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示首批国家级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认定名单,湖南两家单位榜上有名,分别是湖南湘江新区管委会申报的先进储能材料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以及湘潭经开区管委会申报的微创手术器械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
国家级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是知识产权运营体系的关键部分,旨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服务产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其以重点产业龙头企业、产业园区等为建设主体,围绕构建全产业链知识产权运营生态,集聚各类要素资源,是服务产业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转化等的功能性载体。
两家入选单位产业基础扎实。湖南湘江新区作为全省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集聚区,产业总产值超千亿元,拥有有效发明专利3.5万件,万人专利拥有量183件;2024年通过专利转让、许可等实现收益9.7亿元,2023年还发行了全省首笔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湘潭经开区则集聚246家微创手术器械产业企业,年产值121亿元,其超声刀、内窥镜等专利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5%,近三年通过知识产权运营推动专利产业化产值达245亿元。
近年来,湖南深入推进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聚焦高校科研机构与产业园区,持续完善运营体系建设。全省累计开展专利转让许可4.75万余次,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48亿元,高校、科研机构专利产业化率分别从2.5%、0.8%提升至14.58%、13.94%。
(文/李成辉)