,力争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刚才,报翔、剑飞、力力同志就分管工作前三季度情况和下阶段工作安排作了讲话,我都赞成;中南大学刘咏教授作了关于新材料产业发展的讲座,让我们进一步开拓了视野,有助于理清产业发展思路。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1—9月全省上下群策群力、攻坚克难,总体实现平稳发展

  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全省上下攻坚克难、奋力前行,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的态势。预计1—9月,GDP增长7.6%左右,高于一季度0.3个百分点,与上半年持平;投资、消费分别增长13.4%左右、11.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8%,地方财政收入增长6.23%,同口径增长8.8%。前三个季度主要抓了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出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以及钢铁、煤炭去产能等专项方案,形成“1+4+X”政策体系。“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有效落实,钢铁、煤炭、纺织、建材和有色等行业产能稳步下降,高技术产业和高加工度工业保持较快增长。1—9月,规模工业高技术产业增长12.4%,比上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二)以重大战略实施为突破,大力培育新的增长极。启动实施“一核三极四带多点”发展战略,以规划、产业、交通、公共服务为重点促进长株潭一体化,长株潭城市群尤其是长沙的核心地位明显增强。岳阳、郴州、怀化在承接产业转移、产业和项目建设上取得明显进展。京广、环洞庭湖、沪昆、张吉怀经济带沿线地区,积极对接国家政策,充分挖掘高铁优势和资源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取得进展。各类园区建设以及配套设施、公共服务建设加快,引进、建设了一批产业项目,省级以上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比达61.8%。

  (三)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引擎,积极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实施,以湖南湘江新区建设为重点,聚集创新资源和要素,产学研结合和成果转化加快推进,示范和引领了全省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制造强省五年行动计划和“互联网+”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实施,企业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得到提升。移动互联网、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新业态快速增长,网络消费、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新兴服务业成为增长亮点。

  (四)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有力推动全省协调发展。牢牢抓住扩大有效投资这个关键,加快推进“两房两棚、两供两治”,以及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重点项目建设。前三季度,118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965.9亿元,达到年度计划的84.5%;长沙磁浮快线、地铁1号线、安邵高速、石长复线等重大项目建成通车,城市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年度任务开工率接近或超过年度目标。湘江保护与治理“一号重点工程”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顺利实施。创新创业园区建设效益显现,累计建成标准厂房近3000万平方米,引进“双创”企业超过4000家。

  (五)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切入点,努力改善民生福祉。不断完善脱贫攻坚政策支撑体系,落实帮扶项目37.6万个。1—9月,涉及民生的支出达3252.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1%以上,同比提高3个多百分点;16项24个重点民生实事项目进展顺利,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到每月420元和220元;新增城镇就业64.7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92.4%。预计前三季度,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8.5%和8.9%左右,超过经济增速。

  (六)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载体,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把学习教育的成果体现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上,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服务企业、破解难题、聚力发展,做到了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二、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努力保持向好势头

  在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下,我省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发展。但必须清醒认识到,我们仍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不全面的阶段性特征仍然明显。全体干部必须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在竞相发展的大势中找准我省在全国、在中部的位置,努力在新常态下实现新的发展。

  一方面,我们要看到我省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取得的成绩,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年均增速达到10.5%,总量接近3万亿元,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十位,经济发展的基础较好,空间和余地也比较大。尤其是,我们面临“一带一部”区位优势,面临“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机遇,全省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各类创新平台、开放平台日益健全,奠定了后发赶超的坚实基础。今年以来,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形势下,我省经济发展出现了新常态下的积极变化。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增加,民生、生态、基础设施等薄弱环节的投资大幅增长。特别是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1—9月规模工业中,汽车、电子信息、医药等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9.7%、14.8%、12.5%,互联网、软件信息等新兴服务业增速超过60%。企业创新发展的自主性增强,骨干企业在推动科技创新和市场转型、管理转型方面取得明显成效。1—9月,中联重科环卫机械销量增速超过30%,三一重工海外销售占比达35%,铁建重工营业收入达70亿元、增长36%,等等。特别是,四季度是重点项目建设和工业生产、促进消费的黄金时期,经济增长还可能出现一个“翘尾”的高潮。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加快发展的好基础、好条件、好形势,就一定能迈出适应把握引领经济新常态的新步伐。

