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人工点对点监测转变为实时监测预警
湖南自然灾害应急能力实现新跨越
近日,我省预警指挥和航空应急项目一、二阶段建设成果集中演练在省应急指挥部举行。“通过预警指挥和航空应急项目建设,全省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由原来的人工点对点监测转变为实时监测预警,实现了新跨越。”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说。
我省预警指挥和航空应急项目总投资7.3亿元,共计采购“1大12中”无人机及配套载荷装备、1.2万台套通信装备,7月底均已配备到位。通过前端感知设备建设,防灾救援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
湖南省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辅助决策平台上,汇聚了卫星、无人机、视频监控、物联网感知、网络信息等数据,“一张图”展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报警、研判分析等全过程,实现自然灾害风险识别、智能化预警、联动处置等闭环响应,为应急指挥和救援提供辅助决策支撑。
实时掌握情况对防灾救援尤为重要。演练重点展示了全省野外烟火点情况、处置效率等信息,项目所建3035路摄像机实时监控森林防火、防汛、烟花爆竹企业等重点区域。以当前森林火险监测预警为例,通过火险预警数据及火险等级分布数据,在电子地图上用不同颜色区分全省各地区火险等级,展示全省480处森林火险因子综合监测站分布情况。监测站在前端采集多要素气象监测数据和地表、可燃物含水率监测数据,通过汇聚和分析实现火险自动评估。
近年来,省应急管理厅还通过建设自组网固定基站、移动站及配备终端等,在全省搭建了一张“无线窄带通信网”,可在“三断”(断网、断路、断电)极端情况下,便捷使用应急救援专用370MHz进行通信。
(文/奉永成 杨建建 范警元 尧勇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