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篇

  • 基地掠影
  • 历史寻迹
  • 参访导航
关闭  X

【基地掠影】

杨得志故居建于民国初年,坐西北朝东南,平面呈"7"字形,土木结构,小青瓦屋面,土筑墙,穿斗式构架,基本保持原样。故居内设杨得志将军生平陈列展,现馆藏珍贵文物资料1400余件(套),简要而全面地展示了—代骁将的光辉一生。

关闭  X

【历史寻迹】

在杨得志故居内,有一张杨得志写的战斗笔记的照片(原件由杨得志之子杨建华收藏保管)。这页笔记记录了1943年冀鲁豫地区粉碎日伪军“扫荡”的作战情况,并有两幅手画作战图。

“九月二十四日敌人又重新扫荡,敌人主力由濮阳出发,经过牡丹街、白道口、白毛、井店、南张保回到濮阳城。”

“十一月十四日,敌以柳川联队为主组织了伪判(叛)军分八路企图消灭在滑(县)、濮(阳)、内(黄)、清(丰)之间的我军,……此次敌人不但未达到其目的,相反的在战斗中被毙者,日(军)180、伪(军)180、敌伪伤100余……”

1943年,冀鲁豫边区的日伪军达到10万人,几乎是我军的3倍,能否战胜日伪军,决定了边区抗日根据地能否顺利坚持和发展。1943年秋,敌人经过长期准备后又对冀鲁豫边区展开了大规模“扫荡”。杨得志指挥内外线部队,紧密配合、机动灵活地打击敌人,粉碎了日军的“扫荡”,为平原地区反“扫荡”提供了宝贵经验。

杨得志只读过3年私塾,参加红军后,他一直努力识字,虚心向周边人请教。战争年代,他一直坚持写战斗笔记。每一场战斗后,他都会挤出时间把战斗时间、地点、打法、进攻路线等一一记下,认真总结经验。他冒着生命危险、历经千难万险记载和保存下来的珍贵史料,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在战火岁月中顽强拼搏的不屈精神,承载着他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关闭  X

基地地址:株洲市渌口区南洲镇湘渌村三旺冲

联络电话:0731-27550398

重点推介:杨得志同志生平事迹陈列室、人民英雄纪念碑、抗战浮雕墙、军事博物馆

特色美食:雪里红炒肉末、麻仁香酥鸭、排骨烧马蹄、海米芹菜、矮子馅饼、株洲油茶、株洲什锦菜、 米线鱼、姜爆飘香鸭、酸辣米豆腐、株洲香菇

周边热门:伏波公园、松西子生态旅游区、贺家百年传统酒坊、朱亭古镇

交通提醒:伏波大道—南洲大道—S313—景区

杨得志(1911—1994),原名杨敬堂,株洲人。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戎马一生,从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开始,亲历了我军几乎所有时期的战争,创造了一系列永留战争史册的精彩战例,是智勇双全、威震中外的一代名将。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担任总参谋长近8年时间,是我军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总参谋长,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

(内容来源: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