  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保持清醒认识,正视困难,直面矛盾,努力破解全省经济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这段时间,我先后到了10个市州调研。感觉我省目前的发展,一是整体好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低于中部平均水平,还是要立足现有基础,往上跳一跳,争取走在中部崛起的前列。从自我加压找差距来说,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部分主要经济指标有差距。预计1—9月增速与年初目标相比,地区生产总值差0.9个百分点左右,规模工业、投资、消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差1.4个、2.6个、0.4个、3.2个百分点。从全国和中部看,上半年我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排全国第17位、中部第5位;1—8月,我省规模工业、投资、地方财政收入等指标增速,分别排全国第17位、8位、10位。二是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上半年,我省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1%,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9个百分点,分别排全国和中部第27位、5位。1—8月,我省非税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43.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9.4个百分点。上规模的领军企业不多,今年全省进入中国企业500强的企业共7家,企业数量与平均营业收入规模均排中部第5位;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企业共7家,排全国第16位。三是产业结构仍然不优。规模工业中,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比仍然达30.8%,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仅为10.9%。占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22%的工程机械、烟草、钢铁、有色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9%、-10.6%、2%、7.5%,产生的税收分别下降3.1%、15%、16.1%、23.5%;前段高速增长的新兴行业如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汽车等,正逐步转向常态化增长,新的领军企业和新兴千亿产业尚未形成。四是增长动力基础不牢。民间投资、工业和技改投资分别增长2.8%、7.8%、-1.9%,同比分别降低12.7个、4.6个、15.7个百分点,特别是技改投资下降太多。进出口总额下降12.9%,其中出口下降15.2%。消费增幅放缓,增速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这些问题,有些是长期积累形成的,有些与全国一样是面临的新挑战,都需要下更大力气,想更多办法,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

  三、脚踏实地、奋力拼搏,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今年只剩下70多天时间,各项工作都到了最后盘点冲刺的阶段。各市州、县(市、区)要借党委换届的东风,集中精力、鼓足干劲,一鼓作气、一抓到底,确保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抓产业发展,确保精准发力。要坚持一二三产业同时发力,逐个产业、逐个行业研究精准帮扶措施,千方百计推动三次产业全面完成年初确定的任务。要切实加强对工程机械、烟草、钢铁、有色、化工等重点产业的运行监测,密切关注重点产业的运行状况,并有针对性地强化措施、加大力度,确保重点产业健康运行。要高度重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这是我省工业发展的优势,也是我省建设制造强省的希望。要尽快落实工业特色产业链发展计划,抓紧制定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力争产业链培育早日落地、见到实效。要深入企业研究问题、分析原因、找准对策,帮助企业搞好生产经营。要努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坦荡真诚地和企业家交朋友,综合运用政策引导,“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地帮助企业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今年以来,受不利气候、部分水利设施带病运行、地力退化,以及主动实施轮耕、休耕等因素影响,粮食和生猪产量均有所下滑。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要充分利用今冬明春这段时间,加强秋冬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油菜、蔬菜、冬粮、绿肥等秋冬作物,稳定粮食、生猪等大宗农产品生产,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要大力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积极推动金融信贷、信息服务、跨境电商、服务外包、特色旅游、体育健身等业态发展。

  (二)抓有效投资,确保增强后劲。要把形成更多实物量作为项目建设的重中之重,确保完成3万亿元的年度投资计划。要积极抢抓当前施工黄金期,大力推进年初确定的重点工程、为民办实事项目、易地扶贫搬迁,以及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重大项目建设。请发改委和经信委对口协调,认真研究推动重大产业项目投资。要分类调度、逐个梳理,对照发改委确定的“三张清单”要求,建立健全领导分工联系重点项目制度,按照“保投产、抓续建、促开工”的原则,按月调度、逐级落实,及时研究解决影响项目进度的问题。要抓紧出台我省《促进民间投资六大专项行动》,千方百计稳定市场预期、坚定市场信心,进一步释放民间资本活力。要加强与国家部委的汇报衔接,积极跟踪明年中央投资计划,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家“笼子”。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承接产业转移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积极引进外向型企业和战略投资者。以创新创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密切跟踪、及时衔接签约项目和意向项目,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实效性。

  (三)抓消费热点,确保释放市场潜力。一方面,要扩大居民消费。时近年底,也是经济加快增长的时机,其中还有专门促进消费的“光棍节”。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利用好各类平台,开展多种活动,拓展省内产品市场,引导个性消费、绿色消费,带动更多消费热点。大力推进“优供促销”工程,加强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切实改善消费环境。全面推进“互联网+商贸流通”行动计划,支持传统流通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创新商业模式,构建多渠道扩大消费的供给格局。另一方面,要稳定进出口贸易。引导各类企业积极推进“架桥拓市”,大力开拓中东欧、南美、东盟、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支持省内优势企业“走出去”,带动产品和服务出口。

