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展示“湘”村新景
全球南方现代化论坛外方专家点赞湖南乡村振兴成果
11月18日至20日,参加全球南方现代化论坛的外方专家代表团深入湖南长沙、益阳、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张家界等地,实地考察湖南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所取得的成果。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近年来,湖南大力开展种业创新工作,获得“种业硅谷”美称,特别是杂交水稻为全球粮食安全与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位于长沙的隆平水稻博物馆、岳麓山实验室和湖南农业大学,外方专家深入了解中国杂交水稻发展历程与湖南种业创新平台建设情况,与湖南农业院士团队探讨适合全球南方国家的农业减贫路径,对湖南种业助力全球农业发展和院士团队提出的农业减贫建议给予充分肯定。
益阳市赫山区清溪村是作家周立波的故乡。近年来,清溪村以文化振兴推动整体发展,通过书屋、剧院等文旅融合项目,实现了从传统村落向乡村振兴示范村的转型,打造出“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样本。外方专家对该村探索出的“文化+乡村生态”融合发展模式给予高度评价。
武陵山区曾是湖南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如今在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焕发出新景象。横跨两座大山的矮寨大桥,成为连接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动脉”;“精准扶贫”首倡地花垣县十八洞村,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带富一方百姓;张家界武陵源区龙尾巴村依托景区优势,打造高端民宿客栈产业集群,一举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考察中,一个个产业、一片片新景、一张张笑脸,让外方专家沉浸其中,赞叹不已。
在11月21日召开的全球南方现代化论坛上,外方专家向与会代表分享了湖南考察见闻,他们表示,中国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道路上探索出的好路子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文/杨建建 奉永成)


湘公网安备:43010302000524号

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