  (四)抓运行调度,确保协调着力。一方面,要加强要素保障。切实加强土地、用工、用能、资金等要素保障,为企业扩大生产创造条件。要加快下拨财政资金,督促资金真正落到项目上,尽快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强调的是,近期全省电网用电负荷保持较高水平,要妥善应对电煤储备不足、水电出力有所下降等因素影响,未雨绸缪抓好电力迎峰度冬工作,全力确保电力需求。另一方面,要加强财税管理。财政部门要与国税、地税等单位协作联动,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完成收入任务。既要依法征管、应收尽收,又要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不能因为收入形势紧张就在落实政策上打折扣,更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提高非税收入占比,甚至弄虚作假、虚增收入。

  (五)抓责任落实,确保形成合力。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对照年度目标和任务分工,逐项指标梳理完成情况,努力争取更好结果。要给有关市县、有关部门派任务、压责任。省直部门要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尽其力的同时,加强协调配合,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工作合力。各市州、县(市、区)和重点企业要把工作细化到牵头领导、具体部门和具体责任人,层层分解任务、压实责任,形成齐心协力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各级领导干部要亲自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要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建立健全政策落实和督查的长效机制,及时发现问题、通报情况,切实强化责任追究,以强有力的督查确保工作落实、责任落实。要认真搞好考核评比,落实奖惩制度,对完成任务好的市县、企业单位,按政策给予奖励,激励大家奋力拼搏,推动经济增长。

  四、理清思路、谋划长远,力争在中部崛起战略中走在前列

  目前已近年底,既要抓好当前工作,又要谋划好长远发展。从全省来看,湖南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时期,也是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关键时期。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尤其是关于湖南改革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我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顺应人民群众求好、求富、求稳的意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要转变观念,打破内陆省份的传统认识,把湖南的发展放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来思考,以更加开放的意识、更加开放的理念、更加开放的办法谋发展、搞建设。要深刻认识到,湖南仍处在工业化加快推进的关键时期,不进则退、慢进亦退,要抓住中部崛起的大好时机,坚决打好打赢产业振兴、脱贫攻坚、环境治理等战役。我们要继续把新型工业化建设作为重点,坚持传统产业提质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并重,依托产业发展工业经济、依托企业壮大产业实力、依托创新增强企业竞争力、依托人才实现创新发展,努力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和一批有特色的小巨人企业,致力建设新型工业大省,力争走在中部崛起的前列。为此,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

  (一)以改革为抓手激发发展活力。遵循适应把握引领经济新常态这一大逻辑,把握好经济发展规律,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真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重点任务,着力提高有效供给能力和创新能力,努力适应市场需求。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增强市场经济意识,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以及国企国资、财税金融、投融资、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在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使二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二)以创新为动力加快转型发展。坚持以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载体,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科技、体制机制和商业模式创新。科技创新是核心。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都需要科技支撑。这方面,我们有条件,比如我们有国防科大、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请科技厅牵头,会同发改委、经信委等部门,切实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对接合作,加快完善自主创新体系,促进产学研用更加紧密地结合,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要把省内有实力、有基础的国有和民营企业调动起来,做好这方面的对接。要围绕产业链打造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部署资金链,推动转型发展,大力促进传统产业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积极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要注重创新人才培养,吸引创新型人才到湖南发展,打造创新人才集聚高地。

  (三)以实干为导向激励干事创业。不断提高执行力、落实力,完善督查、考核、奖惩机制,狠抓重大政策执行、重大项目建设、重点资金管理、重点工作推进,积小成为大成,干一件成一件。要有针对性开展重大政策研究,为可持续性发展和加快发展,营造良好氛围、提供长久有效的政策保障。特别是要主动作为,建立省政府领导对接中央企业、对接国家部委制度,建立和完善政府领导联系重大项目、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制度,积极破解产业和企业发展瓶颈,以实干、实业获取实绩、实效。

  (四)以服务为宗旨贯穿政府工作始终。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准确把握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需,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腔热忱地为基层解难、为企业解困、为群众解忧。按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致力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能力。要强化创新思维,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水平,以优良、过硬的作风取信于民。

  总之,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局面,我们要转变观念、拓展视野、把握机遇、主动作为,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把今年的工作做好,把明年的工作做好,把后续发展的工作做好,共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作出应有的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 湖南政报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